最優雅的活法:是把生活過的有彈性

經常有人問為什麼總有人能把生活過的如此優雅?

其實是他們在任何的際遇和環境裡,都可以發現美好和有趣的一面,並心懷感恩,把生活過成另一種獲得。

這大概就是把生活過得有彈性吧!

最優雅的活法:是把生活過的有彈性

- 01 -

生活在哪裡都一樣,不一樣的是你怎樣去生活。

《嚮往的生活》中有一句經典的臺詞:生活不是因為有了希望才去努力,是努力才會有希望。

2014年,董卿在事業的上升期來了個“急剎車”,毅然決然的放下手中的金話筒,選擇去美國留學。

被問及為何放棄國內大好的機會,而選擇出國呢?

她說:“暫別話筒一年,換來的卻是更開闊的視野,更別具一格的思路。有了留學的經驗,會讓自己的內心更加充盈,相信未來自己會以更好的姿態重回話筒的舞臺。”

或許正因如此,才有了後來口碑和收視率雙飆的《中國詩詞大會》、《朗讀者》等精彩節目呈現在觀眾眼前。

生活最迷人的是可以不斷地找到新的生活空間,讓自己變得更豐富有趣。

最優雅的活法:是把生活過的有彈性

- 02 -

最優雅的活法:是嘗試著去體驗、去經歷,把日子過的有彈性。

這讓我想了女作家三毛,三毛的一生,活得自由灑脫、精緻而夢幻。

曾被一個細節感動:三毛回國,坐的是經濟艙,和普通百姓共處於同一空間裡,卻怡然自得,並和他們打成一片,聊得歡暢無比。

有人問三毛,你是知名作家,為什麼和這些人混在一起?為什麼不買頭等艙,你又不是買不起。

三毛說這些人身上有最生動的生活。

著名的投資大師查理芒格也很喜歡彈性的生活,他的助理曾經問他,為什麼不坐自己的私人飛機呢?

查理芒格說:因為我喜歡參與生活當中,而不是被隔離在生活之外。

人生並不是一場物質盛宴,而是一次修煉自我的旅程,你會遇到很多有意思的人事物,與他們碰撞的過程中,你會被重新雕塑。

最優雅的活法:是把生活過的有彈性

- 03 -

不庸俗是向上的齒輪,有彈性的生活才精彩。

記得作家寧遠發過自己十幾年前在電視臺工作的照片,配文是“這些年變化真的好大”。

很多人不理解,為何在好好的工作上不進反退,辭掉電視臺及大學老師的工作,和家人到遠離城區的郊外生活。

她說,在主播位置上的時候,有時候會想:難道這輩子就這樣了嗎?每天到了固定的時間,就坐在主播臺上,照著記者寫好的稿子念,那些話,可能一兩年下來都不會有太大的變化。

這樣的生活過一輩子也沒問題,但在庸常的物質生活之上,還有更為迷人的精神世界,不努力活一把,未免有些可惜。

有句話說,我們應該有更好的方式開始新的一天,而不是千篇一律地在每個上午醒來。

能屈能伸,能進能退就是彈性。

最優雅的活法:是把生活過的有彈性

最優雅的活法,就是可以把生活過得有彈性。不管順境逆境,都可以活出自己的光芒。

聽起來很簡單,卻不容易做到。

因為它考驗的是,一個人的心性、格局和價值觀的總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