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就書法而言劉自櫝是寫字匠,衛俊秀的草書不比林散之寫得差

前些日子,和幾個陝師大的朋友一起聊天,談到陝西書法家的時候,我說劉自櫝先生的篆書,說是被稱為“當代中國第一篆”,我看他是寫字匠。劉自櫝我認識,他的學問不行。帽子不能亂戴,頭銜不能亂封,這樣會害人害己的。

其實就書法而言劉自櫝是寫字匠,衛俊秀的草書不比林散之寫得差

劉自櫝作為陝西書法界的老一輩先生,他的隸書和篆書都好,但缺少文化的支撐,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雖然劉的書法被很多人尊奉為最厲害的隸書篆書之類的,但學問不行,這是事實。當然作為老一輩書家,我們沒必要刻意說什麼,但任何近四十年的任何書家都是有“毛病”的。不要不承認這個觀點,正因為這樣,陝西書法的發展才會出現如此不堪的局面。

其實就書法而言劉自櫝是寫字匠,衛俊秀的草書不比林散之寫得差

劉自櫝先生的弟子崔寶堂、路毓賢雖然也寫的很實在、很真誠,但我覺得他們只能算是為劉老守節,在藝術的境界上就輸了一籌,須知藝術之神只可有一,不能有二。

其實就書法而言劉自櫝是寫字匠,衛俊秀的草書不比林散之寫得差

《書法報》曾經刊登一篇文章《西北地區作品最貴的書法家——劉自櫝》,這個文章標題寫的好啊,雖然看內在內容是為劉先生長讚歌,其實就一個“最貴”二字說明了劉先生在書法上的不足和典型的“寫字匠”身份。

其實就書法而言劉自櫝是寫字匠,衛俊秀的草書不比林散之寫得差

但說起陝西書法,陝西師大有位老先生叫衛俊秀,我在西安求學的時候拜望過他,也看到了他的書法集和幾篇文章,聽說有病住院沒錢治療,已經去世了,很是悲哀!

其實就書法而言劉自櫝是寫字匠,衛俊秀的草書不比林散之寫得差

他人品高,學問深,書法功力到家,他的草書不比林散之寫得差,我是從來不吹捧人的。前面我就講過,“草聖”這個帽子是不能亂戴的。

其實就書法而言劉自櫝是寫字匠,衛俊秀的草書不比林散之寫得差

衛俊秀先生是能代表中國二十世紀書法文化的一位大家,他成功地解決了草書領域碑貼兼容的難題……于右任解決了小草的碑化問題,王蘧常解決了章草的碑化問題,但相對而言,將團團使轉的大草與稜角分明的魏碑相打通遇戛戛乎稱難······衛俊秀一出,此種局面為之一新。衛俊秀將王鐸,傅山一路狂草與北碑的厚重生拙不著痕跡地,創造性地熔鑄為一體,使奔放的草書多了許多凝重,使舞動的線條增加了幾多力度,其奔放處使人激動,其凝重處讓人流連,所謂端莊雜流利,沉著兼痛快。

其實就書法而言劉自櫝是寫字匠,衛俊秀的草書不比林散之寫得差

作為一位名實相符的書家,不能胸無點墨,不能沒有學問,寫字和字外功是有截然聯繫的,一個大書法家,首先應該是一個大學問家。

其實就書法而言劉自櫝是寫字匠,衛俊秀的草書不比林散之寫得差

書法在衛俊秀先生那代人心中就是生活,是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現在卻成了單純的藝術,可究竟什麼是藝術?宗白華先生在《論文藝的空靈與充實》一文中寫道:“藝術是一種技術,古代藝術家本就是技術家(手工藝的大匠)。現代及將來的藝術也應該特重技術。然而他們的技術不只是服役於人生(象工藝)而是表現著人生,流露著情感個性和人格的。”宗先生所提倡的、該重視的,恰恰的被現在大多數藝術家們所忽略,太多自以為是、毫無根基的發洩著的只是一種虛幻的慾望,個人的情感和個性卻不知所往,流露的盡是浮華背後的浮躁。

其實就書法而言劉自櫝是寫字匠,衛俊秀的草書不比林散之寫得差

衛俊秀先生80年翰墨人生,修養卓絕,功深力厚,故所造功性具現,所以才會有先生那樣自我肯定的表述。我們研究衛先生、學習衛先生,實在沒有必要為那個“大師”不“大師”的名號繞來繞去,因為這個,活著的我們誰說了也不算,那是歷史老人的任務……

其實就書法而言劉自櫝是寫字匠,衛俊秀的草書不比林散之寫得差

其實就書法而言劉自櫝是寫字匠,衛俊秀的草書不比林散之寫得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