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中的緬甸,黃金處女之地?

“改革開放”中的緬甸,黃金處女之地?

“改革開放” 猛虎出籠

緬甸,中國的鄰居,面積不大,人口不少。長年名列“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名單上,這是緬甸軍政府執政40多年來的政績。

2015年昂山素季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以超過90%的壓倒性票數,大勝執政的軍政府。

“改革開放”中的緬甸,黃金處女之地?

其實早在25年前,1990年昂山素季領導的民盟就贏得過一次大選,但軍政府不肯交權,還悍然廢除聯邦憲法,並將昂山素季軟禁寓所中長達15年。

這一次,昂山素季不會再給軍政府軟禁她的機會,時代變了!

新政府、新氣象,一個長期的窮國正百廢待興,“改革開放”的聲音在社會上流傳著。不變則死,新政府明白這一點。

緬甸幾乎所有的產業都急需投入資源,如同猛虎出籠,往往氣貫長虹,因此緬甸的經濟發展動力十足,壓抑不住的小宇宙。這兩年多來的成果證明了這一點,連續兩年緬甸GDP漲幅高居東南亞第一,市場火爆,熱得發燙,被一些媒體稱為“黃金處女之地”。至於後續動力如何,過幾年再看。

“改革開放”中的緬甸,黃金處女之地?

西方投資者對緬甸顯得格外冷靜,他們正是屬於“過幾年再看”的那些人。

為什麼呢?政局不穩仍是最主要因素。

全國民主聯盟組建的政府是否穩固?軍政府會不會捲土重來?緬北地區時不時的軍事衝突如何解決?緬甸若開邦的羅興亞人又何去何從?

這些歷史糾葛起來的紛繁複雜的問題,恐怕一時都很難解決,“東方曼德拉”昂山素季沒有辦法,就算真的曼德拉來了,也只能望洋興嘆。

廟小妖風大

東南亞的國家都很能折騰,面積不大、脾氣不小。如果再遇上民族成分複雜,那就要打的雞飛狗跳,不得安寧。緬甸就是這樣,廟小妖風大!

這肯定不是緬甸國父昂山將軍希望看到的。

昂山將軍是昂山素季的爸爸。

“改革開放”中的緬甸,黃金處女之地?

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是緬甸人反對英國殖民統治運動高漲的年代。三十年代末,熱血青年昂山與一批緬甸愛國青年跑到日本、臺灣活動,後來在泰國組建了 “ 緬甸獨立軍” ,準備為爭取緬甸民族獨立而鬥爭。

二戰爆發, “ 緬甸獨立軍” 與日本人達成了協議,日本幫助緬甸從英殖民者手中獨立。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昂山將軍率領“緬甸獨立軍”隨日軍之後進入緬甸,一起打英國人。在緬甸臭了大街英國人自然不會得到緬甸人支持,一瀉千里,很快就被打跑了。

1942年5月,緬甸已完全被日軍所控制。這時日本人的真面目露出來了,他們根本不是解放者,而是又一個殖民者。

昂山將軍發現自己引狼入室,於是又領導緬甸人民開展抗日運動。與愛國志士建立起了“緬甸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

1945年,緬甸反法西斯同盟軍配合盟軍反攻,於5月1日收復了仰光。

先後打跑了英國人、打跑了日本人,你可以說他們運氣好,也可以說他們戰鬥力強。總之,緬甸人向世界亮出了肌肉——一個獨立的緬甸可以應運而生了!

“改革開放”中的緬甸,黃金處女之地?

1946年12月,昂山將軍去了一趟英國,出席英國下議院會議。英國人很有自知之明,向昂山將軍宣佈“緬甸人民自行決定前途”。

緬甸約1/3地區為少數民族控制區,他們在語言文化、宗教信仰上與緬族很不一樣,甚至長期與緬族存在著矛盾。

昂山將軍為了組建一個匯聚多民族的強大的獨立國家,邀請各民族領導人在一個叫彬龍鎮的地方開會。最後達成共識,簽署了《彬龍協議》:大家共同脫離英國的殖民統治,組成統一的緬甸聯邦,而各個少數民族地區要擁有高度的自治權。

這種形式,與其說是聯邦,不如說是邦聯。

“改革開放”中的緬甸,黃金處女之地?

即使邦聯也好,大家先試著相處,建立感情,沒準就相親相愛了。然而昂山將軍被政敵刺殺,扼殺了這種從未獲得過的多民族大團結。

昂山將軍的“終身政敵”——“ 愛國黨” 領袖吳蘇,指使一幫政治暴徒持自動武器,槍殺正在開會的昂山將軍以及多位部長。

為民族解放、國家獨立奮鬥十幾年的昂山,遺憾的未能成為緬甸獨立後的首任總理(1948年被尊為緬甸國父)。

昂山將軍殉難後,導致了軍方的權力真空。其繼承者吳努雖然三次出任緬甸總理,卻始終無法控制住軍隊。一邊是握槍桿子的軍隊,一邊是握筆桿子的文人官僚,互相長期看不慣,彼此掣肘,矛盾重重。

1962年,軍方的奈溫將軍發動政變,奪取了政權,緬甸進入軍政府時期。

軍政府一上臺就否決了昂山將軍與各族領導人簽署的《彬龍協議》,推行大緬族主義,強制各族緬族化,由此激化了民族矛盾,使緬甸深陷內戰之中。

“改革開放”中的緬甸,黃金處女之地?

各民族組建的軍隊林立

導致緬甸北部、西部、東南部等地區的衝突不斷,尤其緬北的克欽邦和撣邦的戰鬥最為激烈,並且持續時間也最長,直到今天。

“改革開放”中的緬甸,黃金處女之地?

克欽獨立軍

這幾年,緬甸政府軍與果敢同盟軍、克欽獨立軍,以及德昂民族武裝等組織打的最歡。前幾個月戰火還燒到了中緬邊境小鎮木姐,當地居民紛紛逃到中國境內躲避戰火……

世界棄兒羅興亞人

讓人頭疼的還有若開邦阿拉乾地區的羅興亞人。按照聯合國的說法,他們是世界上受到迫害最嚴重的少數民族之一。

“改革開放”中的緬甸,黃金處女之地?

羅興亞人自稱早在公元7世紀就已到若開邦定居了,他們是到孟加拉灣經商的古代阿拉伯人的後裔。顯然,這其中存在自我美化的因素,他們來的沒那麼早。現在的羅興亞人主要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英治時代進入緬甸的。

緬甸人對羅興亞人心中有恨,也不是無緣無故的。二戰期間,英國人組建了一個“孟加拉V支隊”,其成員主要是羅興亞人。他們在緬甸屠殺了超過十萬名佛教徒,緬甸有個小鎮叫孟都,在這裡就殺害了3萬多手無寸鐵的佛教徒。這是緬甸人永遠無法抹滅的傷痛,也是永遠無法原諒羅興亞人的一點。

緬甸獨立後,羅興亞人又要獨立出去,宣稱要脫離緬甸加入東巴基斯坦。緬甸人說,你們本就是外來人,加入東巴基斯坦沒有任何問題,人可以走,但土地不能獨立。

無法調和的矛盾,談是談不攏的。羅興亞人發動了聖戰。最終被緬甸政府軍圍剿,給壓了下去。

“改革開放”中的緬甸,黃金處女之地?

羅興亞難民

在對待羅興亞人問題上,無論是緬甸軍政府還是民選政府意見高度統一,限制、打壓,不承認其政治權利……普通緬甸人更認為, 羅興亞人是“孟加拉的非法移民”。

2017年羅興亞難民危機的導火線是三個羅興亞青年姦殺了一個緬甸女性,由此引發了若開邦暴動。羅興亞人與緬甸人的恩怨累積到了一個總爆發點。

緬甸政府對羅興亞人的報復、迫害力度進一步加大,羅興亞人也組建了“羅興亞救世軍”,誓要與緬甸政府軍幹到底。

“改革開放”中的緬甸,黃金處女之地?

羅興亞救世軍

許多羅興亞人為了躲避壓迫和戰爭,逃亡孟加拉、印度、印尼、馬來西亞等多。

孟加拉被羅興亞人認為是祖籍地,當然首選孟加拉,往北不遠就是孟加拉第一大港口城市吉大港。可是孟加拉也是一個窮國,本國人口已1.6億,根本無法接納那麼多羅興亞人。

印度主要是印度教,對信奉伊斯蘭教的羅興亞人持排斥態度,也不肯接納。去印尼、馬來西亞又需要走水路,沒那麼方便,況且他們對接受羅興亞難民的態度也很消極。

“改革開放”中的緬甸,黃金處女之地?

這就是羅興亞人的生存現狀,國際社會一邊表示同情,一邊又敬而遠之,不肯接受幾十萬羅興亞難民這個“燙手山芋”。

機遇與挑戰並存

緬甸如今的情況就是這樣——政治不穩定,基礎設施不完善,市場不成熟,西方投資者報以觀望態度,再正常不過了。

但反過來看,正因為緬甸“什麼都沒有”,所以才更值得投資,更有前景。“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的緬甸房地產市場卻異常火爆,為什麼,就是因為投資者看重了他們的發展前景(主要是亞洲投資者,有很多臺灣商人)。

緬甸5000萬千人的人口紅利是不容忽視的。他們的網絡普及率、智能手機普及率、電子商務普及率都還很低,這就是一塊處女地, 相信在互聯網科技上會有很大一波商機。

“改革開放”中的緬甸,黃金處女之地?

緬甸的交通網絡又很不完善。緬甸西部的主要港口城市若開邦首府實兌,距離仰光600餘公里,開車卻需要20多個小時。如此糟糕的交通狀況顯然有礙緬甸發展。“改革開放”背景下的緬甸需要大力搞基礎建設,這就是商機。

新舊政府的交替所引發諸多問題也讓人頭疼。有些統治者在軍政府時代拿了地,準備開發商場或酒店等等,現在卻要面對新上任的各部門領導,又得從中周旋一翻,甚至打回原形,回到最初的談判桌上來。

“改革開放”中的緬甸,黃金處女之地?

在緬甸做生意依然很講究“人脈”“關係”,很多時候你找對了人,一切都很順利。沒有找對人,即使拿“孝敬費”人家還不一定收,你沒“關係”,憑什麼收?這大概是西方投資望而卻步的原因之一,這方面他們確實玩不轉,而亞洲投資者比較“懂行”。

這裡面的“潛規則”水很深,水大魚大。搞房地產的搞定了土地部門,搞進出口貿易的搞定了海關,一切都是康莊大道,鈔票嘩嘩來。如果是沒搞定的,這裡面的各種“手續費”就讓你看的眼淚嘩嘩流。

“改革開放”中的緬甸,黃金處女之地?

所以,如今的緬甸既是一個充滿機遇的“黃金處女之地”,也是一個充滿挑戰的草莽之地。沒有金剛鑽,不攬瓷器活。

西方人太講究契約精神,太講究business is business,玩不轉的!亞洲人(特別是中國人)做生意肯花“心思”,這就是你的舞臺,請開始你的表演!

追逐這一浪潮,做好“交學費”的準備,並能堅持下來,賺緬甸元也不是什麼難事嘛,呵呵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