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橋下的「小癟三」,傳奇人物,杜月笙的幼年

杜月笙開始在高橋鎮上乞討了,每敲開一扇門,每伸出一次手,每陪一次笑臉,對他來說都是一種考驗,因為他面對的往往只是白眼、漠然、冷嘲熱諷。每一次,那種帶著不耐和厭煩扔出來的食物對他來說都意味著侮辱,可是,不伸出手就有可能餓死。

杜月笙幼小的心一次一次被刺傷,變得冰冷。偶爾,阿婆阿嫂一抹善意的微笑、一句親切的關問都讓他覺得無比溫暖。

高橋下的“小癟三”,傳奇人物,杜月笙的幼年

好多個孤獨的夜晚,杜月笙躺在杜家花園陰冷的房間裡,飢腸轆轆的流著淚看著窗外的月光,思念早逝的父母。在無數個絕望的時刻,杜月笙不止一次乞求上天,希望能吃口飽飯,好好活下去。

可是結果是那麼令人失望,沒有人替他擦乾淚痕,沒有人為他點亮明燈,沒有人來為他送來衣食,一切只能靠他自己。

杜月笙的弟子回憶他時說:杜先生對他弟子的生活狀況瞭如指掌,有人遇到困難,他一定能夠及時伸出援手,而他的贈與,都是親手相送,從來都不假與第三人之手,因此受惠的人分外覺得溫暖感激。

是的,因為他經歷過,知道在困境中的人也需要一份尊嚴,他深深被傷害過,也更知道溫暖的力量。

在乞討的過程中,杜月笙很快結識了高橋鎮上一些遊手好閒的小癟三。不容於家人的小癟三再頑劣,也到底是孩子,有未泯的善心,他們同情無家可歸的杜月笙,把他引為同類,也帶他發現了另外謀食的渠道。

高橋鎮風緩灘平,從海門、舟山來的江浙漁民常在這裡停歇,久而久之,街市便興旺起來。在眾多的店鋪當中,有不少的“賭棚子”。近代上海是中國的第一賭城,這股風自然也吹到了離它很近的高橋鎮,一些在上海討生活的漢子閒得發慌,就常抓幾把骰子玩玩,因此,賭棚生意頗為興隆。

杜月笙結識這批孩子之後,就開始和他們整日在茶館、賭棚浪蕩,硬討、軟求、明搶、暗偷,到手什麼吃什麼,不計手段,不顧尊嚴和臉面。

不過,杜月笙和別的癟三不同,也正因為不同,他才沒有一直只是個癟三。

高橋下的“小癟三”,傳奇人物,杜月笙的幼年

在這種為生存而掙扎的生活中,杜月笙一直是個非常用心的孩子,他揣摩人的語言和心思,思量著用什麼樣的方法才可以多得到一些吃食,什麼樣的方式才可以得到同伴的友好和幫助。

多年後,上海灘流傳著一句話:杜月笙會做人。這種做人的技能,他在高橋鎮的流浪生涯中就開始練習了,生存的智慧,只有在為生存而打拼的困境中才能磨練出來的。

在繼母剛剛失蹤的時候,他還是個不知所措的孩童,而經過幾年流浪生活之後,他已經成為一個自信能靠自己的能力存活的少年。

一次偶然的事件,讓杜月笙發現,在吃口飽飯外他還可以有別的理想,更崇高一點的理想。

13歲的一天,杜月笙又在賭棚遊蕩,一個大人開玩笑說:“嗨,小子,你整天在這瞎晃悠,怎麼樣,玩一把吧?”

一句話說得杜月笙心很癢,每每看見有人轉手間贏得大把的錢,他總是滿眼豔羨,只是苦於手中沒錢。

離開賭棚後,那人輕蔑的話一直在他心中盤旋。哼,不就是嫌我在那晃悠嗎?玩一把,誰不會呢。那種簡單的玩法,聰明的他早就爛熟於心。

但是拿什麼下注呢?長這麼大,他手裡還從沒有過一文錢,他不會賺,也沒人給。突然,杜月笙想起,在他破敗的祖屋裡還有父母留下的一些舊衣服和簡單的傢俱,這些東西放在那也沒用,還不如換一些錢下一注,運氣好的話說不定還能贏一筆。

杜月笙把家裡凡是能賣錢的破爛傢什匆匆收拾了一下,拿出去換了幾毛錢。杜月笙把錢小心揣在身上,雄赳赳、氣昂昂,底氣十足地朝賭棚走去。

高橋下的“小癟三”,傳奇人物,杜月笙的幼年

在賭棚的大人和玩伴們驚異的目光中,杜月笙故作平靜的把錢掏出來,“啪”拍在桌子上,“老闆,開骰子。”小癟三們早已圍上來,滿臉羨慕地看著他。

杜月笙心中有一種奇異的滿足,同時也很緊張,心裡默唸:阿彌陀佛,觀音菩薩,城隍老爺,讓我只贏不輸啊。

實在是幸運,初次開賭,杜月笙竟然真的贏了幾毛錢。夥伴們一陣歡呼,簇擁著杜月笙走出賭棚。

贏了錢,杜月笙很豪爽地請難兄難弟的客。平時,杜月笙總是個討巧賣乖的配角,可是今日,他幹了其他孩子都沒有幹過的事,他成了大方的東家,成了他們豔羨的對象。杜月笙內心的喜悅無法形容。

這一天對杜月笙的一生來說是意味深長的,命運之神一直對他陰沉著臉,可是這天,他好像看見了命運之神的微笑。

之前的他不過是一個無人過問的孤兒,親戚們都嫌棄的累贅,小心翼翼討生活的小癟三,在這樣的生活中他早已忘了臉面二字。突然之間,他竟然嚐到了被人重視、被人刮目相看、被人尊重簇擁的滋味。杜月笙有了很多感慨,有臉面的感覺原來這麼好啊,這才是該追求的東西。杜月笙好像看見另一個自己,心裡無限滿足歡喜。

多年後,成功了的杜月笙對身邊人說,做人有三碗麵最難吃:人面、場面、情面。他做事時刻不忘的就是面子二字。

那種輕而易舉來錢的刺激和被人簇擁的內心膨脹,使杜月笙與賭博結下了不解之緣。若干年後,杜月笙不僅自己開了全上海最豪華的賭窟,更是經常在家裡設賭,賭資每晚都是幾萬幾十萬的。

第一次嚐到甜頭後,少年杜月笙開始時常出入賭棚了,贏了,就慷慨的請同伴們吃一頓,輸了,就接著拿家裡的東西賣,他很快成了高橋鎮小癟三們吆三喝四的頭兒。

漸漸地,家裡所有能賣的破衣爛裳、舊傢俱、瓶瓶罐罐、鍋碗瓢盆都被他賣光了。在高橋鎮父老鄉親眼裡,他就是一個敗家子,無可救藥膽大妄為的小混混。原本人們對他還有些同情,可現在只剩下了鄙視和厭惡,大人們甚至禁絕自己的孩子和杜月笙玩。

杜月笙覺得心裡很憋悶,他嚐了些風光,但到頭來更多的還是被人厭棄瞧不起。不,我才不要永遠做癟三,被你們這麼小看。我一定也能風風光光,在人之上。

可是,在高橋,除了到茶館、賭棚裡晃悠討食,他又能做什麼呢?杜月笙想到了上海,高橋鎮離上海近,好多人都在那裡做工,也帶回來好多傳奇的故事。杜月笙早就聽說那裡富有繁華,五光十色,應有盡有,好多兩手空空的人到那裡都發了大財。他很想去闖一闖。

終於有一天,杜月笙鼓起勇氣對堂嫂說,他想把屬於他名下的祖屋賣了,好去上海找份活做。

堂嫂聽了自然一百個反對,趕緊找來杜月笙的舅父朱揚聲。朱揚聲聽了大怒,他早就覺得這個整天浪蕩、小小年紀就賭的外甥給他丟臉,家裡的東西全賣光了,現在竟敢想著賣祖屋,真是徹頭徹尾的敗家子。

朱揚聲把他一頓暴打,之後還不解恨,又把他綁起來吊在樹上。路過的人都對杜月笙指指點點,杜月笙故意裝作不在乎,心裡卻羞憤得只想鑽到地裡。最後,還是那幫癟三死黨,把杜月笙從樹上解救下來。

祖屋沒賣成,反而招來一頓毒打,成為被人恥笑的對象,本來還可以在小兄弟們面前有點威望,可現在也丟光了臉,杜月笙更是下決心要離開高橋了。

他覺得高橋鎮已經沒有什麼值得他留戀的東西,唯一有些不捨的是自己的外婆。高橋鎮給他的大多是冷漠、輕視和屈辱,只有外婆,雖然沒有什麼能力,卻一直竭盡所能的關心他,給他一些溫暖。

杜月笙向外婆說明去上海的打算後,老人想起早逝的女兒,外孫身世孤苦,自己也沒幫上他多少忙,任由他流浪長大,現在小小年紀又要奔走他鄉,不由心疼愧疚地大哭。上海是人生地不熟的花花世界,一個十幾歲的孩子在那裡能做什麼呢?可是留在高橋鎮,她也實在無能為力。闖一闖吧,是死是活,就聽天由命了。

外婆顛著小腳,東奔西走,百般央告才找到一位鄉鄰寫了封策函,介紹杜月笙到一家水果店裡去當學徒,謀口飯吃。

1902年春天,14歲的杜月笙揹著一個小小的包裹,離開了高橋鎮。

高橋下的“小癟三”,傳奇人物,杜月笙的幼年

年邁的外婆執意要送他,一路絮絮叨叨不停地叮囑。走了十多里,外婆實在走不動了,杜月笙一再勸她回去,外婆拉著杜月笙的手久久不肯鬆開,此時一別,何日相見?還能不能見呢?外婆放聲大哭。

杜月笙不由也哭了,發狠地說:“外婆,高橋人人都看不起我,我將來回來,一定要一身光鮮,風風光光,起家業,建祠堂,不然,我發誓永不回高橋。”

外婆自然不會相信他的大話,哭著說:“孩子,你只要好好活下來就好。”

外婆沒有想到也沒有看到,若干年後的杜月笙不僅實現了這句話,而且,他回鄉建祠堂的那一天成為轟動整個上海灘的盛況,被上海灘的人們津津樂道多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