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具有“延续性”,44年地震数据显示,两次地震间隔大约3天

在科学中,地震可以说是自然灾难影响比较大的一个,每一次的地震发生都会引发相应的自然灾难,然而地震也是科学中一个比较难得事情,因为科学技术实现不了地震的预测,每次对地震的预测都是根据数据来进行模拟,只能算出一个大概的概率,这个准确性相对来说是比较低的。根据俄勒冈州立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在地震的这方面又算是一个突破。

地震具有“延续性”,44年地震数据显示,两次地震间隔大约3天

根据科学新研究表明,我们的地震似乎具有“传播性”或者是“延续性”的作用,大地震在引发地震破坏之后,我们可以明确的知道还有余震的出现,然而这种现象并不是局部的情况,而是会引发地震区之外的地震。根据科学报告上的评估,科学家通过研究了44年的地震数据得出新的结论,地震可以系统地触发地球另一侧的其他区域地震。

地震具有“延续性”,44年地震数据显示,两次地震间隔大约3天

这项报告的结论是利用的1973年至2016年地震数据的分析,简单的来说,这还想相当于我们预测地震一样的一个结论,考虑到地震的发生还存在地质变化等因素,我个人认为数据的说明性在地震中是不具有完全或者说百分之百的参考下,在每一次的地震之后,余震的发生也其实可以称为首次的地震发生,因为余震相当于是间歇性的进行地壳内部的能量释放。

地震具有“延续性”,44年地震数据显示,两次地震间隔大约3天

科学学院的研究员罗伯特奥马利称,地震是我们地球的构造板块内部应力的积累和释放的一个过程,其实这个说法就是比较符合我们我们的“板块运动”学说,也就是说可能是板块运动引发的地震,也应该也是现代科学解释地震最多的说法吧,近几年来,大地震的发生似乎比低等级的地震更加的频繁,一次大地震的出现就很可能引发另一次地震的可能性越大。

地震具有“延续性”,44年地震数据显示,两次地震间隔大约3天

科学研究人员通过案例测试发现,找到了大型地震之后的持续触发地震的证据,研究的地震等级都在大于或者等于5级以上,两次地震的时间间隔大约是跨越3天左右的时间段,也就是说在一次的稍微大的地震之后,在3天的这个时间段中,很可能会引发新一个区域的地震,这相当于给我得出了一个结论就是地震具有“传播性”或者是“延续性”。

地震具有“延续性”,44年地震数据显示,两次地震间隔大约3天

地震的发生确实难以预测,这次的研究成果也是给我们进一步的提供了短期的地震证据,不知道是否具有参考性,当然这也说明了我们在地震这方面研究的看重点,我们也希望科学界在未来能够真正的实现比较准确性的地震预测,这样就会减少非常多的地震破坏性。谢谢大家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