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不好,應該空倉嗎?20多年投資老司機劉明達說……

經濟不好的時候要空倉嗎?

為什麼會經常出現千股跌停的現象?

當市場出現恐慌情緒的時候應該怎麼辦?

在持續成長的行業、高成長的公司中,什麼時候才是成熟的賣出時機?

以上這些問題,有著20多年投資經驗的明達資產董事長劉明達都有思考。

“大部分時間我都提心吊膽,但也正是恐懼讓我一往無前。”

花旗集團前總裁桑迪的這句話,一直貼在劉明達的辦公室內。

劉明達崇尚價值投資,並曾在2011年,參加完巴菲特股東大會後,和股神有過2個小時的交談。

在他看來,“投機的結果一定是不好的長期的結果一定是良幣驅逐劣幣,好東西一定會漲,這就是長期投資的理念。

全面地去評估一個公司的長板和短板,把最短的板看到了,風險就看清楚了。”

劉明達曾在2005年6月推出 “傻瓜投資組合”,三年之內不做任何操作,最終收益率高達495.92%,成為業績經典。

“聰明投資者”從劉明達大量的文章、採訪、演講中選取了他最為經典的36句話,分享給大家。


經濟不好,應該空倉嗎?20多年投資老司機劉明達說……

為什麼經常出現千股跌停?

經濟不好,應該空倉嗎?20多年投資老司機劉明達說……

1,今天的投資界很多時候已經把投資當作公式化的行為,時刻關注著貨幣政策、CPI、行業景氣等,用它們來作為投資取向,我覺得是值得反思的。

2,難道CPI高一些,我們就不投資了嗎?用分析師的話說,因為經濟不好,我們應該空倉,如果所有人都空倉,股市應該跌為0,但股市從來就沒有跌為0 。

3,我們做投資是非常務實的,就如企業家做企業非常務實一樣。投資的本質是要算企業帶給股東多少回報。利用一些公式去進行投資,是不可能得到投資真諦的。

4,為什麼經常出現千股跌停的現象,主要是因為人們對股票的流動性期望太高,當然跟我們人性有關係,除此之外,更多的是受互聯網信息左右。互聯網信息傳播很迅速,但99%的碎片信息都沒有價值。

5,

看到盤面上的千股跌停,我當然也會恐懼,但恐懼只是一會的事,仔細想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就會冷靜下來。

6,當市場出現極度恐慌情緒時,購入那些經營比較穩健,能夠持續進行穩定分紅回報的公司,利用極低的價格鎖定可獲取的穩定回報,直至股價出現高估,從而套現以獲取分紅及估值提升收益。

7,研究金融行為,在我們投資生涯中十分重要。實際上,在投資定價中最大值規避風險的時候,對於確定性的投資,可能是一個最佳的買入時機。

8,投資市場有牛市和熊市,中國的市場是“牛短熊長”。但好公司的表現實際上在熊市就會開始,對於我們過去來說,一個比較佳的投資時期是三年。

9,好的公司不會主動讓你明白。經驗判斷,市場對高成長的情緒由抵制到接受的週期,通常為6個月左右

看到公司最短的板,就看清了風險

經濟不好,應該空倉嗎?20多年投資老司機劉明達說……

10,全面地去評估一個公司的長板和短板,把最短的板看到了,風險就看清楚了

11,我們尋找一是被市場低估的成長型公司;二是公司必須有良好的持續經營記錄,並能持續給股東良好的回報,並處在不斷的改善發展過程之中;

三是這個公司將伴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而持續壯大。而且這個公司也如同中國經濟一樣在不斷深化、變革,並伴隨著市值、市場佔有率、盈利水平不斷提升。

12,國內大多數上市公司屬於擴張型公司,企業負債率高,而且盈利預期建立在產品利潤率高、需求無限上升的假設之下。但關鍵是企業擴張不需要投很多錢,也不需要股東出資,尤其最好沒有固定資產投資。

13,更為理想的狀態是,如果投資者密切關注市場前景廣闊、現金流持續而充沛的上市公司,在這類公司早期就介入,股東在後期幾乎不用考慮公司的再融資。

14,因此對股東而言,實際上無須任何成本就可以分享上市公司的成長。而這類公司往往出現在消費行業。

15,我們主要從企業的商業架構、商業模式來體會它是否真的比別的企業效率高,

只有效率比別人高,才能生存,才能把別人擊垮。

16,儲存現金反映了企業的心態,他們有強烈的危機意識,在資本環節為自己構建了非常強大的護城河。而現代商業競爭已上升到了資本的競爭。

17,即使股神巴菲特,他賬面上經常趴著三四百億美金的淨現金,實際上他的投資平均倉位是不高的。正是因為他的謹慎和追求長期回報才能有這麼一個成功的投資之道。

18,經營激進,債務過重的公司會被市場嚴格審視,其股價也會承受較大壓力,垃圾股會逐步走向失去流動性的不歸路。

19,市場不管發生什麼變化,投資的本質是不變的,不管它有多複雜。不要太追逐太時髦的東西,不變的是一些有廣泛需求的公司,這樣的公司可能漲到十倍的時候,比如騰訊到一千億的時候,我們買還是對的,你要分析離不離得開他。

大部分行業“寡頭”已經形成

20,其實概念不是壞東西,尤其是國內開通創業板之後,概念有利於把產業資本引導到未來非常需要的方向上去,錯誤的不是概念本身,而是把概念作為投資的主體。

21,一直以來被各種概念掩蓋的內需增長對中國經濟、上市公司業績增長帶來的爆發力不可低估。如果你深刻理解了中國的消費升級,就會發現很多金礦。

22,其他國家的發展歷程結合中國的產業發展環境可以看出,中國的製造業和金融行業較容易產生世界級的企業。尤其隨著中國從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轉變的過程中,一些具有核心競爭力的製造類企業會得到快速成長。

23,全球製造與工業化的水平持續提升,工業人口的大幅上升,也在根本上導致了產能全面過剩的現象。

24,產能過剩的基礎上,產業、行業集中度持續提升,利潤越來越集中到頭部,現在再也不是我們教科書上說的自由競爭時代了,在大部分行業,已經出現了行業集中的現象,形成了行業“寡頭”。

25,這裡講的“寡頭”主要不是指市場份額。行業裡的大部分競爭者,它擁有市場份額,但它並不擁有利潤。

26,這裡首先指的是利潤,一個行業“寡頭”,當然有可能是兩三家,最起碼獲取這個行業利潤的50%以上。

27,這些行業裡的支配者和佔據大部份額的“寡頭”企業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保持著穩定和持續,具有較高的護城河。

在我看來,這才是如貴州茅臺這類企業越來越得到投資者歡迎的最合理的邏輯。

28,不管你承認不承認,四大國有銀行的市場份額很難被顛覆,就算我們互聯網金融有很大的發展,十年之後四大國有銀行的市場份額可能還有50%,五、六倍市盈率如果不發展,就應該15、16%的分紅回報,打一個對摺是7、8%,再打一個對摺,就是4%的年分紅。

高成長公司的成熟賣出時機

經濟不好,應該空倉嗎?20多年投資老司機劉明達說……

29,投資是一件長期的事情,一直以來我都堅持價值投資的理念,尋找一家好公司,尋找買完以後回家睡覺的股票。

30,我們對價值的定義:要認為購買的是一家整個公司的價值,而不是一隻股票的價格。如果從產業資本的角度不願意把整個公司買下來,那麼最好連1000股都不要買。

否則,你就只能指望“傻子”出現了,期待其他人出更高的價錢來接受你的投資。

31,投機的結果一定是不好的。長期的結果一定是良幣驅逐劣幣,好東西一定會漲,這就是長期投資的理念。

32,不去實地調研公司就不能投資,因為市場不會額外創造價值,靠市場波動賺錢和賭博沒有區別。

33,巴菲特早年也寫過該如何買股票如何賣股票,他希望買的時候是便宜的,但在賣的標準上,有些市盈率非常高的企業也不一定會賣,市盈率低也可能會賣掉,如當年巴菲特賣中石油,專家、媒體都在嘲笑他,說他肯定錯了,但兩年後發現,巴菲特還是對了。

34,在持續成長的行業、高成長的公司中,成熟的賣出時機或是市盈率比較低的時候,而不是市盈率比較高的時候。

35,投資者必須明白,市場的下跌空間不大,和投資者會不會虧錢是兩碼事。

36,市場很聰明,你需要守候。而我們守候得還不夠。

注:2005年6月,明達資產推出了一個模擬性的“傻瓜投資組合”:在滬深兩市股價排名最高的前20名的公司中選出10只個股,分別是:蘇寧電器、中興通訊、雲南白藥、登海種業、張裕A、貴州茅臺、小商品城、馬應龍、同仁堂、上海機場。

在1億元的投資中各配置10%,至2008年5月份底,“傻瓜投資組合”的收益高達495.92%。


聲明:凡註明“聰明投資者”的作品,版權均屬聰明投資者。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違者必究。所有文章旨在記錄和傳遞信息,不代表“聰明投資者”贊同或反對其觀點。

經濟不好,應該空倉嗎?20多年投資老司機劉明達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