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陽劃到湖北的可能性大不大?

墜天使丶路西法


信陽劃到湖北的可能性非常低,儘管

信陽市的人們在語言、風俗等方面和湖北比較相似,信陽人更是不會說河南話的河南人。為什麼信陽卻為何屬於河南省,而不劃給湖北省呢?

信陽市位於河南省南部,和南邊、東邊分別和湖北、安徽接壤。信陽是信陽位於中國地理分界線淮河的上游,淮河從境內穿過,自古有江南北國,北國江南之稱。愛喝茶的人都知道信陽毛尖,是非常好的一種綠茶,信陽被譽為中國毛尖之都。

信陽面積約1.89萬平方千米,在河南省各地級市中面積僅次於南陽,排名第二。信陽戶籍人口約880萬,也是人口大市。信陽也稱為申城,而且比上海稱申城的資歷更老,要早好幾百年。

信陽雖然屬於河南省,但是信陽人可以是最不像河南人的河南人,為什麼要這樣說呢?最主要的一點是信陽人不會說河南話,河南其他地區的人也大都聽不懂信陽話。甚至有些信陽人不但不會說河南話,而且竟然聽不懂河南話。

如果按比較學術的說法,信陽話屬於信蚌語片,聽起來和安徽話、湖北話很相近,甚至有些地區的方言和江西話很相似。和江西話相似是因為有不少信陽人是清朝時期江西移民的後代。

另外,信陽人的飲食習慣也和河南有很大區別。河南人愛吃麵,但是信陽人卻愛吃米,和湖北相似。信陽人和武漢人一樣也愛吃熱乾麵,並且熱乾麵做得比武漢的熱乾麵還好吃。

信陽人的語言和生活習慣和湖北更相似,和河南其他地區的人有很大的區別,而且信陽距離武漢約200公里,距離鄭州300多公里,按說應該劃給湖北省更好,卻為何屬於河南省呢?

其實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我們需要從信陽的地理位置來分析一下。信陽位於淮河上游,在古代,有個很流行的說法叫守江必守淮。信陽扼守淮河上游,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就不言而喻了。突破信陽,淮河一線的防禦基本就崩塌,南下直接威脅合肥、南京。

除了水路戰略位置重要以外,陸路的重要性更勝一籌,西去可從方城道直插南陽盆地,威脅另外一個華中地區的軍事重地襄陽。南下除了兵指合肥外,還有幾個可以直插華中地區的重要關口。信陽古代也稱義陽,熟悉歷史的人看到這個名字,應該就會想起著名的義陽三關。

義陽三關就在信陽西南,處於桐柏山和大別山的交界處。三個地勢險要、易守難攻的關口從西往東分別是:平靖關、武勝關和九里關。這幾個古代的關口如今在哪裡呢?

平靖關在三關中是最西邊一個,大概位置在桐柏山脈的五峰嶺、鳳凰山之間,省道S224走的是平靖關,其中有一段號稱一線天,光看這個名字就知道山勢是多麼的險峻了。

九里關在東,位於信陽市羅山縣西南的兩山之間山谷中,京港澳高速G4走的就是九里關。

武靖關居中,是三關中最重要的關口,位於雞公山南邊的峽谷中,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氣勢,國道G107、京廣鐵路就是走的武靖關。

三關大致為三角形,成犄角之勢。古代義陽三關是信陽向南通往湖北的必經之路,其重要性實在是怎麼形容都不為過。

從信陽出發,向南過義陽三關,可達另外一條重要的戰略通道隨棗(隨州—棗陽)走廊。沿隨棗走廊向西北可取南陽盆地,亦可威脅鎮守漢水的襄陽;如果繼續向南過了孝感,武漢就近在咫尺了。拿下長江中游的重地武漢,長江防線崩塌在即,江南再無天險可依。沿江而上荊州沒得跑,順江而下,南京危在旦夕。

這是由北向南攻擊,如果由南向北攻擊的話,義陽三關一樣能發揮其重要的戰略性作用,感興趣的朋友不妨自己推演一下。

義陽三關作為兵家必爭之地,在古代戰爭中,圍繞義陽三關的經典戰例不在少數。其中讓人感觸最深的,就是春秋時期吳楚之間發生的柏舉之戰。吳國三萬軍隊,遠程奔襲大敗20萬楚軍,典型的以少勝多,以弱勝強。

這場戰役以奇襲制勝,指揮家就是大名鼎鼎的孫武。當時就是從淮河轉進義陽三關,快速突進達到突襲的戰略目標。吳國對楚的這一戰,戰果是輝煌的,最後把楚都城郢都(荊州)都給打下來了。

古代劃界大多遵循“山川形變”的原則,但是元朝便帶入了“犬牙交錯”的理念,這樣的例子很多,像漢中被劃入陝西等。信陽在宋朝的時候還是歸屬於荊湖北路,但是元朝時期卻被劃入河南江北行省,也是這樣的原因。

這樣犬牙交錯的理念一直延續下來,以至於今天看到的信陽依舊屬於河南省。如果從河南省的地圖上仔細看的話,有沒有覺得信陽作為河南省最南邊的地級市,向南突出的有點兒不太協調?目的就是掌控湖北的命門,就像西邊的襄陽位於南陽盆地的南部邊緣,掌控河南的命門一樣。

總之,儘管信陽人和河南其他地區的人有很大差別,儘管信陽人和湖北人有很多相似之處,卻歸屬於河南省,是有深層的原因的。


地圖帝


千萬不要劃到湖北!特別離武漢越近越不要劃給湖北!

看看距離武漢距離近的周邊城市被武漢吸血吸成什麼樣子了!孝感、咸寧、鄂州、黃岡、黃石,城區規模真的不像一個地級市!離武漢太近了,人才被吸走,資金被吸走,消費都被吸走!優質企業被吸走,高校被吸走!離武漢太近只會犧牲自己成就大武漢,成為大武漢的養分!

湖北除了武漢最牛逼的兩個市是襄陽和宜昌,他們能成功除了他們本身具備的優勢外,最大的優勢是離武漢太遠了,近千里!太遠不方便,不那麼好吸!如果宜昌襄陽距離武漢就像孝感咸寧一樣近,絕對渣子都不剩!絕對不像現在有那麼大的城區規模!

河南的百強企業省會鄭州佔比連三分之一都不到,而湖北卻把大部分都搬遷到了武漢!大武漢自傲的高校更是集中在武漢!河南的高校雖然不多,知名的更少,但是基本上每個市都有至少一所高校,有的甚至不比鄭州的差!比如開封的河大,洛陽的河南科技大學,解放軍外國語學院,焦作的河南理工大學,新鄉的河南師範大學等等,信陽的信陽師範在全省也穩居師範類第二!

併入湖北你除了可以在外以大武漢的鄰居自傲外,你會發現,你們市的優質企業要麼被強制搬遷到武漢,要麼自主的向武漢搬遷!高校就是無法搬遷也會在武漢開分校區,實質性減少了本市的學生消費!更多的人才會留在武漢而不是回到家鄉!更多的人會跑到武漢買車買房,甚至買件衣服吃個飯都跑到武漢轉一圈!而不是在信陽消費為信陽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事實上不但是武漢,所有搞城市群或者一體化的城市,吃虧的都是周圍小城市,佔便宜的都是中心的大城市!除了房價漲了,你會發現什麼都跑到中心大城市了!不要做大城市無私的幫助周邊小弟發展經濟的美夢,那是扯淡!誰都恨不得把所有好的扒拉到自己碗裡!


脈脈不吭聲


信陽劃到湖北的可能性大不大?

從實際情況來看,信陽在當前環境下劃到湖北的可能性並不大。但是並不能完全排除將來劃出河南省的可能性,畢竟“天要下雨”的事情我們無法阻止。假設上方要這樣做,那湖北省是沒有拒絕的餘地,這樣的情況下信陽也沒法做主。

信陽與湖北、河南兩省的關係?

信陽現隸屬於河南省,位於豫東南部,全市人口接近一千萬。地理位置非常優越的信陽,處於鄭州、武漢、合肥三大省會城市中心區位,是中部崛起戰略區成員城市。

儘管有這些優勢在,河南省並未大力支持信陽融入中原城市圈。正因為此,引起信陽民間的對河南省的另類看法,由此接連不斷地聲音暨呼籲加入湖北省。

有關資料顯示,信陽是河南最宜居的城市,在當地習俗和性格方面與河南其他地方的人存在明顯區別,反而與武漢、湖北風俗習慣和性格相似,某些信陽人因此堅定不移地認為將來一定有可能劃入湖北省。


民間查訪專員


很高興可以回答這個問題,對於你說的河南信陽有沒有可能劃到湖北省管轄這個問題,我的答案是明確的,那就是不可能!!!

打開地圖我們發現,河南信陽位於河南省最南邊,對於題主你所說的信陽去鄭州比去武漢還更遠,我特地在地圖上丈量了一下,發現確實如此,信陽離武漢直線距離僅僅一百六十二千米而且河南信陽的生活習俗確實更接近湖北,比如說熱乾麵,信陽人和湖北人都很喜歡熱乾麵,但是其他地方的河南人就沒有這個習俗了。

但是我要說的是,題主所說的這些描述和信陽是否會劃分為湖北省管轄,幾乎沒有什麼很大的關係。一個地方的行政劃分的變動牽扯到諸多問題,如果你說一個村一個鎮,這還倒容易些,但是信陽是河南的一個地級市啊,就算河南湖北都同意,上面也不一定會同意的,還有就是民間老百姓也不一定會認同。

其實如果我們從反面來理解的話,正是因為信陽,他的風俗習慣比較靠近湖北才劃分為河南管轄,這在以前來說其實是為了防止地方勢立的割據,與此類似的還有陝西的漢中市,漢中市位於秦嶺,淮河以南,屬於南方地區,但是因為它的地理位置重要,本來風俗習慣是和四川一樣的,結果還不是劃為陝西管轄嗎?



同樣的道理,就算一個地區,民間的風俗文化習慣都相通,也不一定會劃為同一個地區,比如說重慶市,曾經是屬於四川省的一部分,但是因為種種原因,還不是獨力出來了成為一個直轄市!

我大膽的猜測一下,擁有這種想法的人是不是也有一點嫌貧愛富的心理作用,難道因為河南比較窮,湖北比較富,就非要脫離河南,擁抱湖北嗎?

以上就是個人觀點,不喜勿噴,你們認為河南信陽該不該劃為湖北管轄呢?


自由小帆


信陽劃到湖北的可能性大不大,我認為不大,但不排除有可能,因為涉及到行政區劃調整,那是國家層面和地方政府協調的事,而且很複雜,涉及到的利益方也很多,不是我們老百姓操心的事。只要是在中國,做中國人就行了,不要有狹隘的地域觀念,如果調整符合國家戰略,符合各方利益,調整一下也未嘗不可。

如果有區劃調整,肯定會對被調整的地方產生有利影響。

我們探討一下信陽劃到湖北的有利因素:

1.信陽靠近湖北,民風民俗更接近湖北,老百姓更能融入湖北。

2.信陽人民求學就醫,一般首選武漢,一是距離近,二是武漢醫教實力強。

3.信陽有很多人選擇在武漢發展定居,這是因為武漢在華中的綜合實力一城獨大,而且武漢本就是一個由多省人構成的城市,在武漢從業的河南人也很多,有數據顯示武漢的外省人中河南人是排第一的。象武漢東西湖區(原東西湖農場),大都是河南人。

4.信陽劃到湖北,由於信陽與武漢有著200公里的距離,不會象孝感鄂州那樣被武漢虹吸,信陽肯定會被湖北作為北部的省域副中心城市,與宜昌襄陽同一級別(宜昌襄陽都是湖北省按特大城市規劃的),這樣湖北就形成一主三副的格局,而武漢北面正缺一個特大城市,抗戰時期武漢大會戰,信陽就是武漢的北面屏障。如果信陽劃到湖北,信陽的發展會享受到湖北更多的資源和政策支持,會步入快車道。

5.信陽劃到湖北,武漢各方面資源肯定會向信陽傾斜,有可能將信陽納入武漢城市圈重新佈局,象武漢同濟協和醫院可以在信陽設分院,武漢軌道交通可以延伸至信陽,因為信陽本就屬武漢鐵路局管轄,如果劃到湖北,就沒有局省的協調,辦事容易。武漢光谷的很多企業,武漢的汽車製造及零部件企業都可能在信陽佈局,特別是湖北的支柱產業汽車及零部件製造是沿武漢隨州襄陽十堰佈局,信陽也可以佈局在這條汽車產業帶。

6.信陽劃到湖北,信陽學子考取武漢高校的機會會大大增加,門檻也會降低,因為象武大華科大等在湖北省內招生名額還是最多的,這也給其它河南考生留出了機會,競爭對手少了嘛!

7.春秋戰國時期,信陽屬楚國領土,楚國在此設置申縣、息縣、期思縣。

元朝初期,信陽也屬於湖廣行省。

信陽劃湖北也是有史據的。

以上說的,並不是題主要問的,題主問信陽劃到湖北的可能性,我認為目前看並不大,但也不是沒機會沒可能,國家層面若有新的調整和佈局,信陽劃到湖北也有可能。

不過,不管怎樣劃,都是在中國,湖南湖北不是分出來的嗎?原來的江南省呢?重慶不是從四川出來了嗎?海南不是從廣東出來了嗎?

當然,原則上國家是不會隨便動行政區劃的,除非國家有新的考慮。河南朋友不噴,我不是鼓吹信陽劃到湖北,只是回答這個可能:不大。





無語石1


可以明確的告訴你,這是不可能的,南陽同樣離武漢近,難道也要劃入湖北?我國在區域劃分上是很有玄機的。



信陽西部和南部為桐柏山、大別山,東接安徽,南接湖北,戰略位置十分重要,是扼守中原的南大門。把信陽劃歸湖北,整個中原就失去了戰略屏障。

現在明白了吧?這就防止一方做大。信陽越是生活習俗接近武漢,就越不能劃歸湖北,按以前的地域平衡來講是正確的。若劃入湖北,河南南下的的交通受到掣肘咋辦。萬一出現地方諸侯那個,最起碼河南還有個要道把守。


陝西的漢中地區不管從地理上還是氣候上更像四川,為啥不劃歸四川,道理同樣如此。看三國你就知道諸葛亮出祁山,漢中是入川的畢經之地,既然這樣就要劃歸陝西,防止一方做大不好應對。戰略要地都要充分考慮。看看山東南部,安徽、江蘇、河南、河北都與其接壤,呵呵,為啥,歷史上山東可是……


當然了,現在這種區域劃分已經沒有多大意義,經濟都一體化了還講究這些幹嘛。現在橫亙在地域之間的不是山川湖泊,而是保守思想的藩籬,打破地域限制,思想再開放一點,這才是關鍵。信陽劃不劃歸湖北,都是一樣的。


老夢雜談


一、信陽有雞公山、旅遊資源為中原第一,不要太涼快。、還有毛尖等全國聞名的經濟作物。三、高鐵資源豐富,交通太方便了,遠非襄陽、宜昌、荊州可比。所以,我們武漢人都喜歡信陽,熱烈歡迎信陽人民加盟湖北,一定會讓信陽成為第二個武漢,大碗喝酒,大塊吃肉,供襄盛世,從此過上幸福的生活。


橄欖好吃回味甜HYD


行政區域的改動,看看有沒有什麼實際的必要?就只是換個省而已,不會給信陽帶來什麼實質的好處。

反而會有很多的麻煩,產生一筆不小的經濟損失

1.車牌號全都要改

2.路牌要改

3.居民戶口簿和身份證要改

4.地圖要改

大概估算一下這些要花費多少錢吧,除了勞民傷財,我實在想不出,換個省有什麼好處


寒山泉


信陽在各方面和河南的差別大,而和湖北更類似。所以,很多信陽人都希望劃歸為湖北。但是我覺得在目前是不可能的。

關鍵的一點是,國家現在對於跨省的調整行政規劃基本不會實施。因為那樣的話,牽扯麵太廣。最簡單的一點,信陽劃到湖北。那麼,其他省份也有要求跨省調整行政的,要不要調整?


故紙匯


就地理而言,南陽劃入湖北比信陽劃入湖北可能性更大。

桐柏山與大別山是湖北與河南的主要界山,一旦信陽劃入湖北,那麼湖北河南的北界劃到何處?北面就是淮河上游,信陽是淮河流域地區 ,不能分淮河為界,整個信陽屬於南北分界地區,湖北就是典型的南方。再說以山為界要比以河為界更持久,特別河是淮河。

南陽所處南陽平原西南基本是與江漢平原相連接,北及西北有伏牛山,東南是桐柏山,所以劃入湖北比信陽劃入湖北更合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