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聰明讓你停滯不前

你的聰明讓你停滯不前

生活中,你也許見過很多這樣的人。

他們腦子很活,思維敏捷,學習一樣事物時往往很快上手。比如,學習吉他,別人還在練習53231323,他們已經可以完整彈唱一首歌了;學習編程,別人還在死記硬背算法、函數,他們已經可以編出一個小程序了。

但是,當學習進展到一定階段——比如正式入門之後,他們的熱情卻消退得和剛上手時一樣快。這時,他們的進度往往會停滯不前。導致對許多事物均有涉獵,也能說出個子醜寅卯來,卻沒什麼精通的領域。

為什麼會這樣呢?

其實,很有可能,這正是由他們的「聰明」導致的。

學習的本質,是一個在大腦中建立「聯繫」的過程。

每個人的思維,可以看作一張由許許多多個「節點」,通過邏輯關係連接在一起的網絡。這些「節點」,就是一個個「觀念」。而學習,就是在這張固有的網絡之間,插入新的節點,並重建與這個節點的連接。亦即改變固有的思考模式。

這個過程是艱辛的,所以無論對於誰,學習都是一件難事。

你的聰明讓你停滯不前

那麼,推動我們去學習的動力,是什麼呢?是反饋。

反饋,就是由你的行為產生的、同時又反作用於你身上的結果。反饋有正反饋和負反饋,每一種反饋又可分成即時反饋和預期反饋。正反饋促進我們去做某些行為,負反饋促進我們停止某些行為。

例如,按照六線譜練習幾分鐘指法,就能彈出一首簡單的伴奏,這個從無到有的過程,就是「即時反饋」。它會給予你成就感,鼓勵你繼續練習下去。

例如,背英語單詞的時候,每背一個單詞,就想象自己離託福110又近了一步,離自己出國的目標又近了一步,這就是「預期反饋」。

又例如,你15歲才開始學圍棋,然後得知別人學棋都比你早了10年,你這輩子都下不出什麼成績了,就會萌生悲觀和放棄的心理。這就是「負反饋」。負反饋的意義,是警示我們遠離不利於生存的事物,包括將精力耗費在得不到預期結果的事物上。

為什麼我們能夠學得進去一樣東西?就是因為我們在學習的時候,不斷地受到「即時正反饋」和「預期正反饋」的鼓勵。

有些人,可能學到一個新的知識點,解出一道難題,便會非常興奮,對他來說,這就是正反饋。

而有些人,可能學到一個東西,感到又比別人更進了一步,滿足優越感,這也是一種正反饋。

正是這種反饋,抵消了學習過程中的艱辛和枯燥。

學東西比較快的人,他們的記憶力、理解能力、思維速度通常比較出眾,將知識轉化為聯繫的速度較快,因此,他們比較容易「理解」一個概念,並應用這個概念去解決固有的問題,這就是一種「正反饋」。

對他們來說,這種過程是新奇、有趣、充滿刺激的,他們陶醉於這種新事物對大腦不斷的刺激中。因此,一開始的時候,他們表示出來的是濃厚的興趣和極快的學習速度。

你的聰明讓你停滯不前

但是,這樣的模式,也容易產生這些問題:

1、追求不間斷的刺激流,忽視對概念的深入掌握。結果就是,不斷地學習新的知識,但能深刻記住的和沉澱下來的卻不多。也就是過於重視速度而忽視了質量。

2、重視刺激甚於知識本身,捨本逐末,似是而非。他們可能會沉溺於「原來是這樣!」的刺激中(也就是西方所說的 aha! moment),滿足於這種感覺,而事實上他們的理解可能是似是而非的,甚至純屬曲解,但由於他們足夠聰明,能在比較低的層面上自洽解釋,因此自以為掌握了這個知識點。

也就是說,他們學習的潛在動力並非為了獲得知識,而是為了獲得快感。

3、積累不夠紮實。相比起新事物的刺激,複習、背誦、記憶顯得更枯燥無味,所以,他們更喜歡學習新東西,而忽視了將學到的知識納入自己的知識體系之中,導致積累不夠紮實。

我們知道,任何一個領域,入門往往都是比較快的,但隨著學習的深入,前面學到的東西,會成為後面知識的鋪墊和基礎,這時,不但要求你有較高的理解能力,也要求你能夠將已經學到的東西「內化」,讓它們徹底為你所用,才能進一步學習。

而一開始學習較快的人,他們最缺乏的,恰恰就是這種將知識「內化」的能力。

而當他們遇上障礙時,因為前期的學習過程相當順利,「刺激流」一直不斷,因此,對比之下,他們更容易放棄。

舉個例子:學習好比走迷宮。聰明的人,也許用不了一分鐘就能解開這一層的謎題,找到出口,前往下一層。但也許這一層某處隱藏著一個重要道具,過了十層之後,需要使用這個道具了,他們就傻眼了。

回去找吧,又不知道在哪一層,而且面對著已經走過的迷宮,實在不想重新遍歷一次。再加上又沒有攻略幫忙,很多人也許就選擇放棄了。

而一開始就仔仔細細將迷宮每一層都走遍的人,花的時間更多,入門更慢,但每一層都走得踏踏實實,就不容易有這樣的遺漏。

如何解決這樣的問題呢?

1、找到你真正熱愛的東西。

全才固然是好的,但懂得很多又有專長,是最理想的狀態。前面已經說過,淺嘗輒止的人,多半並不是真的熱愛這個領域,只是對其有基本的興趣而已,因此一旦「刺激流」停止,便很容易放棄。所以,找到你真正熱愛、願意鑽研的內容,讓每一步都成為你的「預期反饋」,讓自己拒絕刺激的誘惑,抱著真心想了解這個領域的心態,去學習,去鑽研,才有可能走下去。

2、每走一步都反省、檢視自己,將知識體系化。

你的聰明讓你停滯不前

主要有這麼三步:

1、學習一個新的概念時,將它解釋給別人聽,或者跟自己對話。

你理解一個概念時,可能只是理解一個側面,而當你試圖解釋一個概念時,你會動用到它在你腦海中的一切「聯繫」。這樣一來,你是否掌握到它足夠的特點,是否存在似是而非的情況,是否對它的前因後果、邏輯關聯都一清二楚,就明明白白地顯示出來了。

在這個過程中,你遇到的一切障礙,都要立刻弄明白,因為這些就是你在正常學習中忽略了的東西。

2、做筆記,畫圖,理清邏輯,建立聯繫。

​3、將這個知識點納入你的知識體系。

3、多與人交流,多應用,多觸類旁通。

多交流,交換想法,一來加深理解,二來也可以通過交流的快感建立你的「反饋」。

多應用,學習的最終目的是應用,為學到的東西寫一篇文章,試著去解釋日常生活的問題,都是建立反饋、自我檢查的良好方式。

多觸類旁通,學習的本質是聯繫,不要埋頭於一個領域,多去接觸其他相關領域的東西,會開闊你的思路,瞭解更多不同角度,從而更好地加深理解。

4、保持好心態,不要過分注重結果。

學習是一個長期過程,不要太注重眼前的收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