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强自立的盲人贫困户邓家祥

双眼完全失明,却能独自挑粪种菜、栽秧打谷

自强自立的盲人贫困户邓家祥

邓家祥挑粪前往苕地施肥。

邓家祥赤着脚,左肩挑着满满的一挑粪,右手拄着拐杖,一步一步来到苕地里,放稳粪担,屈身摸了摸苕叶的位置,然后舀上一瓢粪准确无误地泼去……

这是笔者日前在岳池县恐龙乡墙干村2组所看到的一幕,如若不认识邓家祥,你根本就想不到,他是一个双目失明的盲人。

邓家祥是墙干村的低保贫困户,全家6人,但平常也就只有他一人在家——儿子儿媳在南充市区打工,患有心肌缺血的老伴则在南充帮着照看两个孙孙。

自强自立的盲人贫困户邓家祥

邓家祥挑粪上坡。

就在前些天,邓家祥才将地里的玉米掰了回来,晒干的玉米籽已装满拌桶,堂前的屋檐下还堆着一大堆玉米棒子,“今年可以打一千多斤包谷子。”当笔者问他会不会掰到别人地里的玉米时,他则笑道:“我们组上的田啊,土啊,路啊,没得哪个地方我不熟悉,哪儿有个坡,有个坎,有个缺口,我都晓得。”

今年65岁的邓家祥不是先天失明,早年还相当能干。他是上世纪70年代的初中毕业生,毕业后在生产队当计分员,后来又当包工组长,将全组300多人管得有条不紊的。80年代初期开始搞改革开放,他大胆做起了蛋生意——先在周边乡场买蛋,再统一拉到南充城里去卖,“那个时候,荷包里随时摸得出钱,左邻右舍也经常在我这儿借钱,他们对我羡慕得不得了。”

自强自立的盲人贫困户邓家祥

邓家祥在苕地里施肥。

或许是忙于生意而疏忽了对儿子的教育,儿子很任性,15岁那年因生气而离家出走,三年杳无音讯。“儿就跑得没在了,挣那么多钱还有什么意思?”打那以后,邓家祥再无心做生意了,只想在家里种点庄稼,平平淡淡地过日子。

2007年7月5日,这是邓家祥永生难忘的日子。那天中午,他在玉米地锄草,双眼不慎被玉米叶刺出了血,当时只觉得痛,没去医,便吃去痛片镇痛,“一个月后又患红眼病,不久就什么也看不见了。村干部帮忙把我送到县医院住院治疗,医生最后得出结论:瞎了。”

当得知这样的结果时,邓家祥万念俱灰,他当即就想跳楼,好在医生和亲人把他强行拦住,又耐心劝说,他才慢慢平静下来,坦然面对现实。

当时,儿子在外流浪几年后也回来了,即将进入结婚的年龄。回到家的邓家祥想到儿子的将来,他又振作起来:“儿子还没娶亲,我决不能成为一个废人,无论如何也要担起家庭的责任!”

自强自立的盲人贫困户邓家祥

邓家祥在家扎扫帚。

就这样,邓家祥坚持什么都自己做,决不轻易求人帮助。家里需要背篓、撮箕,他就摸到竹林里砍竹子,再划成一小片一小片的,在家慢慢编,篾条的穿插全凭手感。栽秧时,他摸到秧母地里拔秧苗,用背篓背到要移栽的水田里,再一株一株地插下去,行距与株距也全凭感觉。打谷时,他摸着割谷把子,一把一把叠成堆后,再移到拌桶边,一把一把地扬起,将谷穗一下一下地猛力拍在拌桶内壁上……

对他来说,白天与黑夜没有区别,农忙时,便常常是白天黑夜都在地里赶活儿,困了,就随便找个地方打个盹。对此,他常自我安慰:“特别是热天的时候,晚上干活比白天凉快。”

有一次,他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接着就是砍猪草准备煮猪食,砍着砍着,他就睡着了,大拇指什么时候被砍掉了一小节,他居然不知道。

自强自立的盲人贫困户邓家祥

邓家祥在家拨玉米。

去年收糯谷,因为成熟期与普通水稻不一致,无法用外来的联合收割机收割。当时,妻子也从南充赶了回来,但他知道妻子的病,坚决不要妻子干活,便独自一人到田里收稻。他从早上9点就下田干活,天气炎热,汗水像雨水一般直往下滴,他却坚持干到中午1点多钟才回家。但他并没有停下来,又忙着把收回来的糯谷晒到地坝里。由于严重脱水,当他到厨房准备揭锅舀老伴煮好的稀饭时,突然晕倒在地,老伴来叫他时,他也浑然不觉。大约一刻钟后,他醒了,这才感觉到,一锅稀饭已泼得他满头满脸就是。

对于生活,邓家祥从未叫过苦,他反倒很乐观:“我虽然看不见,但棒棒就是我的眼睛。我出门都是打光脚板,这样可以用脚指挥脑壳。”

如今,邓家祥还坚持每年出栏两头肥猪,并自己孵小鸡,每年可卖20多只成鸡。

自强自立的盲人贫困户邓家祥

邓家祥的残疾证显示,他为盲人,残疾等级为壹级。

他还有一个习惯,天天“看”电视,“我喜欢听天气预报,以便根据天气预报安排农活。还有就是听新闻,了解政策。现在党的政策好啊,让我们过上了现在这样的好日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