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靖縣匪患:兵匪輪番打劫,百姓飽受肆虐

民國靖縣匪患:兵匪輪番打劫,百姓飽受肆虐

(靖州風情)

靖州位於湖南西南邊陲湘、黔、桂交界處,是苗族、侗族等少數民族聚居地。靖州古稱誠州,屬峒蠻之地,北宋時納貢歸附,改名靖州。民國初年廢州存縣,改為靖縣。靖是安定的意思,寓意顯然十分美好。然而,由於山高皇帝遠,靖州歷來兵匪活動猖獗,人們生活並不安定。特別是民國時期,來自貴州、廣西的兵匪輪番打劫,百姓飽受肆虐。

1921年11月,靖縣縣城被匪首胡澤源的舊部攻陷。胡澤源原系貴州土匪,護國運動時期被黔軍招安隊收編,赴湘西與袁世凱的北洋軍作戰。護國運動結束,黔軍招安隊被遣散,胡澤源重新淪落為匪,經常在湘西南邊境販賣鴉片、打家劫舍。有一次,胡澤源帶幾名手下路過靖縣,被駐紮在靖縣的湘軍文連長抓獲,當即槍斃。胡澤源死後,他的舊部誓言替他報仇。

民國靖縣匪患:兵匪輪番打劫,百姓飽受肆虐

(靖州風情)

11月25日黎明,百餘土匪殺向靖縣縣城。當時駐靖縣的湘軍有80餘人槍,縣警備隊有30餘人槍,民團武裝有30餘支單響來復槍,城牆上還有數尊大炮,而土匪方面據說只有十幾支槍。但由於事發突然,毫無防備,土匪輕而易舉就殺進了縣城。土匪首先攻打湘軍營,駐軍文連長、陳排長倉促應戰,相繼陣亡(也有說文連長逃跑了),手下士兵作鳥獸散。土匪攻下湘軍營之後,接著攻打監獄,救出了被關押的同夥。

靖縣知事(即縣長)歐陽焜聞訊後,立即帶領警備隊趕去增援。剛到北門,歐陽焜的左腿突然被流彈擊中,無法行走。這時,土匪蜂擁而至,警備隊抵擋不住,四散而逃。倒在地上的歐陽焜被土匪用刺刀刺死。隨後,土匪闖進縣府,大肆打砸搶燒。能帶走的財物被搶光,搬不走的物品被搗毀,文卷亦被統統焚燒。縣府職員大多躲進了當地一所教堂,才倖免於難。土匪搶完縣府,又洗劫城內的商店,並打死三名無辜百姓。

土匪攻陷靖縣的消息,很快上報到了沅陵鎮守使兼辰、沅、靖剿匪總指揮蔡巨猷那兒。蔡巨猷立即派一名旅長,帶兩個營的兵力,星夜趕往靖縣。12月2日,蔡巨猷發電報給湘軍總司令兼省長趙恆惕,說增援靖縣的部隊擊斃了土匪20餘人,奪槍10餘支,匪眾已四散,靖縣社會秩序得以恢復。

民國靖縣匪患:兵匪輪番打劫,百姓飽受肆虐

(靖州風情)

1927年,靖縣又遭貴州黔軍攻打。當年夏天,黔軍有一個連的武裝路過靖縣,臨時駐紮在靖縣鋪口鎮寨合村。黔軍士兵軍紀渙散,姦淫騷擾當地百姓的事件屢屢發生。黔軍的所作所為,引起了當地群眾的刻骨仇恨。地方挨戶團團長謝必焯,於是聯合本地大土匪楊老滿,對黔軍發起突然襲擊,打死黔軍連長、排長、士兵多人,並將其餘80多人繳械。

當年9月,黔軍正副團長帶著千餘人來靖縣鋪口鎮復仇。本地匪首楊老滿見勢不妙,一溜煙逃進了深山。挨戶團團長謝必焯則帶領團丁和群眾躲進附近的一個巖洞。黔軍將巖洞團團圍住,向洞內開槍射擊。謝必焯則指揮團丁以土槍、石塊據險抵抗。堅守數日後,挨戶團彈盡糧絕,黔軍攻入洞內,謝必焯陣亡,30餘人遇難,28人被俘。接著,黔軍在鋪口鎮放火燒掉12個村寨,並將耕牛、財物洗劫一空。最後,黔軍又將被俘人員押往靖縣縣城,全部槍殺。黔軍在靖縣擄掠月餘,方才撤離。

民國靖縣匪患:兵匪輪番打劫,百姓飽受肆虐

(靖州風情)

1929年5月,廣西匪首餘成剛率匪眾800餘人,襲擊靖縣。由於縣城兵力薄弱,無力抵抗,時任縣長陳振球和主要官員棄城逃跑。土匪未發一槍一彈便佔領了縣城,城內百姓成了待宰羔羊。土匪在城內搶劫了兩天,用40多條木船裝載搶來的財物,準備運回廣西。

當時,湘軍第三師師長顏則鳳駐紮在鄰近的綏寧縣,得知廣西土匪攻陷了靖縣,立即率軍趕去剿匪。湘軍攻勢很猛,土匪很快潰不成軍,大部分匪徒退出了靖縣縣城,可匪首餘成剛卻被困在城內,躲在一家當鋪裡。當天夜裡,餘成剛用六塊銀洋買通一個叫侯其貴的人,出城給其他土匪報信求救。城外的土匪得知餘成剛被困,立即組織反撲,營救匪首。這夥土匪的戰鬥力應該相當不錯,居然重新殺進縣城,在湘軍的眼皮底下救出了餘成剛。湘軍顏師長得知土匪又攻入了城內,立即組織兵力圍剿。土匪則邊打邊退,倉皇逃竄。據參與剿匪的湘軍副團長明一輪迴憶,此戰湘軍共打死土匪30餘人,湘軍方面有10餘人受傷。

民國靖縣匪患:兵匪輪番打劫,百姓飽受肆虐

(靖州風情)

1936年8月,貴州匪首王澤龍率匪眾600餘人,攻打靖縣。當時縣城的三個警備隊不足80人槍,另有稅警20人槍,形勢十分危急。幸好時任縣長周翰宗,系保定軍校畢業,行伍出身,膽量過人。他一邊請求增援,一邊指揮守城。但本縣保安團(縣挨戶團常備隊改編)的30人槍離城有30餘里,駐紮在鄰縣會同的專署保安部隊則有百餘里,遠水難救近火。周翰宗便將正在縣城參加“靖縣區鄉行政人員訓練班”的兩百多人分派到各城門參戰。還動員城內15歲以上的男性持梭鏢、大刀參與防守,婦女則負責為守城的兵民送茶送飯。

土匪重點攻打縣城西門。由於據守西門的警備隊火力不足,土匪一度衝過吊橋,闖入了城門的門洞,並用木頭撞擊城門。縣長周翰宗接報後緊急調集城內大部分火力增援西門,將土匪擊退。戰鬥持續了一日一夜,土匪多次發起進攻均被擊潰。次日凌晨,土匪轉攻縣城北門,因防守嚴密,未能突破。次日早飯後,離城30餘里的本縣保安團30人槍趕到縣城,協助防守北門。下午五時許,專署保安團一個連的兵力從鄰縣會同趕到靖縣。保安部隊搶佔北門外的制高點,向攻打北門的土匪發起猛烈攻擊。土匪腹背受敵,慌忙退至西門。保安部隊緊追不捨,大戰於西門之外。正在西門城樓上的縣長周翰宗,見援軍到來,亦率部出擊。土匪遭兩面夾攻,死傷數十人,潰敗而逃。據說土匪在逃亡途中,劫走了多名婦女。

民國靖縣匪患:兵匪輪番打劫,百姓飽受肆虐

(靖州風情)

此後,外省土匪騷擾靖縣的活動有所減少。因為抗戰爆發後,貴州許多土匪被黔軍收編,開赴前線抗日了。但靖縣本地土匪的活動卻更加猖獗,如匪首黃俊岱,糾集百餘人槍,在當地肆虐多年,官府多次派兵進剿,都未能剿滅。1941年,湖南省第十區保安司令部保安大隊長樊劉昆領兵到靖縣剿匪,未能捉到匪首黃俊岱,卻以消除土匪藏身之處的名義,放火燒山。熊熊大火持續燒了半個月,數十萬畝山林被燒燬。匪患未平,當地百姓反倒遭殃。靖縣頻遭匪患,也說明當時的民國政府對偏遠地區並未形成有效治理。

1949年10月靖縣解放後,當地一些豪強和國軍殘部又淪落為匪,多次攻入縣城。1950年,靖縣開展大規模的剿匪反霸和鎮壓反革命運動。到1951年,全縣土匪基本肅清,匪患終於消除。(文/歷史的味道)

民國靖縣匪患:兵匪輪番打劫,百姓飽受肆虐

(靖州風情)

【參開資料】

1、《靖州縣誌》

2、《靖州文史第5輯》

3、《湖南近現代社會事件史料選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