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科嘉和王戈:爆雷还没完,要等到中国互金行业剩两三百家差不多

创客猫注:本文来源于“2018猎云网金融科技产业创新峰会”上,国科嘉和创始合伙人王戈发表的《金融科技冷思考:敢问路在何方》主题演讲。创客猫到场进行图文直播。

国科嘉和王戈:爆雷还没完,要等到中国互金行业剩两三百家差不多

国科嘉和创始合伙人王戈

这两个月来,P2P行业陷入平台爆雷潮,单单6月份,就出现了63家P2P问题平台。这两天,爆雷的P2P,终于波及到创业领域。8月1号晚间,极路由王楚云在公开信表明,由于合作方i财富发出兑付困难通知,导致了极路由的正常经营活动受到了极大影响。同一时间,微博有爆料称北京邻家便利店共计168家门店全面关停,之后,邻里家(北京)商贸有限公司向供应商发出告知函称,公司将于8月1日起停止总部各项业务,并陆续停止门店营业。

显然,市场情绪的变化,已经导致了风险传导的连锁效应。这一波爆雷还会持续多久?王戈称,大家可以继续期待,现在爆什么雷都不要意外,一直爆到中国互联网金融剩下两三百家就差不多了。而目前,国内互联网金融平台还有一千多家。

在互联网金融目前的情形下,王戈指出,创业公司应该关注三件事:第一银保监会或者央行有没有新政策;第二是各个地方监管机构和其他摸底调查进行的情况;第三就是企业现金流以及连续爆仓,从资产端到资金端看看还有什么问题。

“我个人认为这一波的下行不到2019年的年底,基本是结束不了。下一步核心是什么?就是比合规比技术比用户比现金流,这是最关键的问题。”虽然现状是让人悲观的,但王戈还是指出金融技术的未来本身是前景光明。这主要基于两个事实:第一是中国的GDP总量以及M2两百多万亿,而个人理财是四五十万亿,用户有需求,这部分无论如何一定需要被人满足,这是个刚需;第二,在严监管背景下,最终就是凭借真正的底层技术,真正去了解用户需求,最终把自己的实力发挥出来,才能够获得美好的明天。

以下为王戈演讲实录:(经创客猫编辑,有所删减)

王戈:

我干了28年,在行业内,28年是什么概念?行业老兵。我看着创业小伙伴很年轻,大多数人没有经历过90年代,大家知道90年代我们到银行存款利率是多少?很多人不知道,我们国家银行存款一年期利率是16%。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的时候,我们金融下行,那时就是所有跌停板的感觉。最近过去三四个月,互联网金融这个行业几千亿被洗掉了。刚才我问会议组织,今天多少人?他说今天注册两千人。我有两个结论,第一个结论我们这个行业足够大,第二个我们现在还有这么多生存者,不容易。

我今天借这个机会给大家说一下我们的思考。应该说,目前是互联网金融在中国金融界2018年很值得纪念的日子,在这样的情况下由远及近由上到下,挨个开始爆仓。其实太阳下面没有什么新鲜事儿,都是历史上被反复验证过。我们看一下简单的历史回顾。

未来互联网金融只剩两三百家就差不多了

互联网金融,我们从双创开始进入金融创新,然后开始促进,现在开始清库,开始洗出。最高的时候有七八千家互联网金融平台,现在还剩下一两千家,不知道最后剩多少家。我只肯定一点,一千多家肯定还是多。我估计在中国即便是新兴市场,我们需要的互联网平台,一两百家就足够了。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大概应该再去掉90%,现在这个雷还没有爆完,大家可以继续期待。现在爆什么雷都不要意外,一直爆到中国互联网金融剩下两三百家就差不多了。这是我们现在面临大的过山车。

我们看一下资金,从投资人角度大家可以看到资金毫无疑问都是流向头部企业,头部企业能够拿到钱,底部和长尾就别想了。我们看任何一个关于互联网金融或者是Fintech这个领域,首先看一下股东背景。第一有没有红帽子?第二有没有重大股东背书?没有就下家,按照这个排序。不见得后面长尾技术不好,但是连续爆仓的情况下,大家都会紧张。实际上可能资产还在那儿,资产本身来讲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现在是没有流动性,就是没有信用,全部缩在一起,这个时间还要多久?还要相当长的时间。所以大家不用特别的乐观,但是我待会儿讲为什么不悲观。

民营金控纳入监管试点,我们看这个现象非常有意思,跟当时围城一样,凡是已经拿到的或者里面已经有多元化金控,在这种情况下大家每次发声说我不是金融机构,然后赶紧卖卖卖,然后买金融牌照后再进去。这是特别有意思的现象。现在是强监管,从一鼓励就上,一上就乱,一乱就收,一收就死,中国从来没有摆脱这种圈。我们从业三十年,一直是这样的,从来没变过,只是说每次题材不一样。

比如新金融,什么是新金融?现在没有严格的定义,但究竟在哪儿更新?怎么新?我们还需要不断的思考和不断的探索。这是大家的任务。那么金融投资逻辑一个大的变化是什么?大家知道这一届国务院组成机构,打破了过去几十年的分工。我们知道刘总理是主管金融,我在中国科学院干了28年,一直混在科教文卫,都是向科技文卫的副总理汇报,现在不是了,现在我们先去银保监会挂牌,他管实体经济+创新科技+创新金融。所以国务院新的分工,把实体经济和科技紧密结合在一起,我们最后发现居然和银保监会是兄弟单位,所以这样经济+科技+金融,这就是未来一个出口。

以前我们可以去做一些监管套利,但是现在可以看到的重点是效率提升及差异化。其实金融本质就是风险,金融业是什么?金融业就是风险差价,就是在不断的风险评估和风险定价中,你赚的风险定价的差价,这就是金融。所以谈金融首先谈风险,这就是监管的由来。

国科嘉和王戈:爆雷还没完,要等到中国互金行业剩两三百家差不多

如何破局:人工智能+金融

大家说中国面临什么情况?大家知道现在M2多少?超过两百万亿,什么概念?我们国民GDP多少?70多万亿,不到80万亿。所以之间是3倍,这是人类历史上有史以来最高的放水。所以不监管不行,不去杠杆也不行,整个社会负债220%,居民部门、企业部门160%的杠杆负债。历史规律只能被认知,从来不被创造,客观规律只被认知,从来不被创造。我每次听到一句话,“这次真的不一样,肯定不是这次”,其实一样的,太阳底下没有什么新鲜事儿,一轮一轮都一样。

下面怎么做?无非是新科技新方法,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所以我们谈一下人工智能+金融。人工智能这个风口基本到了尾声,去年年底有一个场地演讲也是一千人,我当时说大家没融到钱赶紧融,到2018年7月份的时候基本没人看,现在大家看到的是一直连续的下滑。

人工智能的支撑一个是数据,一个是算法,一个算力,一个是应用场景,现在算法本身越来越不值钱,大家觉得现在人脸识别没什么技术含量,这种情况下某某可以连续融资,也是一个技巧。本身来讲最后的算法都是走向开源,如果大家基于算法,专攻算法,这个事儿肯定有价值。但是长远来看有多大价值?没有什么价值,这是基本看法。因为科学院天天搞这些东西,所以最核心的两头第一是数据来源,特别是结构化数据和质量,能不能打标签?标签打得怎样?标签本身的逻辑怎样?第二是应用场景,是不是有深度应用化的场景?没有场景的介入,AI是没法落地,在银行、证券、保险、投资等领域,我们大概有六千亿市场是应用AI的,这是我们可以看到的东西。

从大的逻辑可以看一下,这一点大家可以看到服务智能、认知智能、决策智能,不断在大数据上进行细化,通过不断的细化我们可以看到金融科技在两个方面发力,第一是提高效率,不管是防范风险还是提高客户满意度,第二是降低成本,原来是电话客服,现在是人工客服来替代。智能投顾,现在做得比较多,因为从未来角度来讲人工智能进行大规模的部署,不管是谷歌还是其他的,在布局的时候已经是算力对算力,算法对算法。如果前端的数据和前端的信息源已经被数字管理化之后,这些东西已经是算法和算法和算力之间的博弈了。大家看到谷歌已经推出50比特的量子计算,我们科学院在量子计算布局了大量投资,这种情况下也许十年以后量子计算机完成后,这一部分会有很多新进展,可能会改变所有的规律。

下面谈一下基础设施。基础设施整体来讲,这是监管需要做的。包括交易管理、清算管理,我们现在在进行大量的运算,在这个方面上百万亿、几十万亿的成交量,其实我们现在跑在美元的基础上,这一点如何自主可控?进口替代,这个在未来三到五年是一个大爆发。以前我们知道国外已经进行了很多基础设施,美国人已经玩了很久,中国目前特别这几年我们一开始引进、消化、吸收再创造,我想在未来三五年这一部分还是一个很大的空间,会引发很大的机会。因为以前不存在这个机会,这是全球通用性的东西。现在逻辑不一样了,很多商务逻辑已经变成技术逻辑,这一部分会出现很多的机会,用于更加了解中国应用,包括刚才说的实体跑道的重度垂直应用场景的新公司。

金融这波下行不到2019年底,基本是结束不了

大家知道未来十年无限美好,唯一的问题就是怎么活过今年,这是非常重要的话题。这个情况下最核心的有这么几个趋势,第一是政策监管趋严,原来这些公司是每个季度开一次年会,最近是一个月开一次会,一直监管三件事。第一银保监会或者央行有没有新政策;第二是各个地方监管机构和其他摸底调查进行的情况;第三就是企业现金流以及连续爆仓,从资产端到资金端看看还有什么问题。这是大家最近都应该关注的,特别是企业现金流多关注一下,这是很重要的。

政策监管到今年年底之前,还会再出一大波,尤其是P2P爆仓,人家说银行怎么不出手?我说没有出手的时候。最后所有的金融,凡做金融必持牌。今年为止整个国务院一个大的思路,就是避免系统性金融风险,为什么反复提?因为真的有风险。所以这种情况下这是非常重要的导向。现金流,这个情况下如何把被子盖得厚一些,这一波真的得恢复元气。展望美好之前,你得活着。我个人认为这一波的下行不到2019年的年底,基本是结束不了。所以我想大家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下一步核心是什么?就是比合规比技术比用户比现金流,这是最关键的问题。

金融技术的未来本身是前景光明,为什么这样说?因为有两个基本事实。第一个基本事实就是整体来讲中国本身GDP现在的总量以及M2两百多万亿,个人理财四五十万亿,用户有需求,这部分无论如何一定需要被人满足,不是被张三就是被李四满足,所以这是一个巨大的庞大市场,这是一个刚需。第二严监管背景下,最终就是真正的底层技术,真正了解用户需求,最终把自己的实力发挥出来,才能够获得美好的明天。前途无限光明,眼前我们要做好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记住一句话活着真好,谢谢大家!

(以上为创客猫现场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