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捨橄欖綠 不改爲民心

难舍橄榄绿 不改为民心

韓城傳媒網

民生/社會/時訊/熱點

难舍橄榄绿 不改为民心

2018年3月13日,

一條牽動著全國消防官兵的改革消息傳來:

消防將集體告別現役體制,

從此只有消防員,

再無消防兵。

難捨橄欖綠 不改為民心

韓城日報記者 侯永超 孫忱

难舍橄榄绿 不改为民心

今年的“八一”建軍節,也許是消防官兵們軍旅生涯中最後一個建軍節。7月31日晚,韓城公安消防大隊舉行慶“八一”匯演,晚會中的一首《當這一天來臨》,唱出了70名消防官兵們依依不捨的心聲。

难舍橄榄绿 不改为民心

7月29日,衛兵在微信群中說:“今年的八一建軍節,也許是我軍旅生涯中最後一個建軍節。”衛兵不是執行警衛任務的士兵,他姓衛名兵,是韓城消防中隊的指導員。衛兵的爺爺是個兵,父親也是個兵,衛兵當兵就像“世襲”,名字是兵,職業也是兵。

從軍10年的衛兵有兩枚軍功章,第一枚軍功章背後的故事頗為驚險。那是2017年4月29日,一輛載有32噸甲醇的車輛發生洩漏,大量甲醇向外噴洩,刺鼻的氣體向周邊擴散。若空氣中的混合氣體達到濃度極限,遇火源極易發生爆炸,情況十萬火急。接警後,衛兵趕往現場,穿戴好空呼,對事故車輛進行兩次偵檢,確定洩漏位置和原因,制定堵漏對策和倒罐方案,險情在4小時後解除。

难舍橄榄绿 不改为民心

衛兵敘述的時候,記者問:“以後不是兵了,碰到類似的事情還會這麼不畏艱險、奮不顧身嗎?”

“當然會,無論體制怎麼變,我們救人於危難之中的責任不變,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變。”衛兵斬釘截鐵地回答。

难舍橄榄绿 不改为民心

消防兵的戰友情很深很濃,因為他們是和平年代最“不和平”的人,他們的友誼經過血與火的考驗。

在消防大隊“八一”匯演節目中,小品《超級女兵》講述了4名女兵為獲得一次大比拼名額而相互揭短,班長看到後告訴她們什麼是戰友情,女兵聽後羞愧無比,爭著把機會讓給別的戰友。

难舍橄榄绿 不改为民心

但是,中隊長張勝濤卻用“力爭名額”詮釋了另一種戰友情。2017年7月的一天,西莊街道一間民房廚房著火,火勢猛烈,引發液化氣罐著火,如果爆炸,後果不堪設想。張勝濤義無反顧衝入火場,抱起液化氣罐向空地跑去,快速遠離戰友,到了安全地段,他才放下氣罐。有人問張勝濤,為什麼要冒險去抱還在噴火的液化氣罐?張勝濤只說了一句話:“不能讓兄弟們冒這個險。”在他眼中,無論稱謂怎麼變,出生入死的戰友情誼永不變。

难舍橄榄绿 不改为民心

有人說,他們是現實世界的超人;有人說,他們是真實生活裡的蜘蛛俠;有人說,他們是最帥的“逆行”者。

24歲的袁國清當了5年兵,這個皮膚黝黑、身體結實的兵娃子回憶起他的經歷時,眼裡滿含淚水。2016年冬夜,颳風,溫度降至零下,老城一民房著火。接警後,他們趕到現場,鋪好水帶,火速救援。救援結束後,水已結成冰,凍住了他們的消防服,凍住的衣服保留著向前衝鋒的姿態,手套還是握著水槍的形態。那天,他在微信上留言:“在這片土地上,從未退卻過。”

2015年的冬天,一名工人在油罐裡刷油漆時忽然昏厥,消防隊員趕到現場後,一名隊員率先跳下,短短几分鐘後也昏厥了,手還保持著伸出去的姿勢。即使如此,21歲的袁國清沒有退卻,他和戰友依然無畏地跳下去。他告訴記者,那一刻,他們心裡只想著去救人。

难舍橄榄绿 不改为民心

當了一回兵,就像土燒成了陶,永遠不會再回到土的狀態。18歲的消防新兵張文碩知道將要脫下軍裝時,他才剛剛穿上這身軍裝。他覺得,以後無論穿上什麼衣服,他依然是個兵。他說自己與軍裝聯結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难舍橄榄绿 不改为民心

張文碩老家在山東,兩個哥哥都是消防兵,所以他比其他新兵更加熟悉消防兵的工作和生活。這個一臉稚氣的兵娃子,曾為給新兵示範踢正步,硬是踢傷了腿,留下傷疤。他在晚會上唱了一首消防版《懷念青春》,高潮處的歌詞是“懷念啊我們的青春啊!火光倒映出我們的身影,留下了我們無謂的逆行,譜寫著別樣的青春年華。懷念啊我們的青春啊!早已在戎裝上生根發芽,橄欖的綠色已根深蒂固,我告訴自己,我愛消防這兄弟”。

難捨橄欖綠,不改為民心。消防,是人們心中永不磨滅的番號。即使脫下軍裝,消防戰士也永葆軍人本色,即使他們不再是現役軍人,也依然會浴火前行,守護群眾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