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走进“毛坦厂中学”,再次走进这座“高考小镇”!

再次走进“毛坦厂中学”,再次走进这座“高考小镇”!

高考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很多人将其作为改变命运的重要跳板!

2018高考,毛坦厂中学放榜,再次刷爆网络

“高考工厂”毛坦厂中学又成了“网红”

让我们再次走进毛坦厂中学,走进这座不一样的高考小镇!

再次走进“毛坦厂中学”,再次走进这座“高考小镇”!

有这样一所中学——毛坦厂中学!

它与衡水中学齐名,但是它却不如衡中一样每年盛产清华北大学子,甚至几年来考上清华的只有几个人,但是它却是改变众多考生人生的一所中学。

以下图片来自毛坦厂中学所在的毛坦厂镇政府官方发布数据:

再次走进“毛坦厂中学”,再次走进这座“高考小镇”!

每年8月,有数万名复读生被送到这里,像原材料一样在毛坦厂中学的高考车间里挤压、锻造、打磨成形,来年6月被制造成“高考考生”大量出品,向高考奋力地发起第二次冲刺。被人们形象地称为“高考工厂”,以魔鬼式训练闻名。

有人说这里泯灭人性!是人间地狱!

这里的学生每天6点就开始早读,一直到晚上10点50下晚自习。

11点多到家,再写上一两个小时的作业,通常凌晨一两点才能睡觉。

午饭、晚饭各半小时,真正吃饭的时间只有10分钟。

再次走进“毛坦厂中学”,再次走进这座“高考小镇”!

评价任何事物事件,必须放在其时代背景和所处环境进行衡量,脱离具体背景和环境进行对比评价毫无意义。不管你欣赏还是不欣赏,毛坦厂中学仍是当下中国偏远农村最佳教育模式。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一、城乡差距明显

再次走进“毛坦厂中学”,再次走进这座“高考小镇”!

以毛坦厂中学为例:80%的毛坦厂中学本部学生来自农村。他们在初中时期接受的教育质量比不过城镇学生,能够考进这所安徽省重点中学已着实不易。而在安徽这个高考大省,应届高考生一本率仅超10.12%,不到北京的一半;211录取率,北京达到12.5%,安徽仅为3.5%。而城市又如同黑洞一般吸取资源,导致城乡间教育投入分配差距过大。农村学生如何通过读书来改变命运?秘诀无他,只有毛坦厂中学老师常说的一句话:“两横一竖,干!”

毛坦厂中学,地处大别山区,教育资源、人力资源没法跟北上广这些大城市拼,连邻近三线城市六安乃至县城都拼不过。试想,假如你是一个名牌师范大学毕业生,你肯定削尖脑袋留京留沪留穗,希望能到省地城市,再不济留县城吧,很少有人愿意到毛坦厂大山里工作安家。对于他们来说,想要离开偏远的家乡到大城市发展,只有走这条路,没有别的选择。

二、生源质量不好

再次走进“毛坦厂中学”,再次走进这座“高考小镇”!

我们知道毛坦厂中学每年几万人参考人数中,其中最主要聚集的还是往年的复读生。但是复读生往年的高考成绩并不是很好。虽然说专科分数到一本分数都有,但是最主要的还是以专科和三本居多。所以在复读生质量方面也不是很好。因为一般比较好复读生都选择去一些重点高中复读。毕竟毛坦厂中学的人数太多了,学生层次不集中,管理起来也很复杂。

都知道衡水中学吧,和毛坦中学一对比就找到原因了。入学门槛不一样,衡中的复读生必须过一本分数线,这就提高了复读生的整体素质。

再次走进“毛坦厂中学”,再次走进这座“高考小镇”!

虽然名字不起眼,学生也不优秀,但是每年6月,这边高考成绩一公布,毛中复读班的咨询电话就被打爆了,三天内名额全满。

所有家长都认为,只要孩子一只脚踏入毛中,另一只脚就进了大学。

复读生报到时,班主任老师第一天就会说:“我知道你们当中有些人到这里会焦虑,甚至会恐惧,但是只要你听老师的话,你就能考上,哪怕你是最后一名。”

这就是毛坦厂中学,从来不做广告,却无人不知。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神话,复读生的本科升学率达到9成以上。

三、教学资源落后

再次走进“毛坦厂中学”,再次走进这座“高考小镇”!

再就是毛坦厂中学教学模式,就拿安徽高考数学来说,150分卷子其中有110分都是来自于课本和辅导资料。毛坦厂中学实行的是一种题海战术,基本上只要求拿到那110分基础分就可以。但是高考是一种选拔性的考试,最终区分学生质量的还是那剩下的40分。所以毛中的学生对于那40分等于是丢弃了。自然就是没办法和其他的高考生区分开来,也就无法超越了。

再拿衡中中学对比,学费不一样。衡中孩子考进去后交3万,考上一个清北,老师奖励30万。也就是说,这个学校经济条件过硬,设备先进,老师工资高,敬业程度相应的也比其他学校强,况且,衡中的竞赛班有十几个,节假日和寒暑假,都会组织孩子们去北京上海青岛等地上竞赛班,这些,毛旦场中学都比不了,毛旦场是草根的学校,学生没有钱,学校没有钱,大家一起拼命读书,自然拼不过经济条件好,资源丰富的其他学校了。

所以,在大别山里的农村中学,师资力量天然无法跟大城市PK。人常说,笨鸟先飞。既然无法在知识、教学能力上比,只好退而求其次,多花功夫硬磨。所以,就出现了毛坦厂中学的“魔鬼训练”。

四、家庭条件差

再次走进“毛坦厂中学”,再次走进这座“高考小镇”!

来毛坦厂中学的孩子,绝大多数来自农村、小城镇的中下阶层家庭。对他们来说,要想过得比上代人好,靠什么,只有高考了。

毛坦厂中学它有相当大的比例是打工家庭的孩子。你想想,能把院墙外的柳树当神树去祭拜的,都不是富裕的父母。

想起毛坦厂真的让人掉眼泪。上万人守着大客车,送孩子出发去参加高考。在这样的一个人浪当中,寄托的是一个又一个非常普通甚至卑微家庭的梦想。

再次走进“毛坦厂中学”,再次走进这座“高考小镇”!

毛坦厂中学吸引周边复读生蜂拥而来,还因为其严格的纪律与管理。不准学生带手机,所在镇上也配合不允许网吧、卡拉OK之类的娱乐设施存在,让学生们静心、专心学习,外加师资条件比一般农村中学好,成绩也还过得去,为什么不去呢?

要知道,如今的农村,大部分青壮劳动力都离家到沿海或大城市打工,绝大部分孩子沦为留守儿童。这些做父母的,为了补偿不能照顾孩子造成的遗憾,往往经济上尽可能对孩子大方一些。所以,如今农村孩子一般都有智能手机,上网、玩微信微博、打网络游戏,跟城里孩子是一样的。但一个恶果是,由于没有父母在身边管教,许多孩子沉溺于网络之中,有的还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青年 人往来,最终堕落成“不良学生”。

在此背景下,送到毛坦厂这样一个“准军事化管理”的学校上学,不失为许多打工家长们的最佳选择。

再次走进“毛坦厂中学”,再次走进这座“高考小镇”!

对毛坦厂中学充满理解,特别是当你了解到这一个又一个毛坦厂中学的孩子的背后是哪样的家庭。我们不一定完全认同这里涉及到的教育体制、应试教育等等东西,但是我愿意用温情去面对毛坦厂中学。

从经济上说,在城里,许多有钱人往往把孩子送到同样是封闭化管理的国际学校或贵族化私立学校,但动辄一年十万数十万学费,对于农村打工者来说是遥不可及。然而,毛坦厂中学的学费及其花销,许多打工家长咬咬牙还是能负担得起的,更何况如今大都只有一两个孩子。

再次走进“毛坦厂中学”,再次走进这座“高考小镇”!

大城市里的名校,把“素质教育”挂在嘴边,教学时间上也不似毛坦厂那般“严苛”,高考出国成绩笑傲全国。但是,别忘了,大城市里的名校不仅汇 聚了城里最优秀的师资力量,更是把一城之中最优质的生源拢在手中。

深深体会到,人的学习智商真的有高下之分。能上人大附中的这些“牛孩”几乎不用老师教,老师只用轻微点拨一下即可。

如果你把毛坦厂中学老师送到人大附中来观摩学习,把人大附中一套教学模式带 回去原版套用,绝对会闹出“橘生淮南”的笑话。

此外,不客气地说,大城市里牛校的出国高考成绩并不全是学校本身的功劳,有多少学生不是在外面辅导班上课呢?海淀是北京诸多校外培训机构的发祥地与主战场,有的培训机构因此发财成了上市公司。所以,毛坦厂中学孩子家庭的付出,与大城市里牛校孩子们家庭的付出,根本不在一个数量级上。

再次走进“毛坦厂中学”,再次走进这座“高考小镇”!

回顾科举时代,在清末时全国人口的90%以上都是文盲(往前推的话越是年代久远,文盲率只会更高),而不到10%有文化的人去参加科举考试,录取率也是相当的低。

要想考中秀才就要进过三级考试。县里考一次,府里考一次最后到省里提督学政考一次,这三场考试都过了才具备秀才的资格。然后再去考举人,那么秀才考中举人的比例是多少呢?三十个秀才个里面中一个。录取率只有百分之三点三。按此推算的话,在明清时期考中秀才的人比现在的清华北大毕业生还要稀缺,中举那更是难上加难,所以说那个时代寒门出贵子的难度远比现在要难得多。

再次走进“毛坦厂中学”,再次走进这座“高考小镇”!

这里就要提到一个问题,为什么科举时代要花重金读私塾,因为私塾不是简单的读书识字这么简单,否则就四书五经那几本书,普通人背上一年都滚瓜烂熟了,如何分出高下。私塾的关键是教学生写文章,也就是应试。四书五经一共就那么几本书,没经过专业的训练是不可能写出妙笔生花的文章,所以关键还在于写作的训练,一句话,私塾就是古代的考试辅导班。私塾的先生很多都是秀才,具备基础的写作功底,如果是中过举的,那水平就更高了,自然学费也就更贵,普通人通常是负担不起这样昂贵的费用的。

到了民国时期,情况并没有好转多少,文盲率依然非常高,小学五年级(高小)毕业的都算是文化人了,家里有条件能读到大学的那更是凤毛麟角。要不怎么说民国的大师这么多呢,因为在全国普遍都是文盲的情况下,一个大学毕业生在普通老百姓眼里那就是神一样的存在啊。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大力普及义务教育,文盲基本不存在,但受限于经济发展水平,大学录取率非常低,教育发达的城市学生尚且很难考上大学,教育落后的农村学生就更不用说了。通过考学改变自身命运对于普通人来说依然很难,寒门同样难出贵子。

再次走进“毛坦厂中学”,再次走进这座“高考小镇”!

2000年以后,大学持续扩招,对于城市学生来说,这期间迎来了一个难得的黄金时期。一个城市学生只要自身足够努力,完全可以凭借自己考上一所不错的大学来改变自身的命运。但这只是相对于城市学生而言,对于农村学生来说,和城市教育差距的拉大让他们依然处于劣势,为了子女教育的改善也成为了农民进城的重要动力。

而到了近几年,由于课上教学内容减负、高考难度反而增大这样一对矛盾体的存在,导致了补课成为了学生一种不得不进行的选择,而补课费用的水涨船高,让家庭条件一般的学生群体无法承受,一个学生不依靠家庭而仅凭自己的努力就越来越没有机会考上好一点的大学,寒门再难出贵子的观点在此时流行起来。

但其实纵观百年以来的教育,寒门难出贵子是常态,对于此,普通人也不要灰心丧气,大趋势不是个人能阻挡或改变的,因为只有自身多努力,才更有可能拼出机遇。

再次走进“毛坦厂中学”,再次走进这座“高考小镇”!

教育部在关于做好2018年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工作的通知中提到:“2018年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继续实施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和高校专项计划(以下统称为专项计划),完善长效机制,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

目前我们无法改变现在的教育,改革正在路上,但是我们还是要活在当下,去克服,去坚持自己的梦想。学习实苦,每个高考学子都在坚持。

毛坦厂中学给了我们很好启示,没有最优质的教师资源,没有最优质的学生资源,却屡创高考的奇迹,他们靠的是什么?

再次走进“毛坦厂中学”,再次走进这座“高考小镇”!

是一种执着的信念,一种拼搏到底的精神!

毛坦厂中学,就是把学子们的刻苦学习发挥到极致,实现了无数家长的望子成龙梦。

我们不要过多的去讨论应试教育。你只需设想一下,如果让普通家庭的孩子跟那些占尽天时地利的孩子们,在高考时除拼分数,还要拼素质、拼特长、拼某种专项技能,会比应试更好更公平么?

《中国门》中有这样一段话:“人生要不停地打开一扇扇门。一扇门代表一个世界。传统中国,科举考学像一道窄门。读书读得好的,就可以做官,有功名,得富贵。当代中国,通过读书改变命运,仍然是大多数孩子的唯一选择。”

你需要关注的,是能否成为一个拼命的自己!

再次走进“毛坦厂中学”,再次走进这座“高考小镇”!

这就是毛坦厂中学带给我们莘莘学子的希望与力量,也是带给全社会的正能量!

有此,足矣!

还是那句老话,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不要在该读书的时候选择放弃,不要在该奋斗的年华选择安逸与逃避。

你现在吃的苦,是你看世界的光,会照亮你未来的路!

此时不拼,更待何时?

再次走进“毛坦厂中学”,再次走进这座“高考小镇”!

愿气温再凉爽一些,难熬的夏天来得慢些,学子们能好受一点!

也愿所有学生能坚持住最后的战役,向自己的梦想,扬帆起航!

2019届考生们,加油!

再次走进“毛坦厂中学”,再次走进这座“高考小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