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稱虧本甩賣的紅木家具,背後的實情是怎樣?

如今的銷售手段,花樣百出,玩的就是心理戰,抓住了消費者的心理,就能佔據市場的主導,各種的低價營銷、候鳥式營銷令人難以防範,就連珍貴的紅木傢俱行業,也難逃營銷套路。一度低迷的紅木市場,依靠著“虧本甩賣”的策略,頓時起勢,究竟這背後隱藏了什麼樣的奧秘?

號稱虧本甩賣的紅木傢俱,背後的實情是怎樣?

虧本甩賣的紅木傢俱價格如何?從之前的消費者購買經歷來看,基本上便宜了三層以上,原本8000元的圈椅,現在只要5000元,7件套客廳傢俱60000元,現在只買40000元,如此低廉的價格,引得了廣泛的關注。家住在西安的一位消費者就透露了,它花了總共8萬多元,購置了幾件紅木傢俱,一開始以為自己賺了,一把圈椅5600元、花架1500元,客廳7件套47000萬,足足比其他商家便宜了30000元以上。

號稱虧本甩賣的紅木傢俱,背後的實情是怎樣?

由於心存質疑,這位消費者就找了專家鑑定,專家卻說他買虧,依照這樣的做工和材質,根本不值這些錢,因為虧本其實不存在,商家依舊是有很大的利潤空間。另外一位杭州的朋友也遭遇到類似的事情,甩賣專場買了兩件紫檀圈椅花了7萬元,結果到專業的紅木鑑定,發現其材質卻是血檀木,而當這位消費者想去理論時,商家早已不見蹤影。

號稱虧本甩賣的紅木傢俱,背後的實情是怎樣?

虧本甩賣的紅木傢俱,雖然價格往往誘人,但剖析商業的一般原理,也是能夠發現其中的貓膩,一件紅木傢俱果真虧本數千乃至數萬,假使購買的人超過數十人,那這個商家豈不是虧本至少數十萬,對於一般的小商家來說,幾乎是沒有能力承受這麼大的營銷成本。

號稱虧本甩賣的紅木傢俱,背後的實情是怎樣?

商家以盈利為依存,如果這些傢俱沒有做工和材質問題,本身的低成本,如何實現盈利生存?因此不能發現,大多數的虧本甩賣的銷售方式,普遍存在問題,不要輕易相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