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爲什麼要養一個孩子?

一直想寫一篇關於孩子成長過程中教育的文章,卻一直不敢提筆寫。

之於原因,我覺得很難把握,因為很不希望把這一篇文章寫成對中國教育的抱怨文,因為在自己無力改變現狀的時候最好不要用抱怨的方式去解決。所以我把它當做探索和記錄吧,不管是現在還是將來,當自己養孩子過程中迷失焦慮的時候再回來問問自己,我為什麼會想要養一個孩子?

前兩天在網絡上看了一個視頻,一個二十幾歲的女生錄了一段視頻,告訴爸爸媽媽她心底的秘密,她說我愛上了一個女生,因為我發現愛情並不能以性別來判定。我看到視頻裡父母親的樣子,爸爸很有風度,雖然有些震驚,但還是笑了笑說:“我們說心裡話,別人我都可以接受,自己的孩子我們總希望不是。但是不管怎麼樣,我們都接受現在的你,因為最重要的是愛一直在。

視頻很短,只有兩分鐘,但我為孩子的父母驕傲。我看到孩子在視頻的另一邊感動得掉眼淚,是怎樣的家庭才能培養出一個遇到任何問題都可以坦誠跟父母溝通的孩子,她一定是相信父母對她的愛是無條件的,她才會願意把自己的困惑那麼坦然地告訴爸爸。

我為什麼要養一個孩子?

我願意相信這是時代的一種進步,我們可以對孩子有另一種期待,這種期待無關別人和傳統世界的眼光,而是她是怎樣,世界就是這樣。我希望她是這個世界上幸福的存在,而不是我希望她的成長給我帶來榮耀。

我一直相信教育只有超越了面子問題,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它。所以我又開始迴歸到第一個問題,我為什麼要養一個孩子?

幾年前,我跟謝小想有一次爭論。爭論的起因在於,我覺得她走進商店買了她並不需要的東西。她為自己辯解,她反問我:“媽媽,這個世界上除了需要的東西,還有想要的東西,有些東西我可能並不需要,但是我想要。我問你,你是需要我,還是想要我,才把我生下來?

我覺得她邏輯清晰,說得有理,所以就同意了她買下她並不需要但是想要的東西。同時我又開始思考,我是需要她還是想要她,才把她生下來,這應該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我記得樓下有位鄰居老婆懷了二胎,因為大孩子是女兒。我碰到他的時候跟他開玩笑:“第二個一定想要再生個兒子吧?”。沒想到他是很認真地回答我了這個問題。他說:“我們家想生二胎吧,主要擔心失獨問題,基於這樣的原因,其實對於二胎來說,性別並沒有那麼重要,我們只是需要第二個孩子。”這個回答簡潔明瞭,也許是大部分人的心聲,這是我需要一個孩子。因為在一個社會群體中,到了一定年齡,你沒有孩子,就會有很多困擾,各種好心的意見建議,讓你煩不勝煩。所以你需要一個孩子,這樣可以進入社會的主流,然後你需要一個好孩子,這樣在一個社交領域裡你才會有一種好的談資,再然後,等你老了,你還需要你的孩子延續你的基因和生命。所以,你需要她。

那麼你是不是想要她?想要她則是意味著,你生下她僅僅是因為你期待著家庭多一個新的成員。你覺得看著她成長就是一種美好的時光。不是期待未來會有多好,而是剛剛現在這樣她在,就是很好。需要是因為不得不要,想要則更多的是主動的成分,我主動希望這個世界上有多一個存在。

我為什麼要養一個孩子?

而我為什麼要養一個孩子?大概是因為我希望這個世界上有另一個跟我有關的生命也可以熠熠生輝地生活過吧。那我想要她過怎樣的人生呢?不,這句話應該變成她想要過怎樣的人生呢?我的老師一直告訴我,最愚蠢的就是幫孩子規劃她的人生,在人生這條路上來說,你只要給她足夠的信任就夠了。

謝小想三年級入學的時候,學校有一本家庭聯繫手冊,第一頁有一個空格,要求填“我的夢想”。我看到謝小想寫著“我的夢想是做一個改變世界的人。”

謝小想從小的夢想從為世界提煉一種新的元素到為女性和黑人的公平做努力到寫一部跟哈利波特那麼有影響力的小說。再到有一天,她跟我聊天說:“媽媽,我以後如果當不了科學家,我覺得我就去養一些不打激素的雞賣給大家,也是對改變世界作出的一種貢獻。”

我覺得她的想法特別偉大,我希望她能做到。從想當科學家到想賣不打激素的雞,其實裡面的區別不大,對一個孩子來說,她想得東西都是一樣,她希望為世界做出一點貢獻。

而我,多麼希望,她能實現自己的夢想。但是,我並不知道,她這樣的夢想還能持續到多久。

夢想的分割線…..

我為什麼要養一個孩子?

最近有一篇很火的文章叫“別讓焦慮的父母毀了下一代”。我一直覺得自己並不屬於焦慮的父母,但是焦慮這個圈子卻在不自覺地擴大又擴大,誰都難以倖免。

我記得剛上一年級的第一天,鄰居有個媽媽在朋友圈發了一條狀態“看他小小的身影,背那麼多書走進校門。突然轉身說自己忘記了教室在哪兒,我想幫他去找,門衛不讓進,說要讓孩子學會獨立。

道理我都懂,但站在門口眼淚就止不住掉下來。”當時這一段話惹哭了 一圈人。

是的,剛入學時,我們對孩子還是滿滿的寬容。我們還擔心他小小的身子,背了那麼多書。而短短兩年我們已經從一個看著孩子揹著大書包就心疼的家長,變成了一個只要看著她空著就覺想給她塞點作業的壞媽媽。

我不是一個沒有教育理想的家長。在孩子入學前,我也信奉快樂教育。在幼兒園期間我秉承著“不要認字,不教學業,一張白紙進一年級”的美好憧憬。但是事實是殘酷的,你的孩子是一張白紙進了一年級,別人的A4紙已經快畫滿了。

在家長會上,我講過一句:“真的,不是我的孩子不努力,而是她的競爭對手太強大。”這個時代,怎麼說呢?就像《雙城記》的開頭,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所謂壞時代就是誰都知道這樣不好,但誰都不敢停下來。

而快樂的教育的毀滅也在於,當你的孩子在學校成績不好的時候,所有的快樂都不堪一擊。她會不快樂,不自信,不陽光。我很心疼我女兒,是因為一年級時有一天,班級競選班委。她是唯一一個沒有上臺去的人。我問她為什麼不去?她說沒有適合的崗位。她還跟我解釋:“媽媽,我覺得最適合我的是圖書管理員這個崗位,但它太高了,如果它下面再設一個圖書整理員就好了。”是的,所有的快樂教育理想都會在那一瞬間灰飛煙滅。

焦慮就是從這樣開始的,我倒真是不焦慮成績,而是焦慮她的狀態。專家指點我,快樂教育是沒有用的,想要快樂首先要學習好。

但是學習好,這條路又豈是這麼好走?單單就從我們身邊的孩子開始看,除了學校作業,語數外基本每一門課都在外面有上單獨輔導班,一門課有兩門輔導班的也不在少數。一次在培訓班門口碰到一位媽媽在抱怨,上班以外所有的時間都花在了接送培訓班的上面,雙休日唯一的休閒時光就是從一個培訓班走到另一個培訓班的路上。

我有一個朋友孩子上五年級,家裡為了孩子怎樣輔導的問題吵得不可開交。她告訴我,孩子再兩年要小升初。為了這個問題,她已經開始連續一個月失眠。

我說有那麼嚴重嗎?她說:“有!”我說考不上民辦就上公辦吧?她說:“你的想法以後會變的。”是的,整個社會已經默認,如果你上不了一個好小學,你就上不了一個好初中,如果你上不了一個好初中,你就上不了一個好大學。如果你上不了一個好大學,你這一輩子都毀了。

好吧,如果用這樣的邏輯,我覺得我這輩子可能早就毀了

另一個朋友孩子也是五年級,因為上學期期末考試考了良,這學期就語數外一對一輔導每一門課都送進。孩子每天放學先去輔導機構學兩個小時,然後再回來做作業。每週除了這些還有練鋼琴,學畫畫,每天緊趕慢趕到睡覺時間都要十點半以後了。

這是整個時代的問題,而誰也沒有解答的能力。

我想起,我有個朋友送兒子出國學音樂,在送他出國上飛機的那一刻,她告訴她兒子:“如果能學得好,就好好學音樂,畢竟這是你的夢想。但是,如果你學不下去,一定要告訴媽媽。你喜歡做吃的,以後回來開個餐館,媽媽覺得也是非常榮耀的一件事。”

我聽了很感動,為這樣的媽媽。而我能不能也這樣做到?不是刻意,而是發自內心地為孩子自然而然的樣子鼓掌。

我為什麼要養一個孩子?

我想起我有一次跟一同事談起我的孩子,我很沮喪地說:“她學習不夠好,體育也不行,音樂上也沒天賦,脾氣性格都很急躁,我可能沒有把她教育好。”當時同事惡狠狠地瞪了我一眼,跟我說:“你不覺得你用這樣的標準來說一個孩子,有點過分嗎?”

我突然恍然大悟,我們一直抱怨社會對我們的孩子太過苛刻,而我們自己又何嘗不是這樣。

我認真審視我的孩子。她雖然成績不優秀,但是她很努力。她喜歡畫畫,而且創意無限。她在講故事方面有很好的天賦,未來很有可能會成為一個大作家。更重要的是,在她的世界裡充滿了愛。她一年級喜歡的老師換走了,連續兩年她每天中午都會去看老師。三年級下開學第一天,她拉著外婆去買了一個鼠標,問為什麼?她說教室的鼠標壞了,我們老師不高,總是踮起腳,所以我要買個新鼠標。每次下雨天,我騎著車帶她,只要沒有帶傘,她都會用小手給我擋住我的腦袋。越想,我越覺得:天哪,上天賜予了我一個這麼棒的女兒,我卻還要對她有諸多不滿,真的是太不可思議了。

再回到開頭的那個話題,我為什麼要養一個孩子?我養一個孩子,不是為了讓她成為我的談資,不是為了讓她變成我炫耀的對象,而是為了愛她。等她長大以後,讓她也會愛別人。我養一個孩子,她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我希望她未來可以幸福,至於她怎樣定義幸福,如果能跟我的定義一樣,我會很開心,如果不一樣,我也願意欣然接受

我記得有一篇文章叫牽一隻蝸牛去散步,還有一篇文章叫坐在路邊鼓掌的人。是的,說到最後也沒有解決所有問題的方法,但有時候,換個角度,問題也許就不是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