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近現代陸地擴張的國家,大部分領土得以保存,而海外擴張的國家最後卻近乎失去全部海外領土?

田長松


陸地擴張和海外擴張的本質是一樣的,都是以攫取利益為目的。

如果陸地上有足夠的擴張空間,我相信沒有哪個國家願意搞海外殖民。西班牙、英國、法國這些老牌殖民帝國在瓜分全世界的同時,也積極的在歐洲本土進行陸地擴張。西班牙和法國在歐洲也沒少欺負周邊的國家,英格蘭也把臨近的蘇格蘭、威爾士、愛爾蘭全部吞併。這表明,英、法兩國在海外擴張的同時,同樣也在搞陸地擴張。

這種歐洲大陸的擴張戰爭,在拿破崙時期達到了頂點。但同時,拿破崙戰爭也是英、法歐陸擴張政策的轉折點。



滑鐵盧戰役後,歐洲國家有一種共識:歐陸大國之間這麼費勁的擴張,其實什麼好處也沒有撈到。因為當時的歐洲各國都不是善茬!隨便發動一場戰爭,都會讓雙方脫三層皮。世界那麼大,何必執著於歐洲一隅?至此,英、法對殖民地的重視,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有一個很典型的例子——布爾戰爭。

當年美國獨立時,英國征討了八年,最終放棄了。因為當時英國認為殖民地不重要,為了幾塊殖民地犧牲人力和財力,不值得。但是到布爾戰爭時,英國對殖民地的態度轉變了。布爾戰爭也打了三年,這一次英國說什麼都不放棄了,甚至不惜被輿論攻擊,在南非大搞三光政策。最終把布爾人徹底打服,吞併了南非。

布爾戰爭同時也證明,殖民地遠離本土,並不等於天高皇帝遠。只要宗主國有實力,殖民地想脫離宗主國,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一直到二戰前,英、法的這種海外殖民的策略都是非常成功的。因為只要歐洲國家之間不內耗,世界的中心就在歐洲。

但是最粗攪屎棍德國出現了,一戰和二戰把所有歐洲國家都打的傷筋動骨。宗主國的整體實力的衰弱,中央政府對領土和殖民地的控制力自然就削弱了。歐洲衰落後,美國和蘇聯主導了世界格局。而美蘇兩國,恰恰就是陸地擴張的代表。它們為了主導世界,首先就要肢解英法這兩個老牌殖民帝國。

但是不是陸地擴張的國家,就不會像英、法這樣喪失統治領土呢?

並不是!對比一下沙俄帝國和現在的俄羅斯就一目瞭然了。


鼎盛時期的沙俄帝國,領土面積高達2280萬平方公里;而現在的俄羅斯聯邦,領土面積只有1710萬平方公里。面積縮水了25%!

老毛子領土縮水的現象,和英、法殖民帝國的解體,本質上一樣的。中央政府的統治力被削弱,邊緣地區勢必會獨立。要想維持統治,必須要有一個強勢的中央政府。現在的俄羅斯聯邦,統治力也並不強。只不過是現代的國際秩序讓它還能維持統治。但是還能維持多久,老毛子自己都沒有信心。

美國也一樣,南北戰爭時南方要獨立,最後還是憑藉聯邦政府的絕對實力,搞定了南方的獨立份子。假設當年美國獨立,英、法全力支持南方獨立,估計也就沒有現在的美國了。



所以說,一個大帝國能不能維持統治,主要取決於中央政府的實力。至於說陸地擴張和海外擴張差異性,有差異!但這種差異不是導致帝國瓦解的關鍵。

當年英、法稱霸世界的殖民時代,沒有任何人懷疑過海外擴張的合理性。反倒是當時的陸權大國都是一副孬像,比如大清、土耳其、沙皇俄國,沒有一個是一流強國。而英法殖民帝國的瓦解,是自己作死的結果。當殖民主義已經不適用於當代國際形式的時候,它倆沒有及時的轉變統治方式。最終導致帝國瓦解。


Mer86


針對評論區的熱心觀眾,七師弟回覆不然豈不是顯得我很拿不起這個V?

1、美墨戰爭是1846年,美國南北戰爭1860年,請問?那個時候的加州與新墨西哥州的領土擴張?算美國的嗎?嚴格意義算個諸國紛爭還不錯,算哪個美國的領土擴張?

2、莫斯科公國結束的時間,都不在近現代史當中,請問這可以進入討論範圍嗎?

3、我為看官的結構感到捉急

——————————————————————————————


························原答案————————————————————————

謝瑤。七師弟看題目時覺得很有意思,但是題主在題目描述當中的舉例,直接把題設擊垮了。

首先俄羅斯,俄羅斯當前的領土,比起沙皇封建統治時期相較當前是要大很多的。

出了當前的中亞多國以外,還有現在的整個蒙古。如果題主說的是十月革命之後之至冷戰時期的蘇聯,那麼也不存在所謂的保住了大部分領土,蘇聯之解體帶來的領土丟失簡直如同雪崩,是一副超級的縮水版圖,所以不知舉例的俄羅斯保住領土是從何而來。

其次是美國。

美國就不存在真正意義上的國家領土擴張,美國的成長就如同是拼積木和樂高玩具,是源源不斷到來的移民,先建立了一個市又一個市,一個州又一個州,然後這些州最終一起簽了協議聚在一起成了一個合眾國,確實不存在國家領土擴張行為,如果非要較真說領土擴張,那麼就是美國建立之後買來的德州,阿拉斯加和夏威夷,可人家是真金白銀買來的,當然丟不了。

近現代陸地擴張的幾個國家,典型的案例無非就是奧斯曼帝國,納粹德國,蘇聯,可是在歷史的進程中,奧斯曼帝國是徹徹底底地被瓦解,只剩下其原本核心土耳其;納粹德國一度一道閃電拿下波蘭奧地利,半年內推倒法國,在非洲更是所向睥睨,最終不僅僅沒有保住領土,自己本國領土還被一分為二成為東西兩德知道柏林牆的倒塌才重新統一;而蘇聯的解體更是和美國相反的拆積木式領土丟失,只剩下原本的核心民族俄羅斯所成立的國家,那麼七師弟想問的就是,這些所謂的陸地擴張的國家,有的甚至練國家自己都已經不復存在了,又哪裡來的所擴張領土得以保存呢?

那麼就談談海外擴張的國家為何丟失領土,其實近現代最重要的軌跡,不僅僅是民族獨立浪潮,人權意識的覺醒,更核心的,是科技的發展。英國,西班牙,日本等海洋文明國家,依託強大的海上實力和科技的領先使得領土之擴張數倍於本國自身領土,他們所侵略並殖民的戰爭基本上是靠長槍大炮對彎刀戰馬所打下來的,然而科技的發展使得第一次工業革命和人類自我意識得到了飛速發展,一方面這些老牌殖民國家一時難以適應工業革命帶來的生產關係轉型,國力逐漸落後於本土資源更加豐富的國家,國力和財富力自然下降,與此同時,掌握了科技力量的歐洲本土人,逐漸從神性中解放出來,萌發了追逐自由,人人平等的自我意識,並將這種意識散播到了世界各地,於是引發了世界範圍內的民族獨立浪潮,這一浪潮,是任何刀槍所難以抵擋的,英國,日本,法國,西班牙等國的殖民統治時代,如同一片幼林中旺盛的野藤蔓和木棉,憑藉其旺盛的生長速度和本質特徵,藤蔓能夠很快纏繞住小樹苗,但是藤蔓畢竟是藤蔓,樹苗也終有自我不斷成長茁壯的一天。


七師弟


兩者並沒有必然聯繫!現階段唯一靠陸權擴張的國家只有俄羅斯,現在的俄羅斯雖然保留大量的領土,但是失去的領土也不少。巔峰蘇聯的國土面積是兩千多萬平方公里,蘇聯解體後,俄羅斯也失去一個加拿大那麼大的領土。

現在的俄羅斯能夠保存自己的大量領土主要還是因為留下來的這些地方沒人。像烏克蘭地區,中亞地區,這裡原來也屬於沙俄的擴張領土,裡面也有大量的俄羅斯人。但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由於人口數量龐大,在蘇聯解體以後,這些地方就全部選擇獨立了。現階段俄羅斯能夠保留下來的加盟共和國地區基本上人口都是那種幾萬幾十萬的那種。他們一旦選擇獨立,首先是打不過俄羅斯,二是離開俄羅斯的保護以後同樣會被其他國家吞併,這使得他們沒有選擇獨立的必要。

不管是陸權國還是海權國,在統治新領土的時候都是採用把原著民驅逐,然後通過移民進行殖民統治。比如,英國,在長達幾百年的殖民時間裡,英國人向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也是大量移民。現在這兩個國家依然是英國人的後裔掌權,但是這兩個國家也是選擇獨立。所以,這就是人的因素!人多自然難以統治。


優己


我們先來看看有史以來最大的帝國——大英帝國。貝殼兄所說的海上領土喪失吧!其實不只英國,西歐那班兄弟們哪個沒有海外領土,可這一切隨著二戰的結束都化為了泡影。問題兒童德意志的一通亂打亂捶,不僅自己的國土大面積縮水,連帶著一通兄弟們也損失慘重。特別是英國,德意志的磚頭主要扱到了兩個方向,一個是老毛子,另一個就是英國本土。老毛子好說,人家地面大,逃跑也能讓你追的吐血。可英國就不一樣了,就一海島,跑都沒地跑。老英國這一頓揍是硬挨下的。二戰沒打完,英國就把四百年攢下的家底全搭進去了。還是美國表弟借錢硬挺下來的。您說就這慫樣了,哪個小弟還跟著你。再加上英國的一幫所謂的人文學者老早就跑殖民地裡拆英國的臺:你們這地好啊!獨立吧!呼悠的殖民地人民心裡怪癢癢的,是啊!好好的咱幹嘛聽上萬公里外那破島子上的人的命令啊!殖民地人民獨立呼聲日益高漲。老英國自己都過不下去了,哪還有心情管殖民地的破事。於是,十幾個新鮮國家唰拉拉的站起來了,大英帝國也被瞬間打回原型。

我們再說一下另一個陸權國家領土保持比較好的,那就是俄羅斯。它爸爸叫蘇聯這大家都知道。蘇聯這國家出了名的見了土地不要命。二戰前就夥同德國瓜分了不少國家。德國出錢出力出面子,結果一算帳,丫的蘇聯比我佔的還多,德意志大怒,抽刀子砍向蘇聯,把蘇聯砍的首都差點沒了,打了三年仗,蘇聯老爺們都快打絕了。但人蘇聯還是硬挺下來。而且還在波茨坦跟美國人盤了盤道。這下蘇聯可賺大發了,不僅佔了半個波蘭,還在南邊挖了德國的牆角。雖然在九一年蘇聯受不了西方的忽悠,鬧了個大分家。現在還有後遺症。但不可否認,蘇聯的繼承者——俄羅斯還是很不錯的保持住了之前佔的土地。

說了這兩個典型,再回到問題上,為什麼海外擴張的領土全丟了,而陸地擴張的卻能維持,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海外擴張所得到的領土維持費用太大,你必須有一支不錯的海軍,而且由於路程太遠,本土很難控制海外領地的行政運作,只能讓當地自治。而一旦海外領土自治的話,那就離獨立不遠了。而陸地擴張就沒有這些麻煩。陸地擴張是依託本土逐漸殘食的,一旦被佔區有風吹草動,本土就能很快有所行動。陸軍的維持費用又低,所以陸權擴張佔領的土地,是很難獨立的


用戶59157161798


海洋國家放棄海外領土,有兩個主要方面,一是老牌強國英國為代表,覺得保護和經營海外領土不划算,這賠本的買賣它不做,所以放棄了。二是以日本人為代表,強行都要搞,結果源於不義,死於恥辱。

一般和母國直接有陸地接壤的領土,控制和管理的成本很低。而且在收益方面一般都還不差。比如俄羅斯人,就花了上百年時間,通過戰爭和拓展手段,逐步佔領了大片中亞和北美的土地,美國人也差不多,採用又買(和法國人、俄羅斯人買),又打(印第安人、墨西哥人)的手段,積極擴充相鄰的陸地領土。

對臨近土地的佔有,很快就可以獲得土地租金收入,國際管這個叫稅收,或者是狩獵皮毛的收益。在國際上確定阿拉斯加應當是誰的領土時,就因為在阿拉斯加打獵和做生意的俄羅斯人最多,足有三百多個俄羅斯人,分佈在阿拉斯加17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這可真是個讓人吃驚的比例。最終,阿拉斯加就被認定為俄羅斯人的領土。但是俄羅斯人在阿拉斯加就知道打獵掙錢,覺得這塊地的價值也不高,後來居然就把它給賣了。

英、法、美等大國的海外殖民地獨立,源於拿破崙的示範效應,是歐洲版的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盛於二戰後的民族獨立運動。

最初是英國人在二戰前發現,殖民地國家的少數精英人物,居然可以發動國內民眾的極大熱情,英國人就知道自己的低成本統治該結束了,反正一點土地租金和貿易優勢,還抵不上派出的軍隊和官員費用。改為貿易、科技和文化輸出,這些老牌國家賺的也不會少。所以很多海洋型國家就逐步讓海外殖民地獨立了。

噁心的是日本人,他們佔領朝鮮後,汲取了英國人的教訓。開始積極奴化朝鮮人的思想。儘量降低朝鮮人的文化水平和意識能力,花了幾十年,終於把朝鮮人變成了一堆只會跳水劈材的傭人,如果不是外力介入,真不知道朝鮮人的命運會如何。


圓創觀點


很好的問題。一個重要而直觀的原因,就是19世紀以來以鐵路為標誌的技術發展,降低了維持陸上領土的成本。鐵路比航海更高效、更安全、更快捷。維持陸上帝國的成本,比維持一個殖民地帝國要低得多。

近代以來,在陸上擴張獲得廣闊領土的國家,包括美國、俄羅斯、奧斯曼帝國、德意志帝國和清帝國

。而通過海上擴張獲得大量殖民地的國家,包括英帝國、西班牙、葡萄牙和荷蘭

時至今日,除了德意志帝國和奧斯曼帝國因為戰敗解體外,美國、俄羅斯和今天的中國,保全了大多數的領土。而英、西、葡、荷這幾個國家,統統衰落,海外殖民地基本喪失。

為什麼陸上帝國比海洋帝國更容易維持呢?

假設你是帝國統治者,要維持你治下龐大的領土或殖民地,必須要需要完成3個基本任務

1、收稅。這很容易理解。

2、安內,就是平定叛亂。隨著近代民族主義的覺醒,邊疆和殖民地的叛亂會越來越多。

3、攘外,嚇阻或者擊敗外部侵略者。這些侵略者,有可能是大國,也有可能是小國。畢竟攤子大了不好管,小毛賊都要來偷吃一口。

除此之外呢,還有2個進階任務

1、把領土或殖民地納入本國的經濟體系,使領土或殖民地的人們的生存離不開你,這叫做“經濟一體化”

2、

文化同化,讓哪怕是不同人種的殖民地百姓都真心擁戴你。

從這3個基本任務和2個進階任務,我們可以比較一下鐵路和航海的優劣

鐵路是經濟大動脈,也是軍事大動脈。鐵路與工業化經濟和軍事力量是相輔相成的。1870年代以來,鐵路修到哪裡,就意味著一國能把經濟影響力和軍事實力快速高效地投送到哪裡。同樣,軍隊也是維持鐵路安全和高效運轉的最好保障。普魯士軍隊、蘇軍、解放軍的鐵路工兵都是著名例子。

而另一方面,近代海軍和海運越來越失去了優勢通過海洋運送財富的成本雖低,但效率也低。從海上投射兵力的成本則越來越高。兩棲作戰只是在針對實力遠遜於自己的對手時才有效。一個大國對另一個大國發動海上封鎖很容易,而兩棲登陸幾乎不可能。歷史上,西班牙從美洲和菲律賓運送大量黃金和貴重商品返回本土,沿途遭受英國、法國、荷蘭和各種海盜的襲擊,最終不堪重負。而從亞拉巴馬型私掠船到潛艇,1850年至1950年見證了海上破交戰術的黃金百年。一戰和二戰中,英國雖然最終慘勝,但也耗空了國力。


萊茵的黃金


題主可能是覺得英國、法國把海外殖民地全部丟失了,到最後竹籃打水一場空,而俄羅斯、美國侵佔的土地都保留下來成為領土了,為什麼會這樣呢?

其實這個觀點對也不對,比如俄羅斯保住了東亞侵佔的土地,但在核心區的歐洲和中亞地區,俄羅斯幾代沙皇吞進去的土地又都吐出來了,可以說俄羅斯是把大部分侵佔的土地又丟失了。

那英國為什麼會丟失幾乎所有的海外殖民地呢?其實大家可以想一下,人類為什麼要往城市遷徙、往城市聚集?因為城市可以更好的進行產業分工,大家從事不同的行業,不是所有人都幹同一件事,大家都有錢賺,於是就形成了規模化效應,所以往往越發達的地方城市規模越大,比如紐約,上海。

那麼以前最快速的連接方式就是火車運輸,火車可以把各個地方的人口和資源連接起來,這就像形成了一個大城市,於是就形成了規模化效應,誰也離不開誰,就像城市既需要高級人才,也需要低端人才,誰也離不開誰。所以美國、俄羅斯就通過火車把國土的各個地方連接起來,形成了規模化效應。

而英國的殖民地,都非常的遠,飛機還不能全球航行,就算能,成本也非常的高,而海運的距離又太遠、太慢了,所以就無法形成規模化效應,也就無法形成緊密的結合體,分裂就非常的容易。

還有一點就是英國無法把殖民地人民當做公民,也就是無法給殖民地人民選舉權。大家想一下,如果現在美國是英國領土,選出來的英國首相一定是出自美洲大陸(也就是現在的美國),這就等於殖民地把宗主國英國給吞併了。

大家都知道聖基茨和尼維斯,是一個國家,這個國家是前英國殖民地,聖基茨要求英國給他國民地位,頒發英國護照,有了英國護照,就可以到英國生活,但英國不同意,只同意頒發英國海外領土護照,於是聖基茨就獨立了。

所以英國人口太小、國土太小,容納消化不了那麼多殖民地人口。


上丞工作室


結論: 領土保存和是否陸地/海洋擴張沒有必然聯繫。戰勝國守得住成果,戰敗國只有吐出來。憑得都是實力。

第一: 先看陸地擴張成功後又失敗的國家。 典型的有,奧匈帝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德國。奧匈帝國在一戰中失敗,國家被完全肢解。帝國的兩大支柱奧地利和匈牙利。奧地利只保留了很小的領土面積,淪為徹底的小國。 匈牙利更慘, 1920年簽訂的《特里亞農條約》,匈牙利失去了72%的領土。人口由二千零八十萬大幅減至六百五十萬,絕大部分的匈牙利人變成了外國少數民族。也喪失統治了八百年的唯一海港裡耶卡(今克羅地亞海港)。匈牙利總理在簽約的第二天自殺。 不簽約, 國家都不能保存;簽約,又是一個巨大的歷史恥辱。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在一戰失敗後, 也被瓜分了。 要不是凱末爾,土耳其的領土只有安納托利亞高原一角。儘管如此,現代土耳其也損失了75%的領土。德國在二戰後,領土縮水很多,被蘇聯給波蘭搞了個補償方案。 波蘭把西部割讓給蘇聯, 蘇聯把德國東部割讓給波蘭作為補償。 跟當年用外蒙對付中國一樣,外蒙的北部被蘇聯佔領,讓外蒙以實際控制線跟中國劃界。所以,陸地擴張要守得住才行。 當年一戰後,布爾什維克起義,沙俄退出一戰, 當時也吐出來一些領土, 列寧還說要歸還中國領土。 後來蘇聯強大了,成了戰勝國, 哪有吐出來的道理。

第二, 海洋的擴張, 相比陸地來說, 確實聯繫不如陸地緊密, 維護成本高,需要強大的實力才行。 近代海洋強國之所以未能成功維繫殖民地帝國, 最終還是實力不濟的原因。 西班牙是因為屢次戰敗,日不落帝國也是在二戰後實力大損,無力維繫。法國更是如此。儘管如此,他們還是為自己留下了很多遺產, 比如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新西蘭,現在都是白人的天下,雖然跟英國分離了。而美國在脫離英國後逐漸取代英國成為世界第一,維繫了西方文明的強大地位。


行走的Achim


表面看來是混亂的迷茫,實際上永遠都是祗單—個決定性政策在操作,這政策操作落實得好夠徹底,那相關的國家的領土便可有効地被保留起來,是不會也很難被永久失去不再回來的。這政策就是“移民實邊兼文化-體化”。納綷德國領袖希特勒在他的 名著 “MEINKAMPF“ (我的鬥)指出陸地連貫性地擴張才是正道,並點名俄羅斯及中國為例。在公元十八世紀俄國開始大規模擴張的時候,有遠見的沙皇們便早看到任何新合併的領土都必須要 “俄化”(russification), 方法是大量向新併領土輸入含直接或間接有俄羅斯血統的人,並強勢地消滅相關新領土當地原居民的文化,主要是廹他們學習俄文。這樣即使不能完全俄化當地的人民,相關的所有 “被加入” 領土的已俄化的領導層權貴都會由於最少對俄羅斯有自然的向心力而不輕易脫離俄羅斯母體獨立,當然俄羅斯本身也要全天候保持強大的軍事力量,而這必須的武力鎮壓力量又要可輕易被調派到有問題的地點。俄羅斯落實這 “俄化” 政策的成功證據,歷史上四處可見 : 例如在一次大戰後期,俄羅斯轉型為蘇聯的1917年至1922年期間,西方列強及曰本什至乎中國以為有機可乘,都一同出兵遠東,但俄羅斯的遠東早已成功俄化,當地的俄人與蘇俄紅軍同心合力透過西伯利亞鐵路的快速兵運系統,-舉將西方各國日本及中國的軍隊完全擊敗,全俄化的遠東至今還是俄國的。另在1991年蘇俄解體期間,俄羅斯聯以外的十四個加盟共和國的議會都曾-致通過要求留在蘇聯,是俄羅斯本身的領導人葉利欽主動-定要脫離蘇俄才導致蘇聯解體的。中國清朝在清末的最後四十餘年也大量向東北新疆及內蒙輸入漢族移民但相關外蒙則在1906年才正式立法容許漢人移入,結果在今天這 “華化實邊” 的晚清政策證明完全有効,為中國保留著萬里河山,而那被疏易了的外蒙早就獨立出去了。最後看看英法西這三個歷史上最強大的國家的下場。英國曾於上世紀初佔了地球四份之一的土地,政治成熟的英國那會不知道“英化實邊”這硬道理,但英國本土的人口相對中俄的是這樣小,那可能有足夠的人口去“實”這麼多邊,所以英國人在海外的大部份領土都失掉了,但曾大力“英化實邊”的三塊領土即加拿大、澳洲及新西蘭雖已獨立但還是因 “英化實邊” 的政策太成功,到今天還對英國高度効忠,例如在二戰時他們都誓死無懼大量死傷派兵援助英國對抗德日兩國。法國的殖民帝國於二十世紀初才開始成型,他們當然-如俄中英都知道 “法化實邊” 的重要性,但他們沒有足夠的時間了,在他們帝國成型的二十世紀頭五十年內發生了兩次世界大戰,而他們的帝國隨著“法化”不能有効實施而瓦解了。最後西班牙在南美的帝國本有潛質“西化”成功,因西班牙也在那裡大幅度殖入西裔人,但在十八世紀末、十九世紀初西班牙政府自身難保,被拿破崙的法國拿下並控制,中央政府都沒有了,南美在無權狀態下便-朝盡失,各相關 的國家也趁機自動甩掉西班牙永遠離開。


ceciliapeng5


這其中其實涉及的就是吞併和殖民的區別,就比如日本在1910年吞併朝鮮,其實在這之前朝鮮就已經是日本的殖民地了。

而殖民主義是指,資本主義強國對力量弱小的國家或地區進行壓迫、統治、奴役和剝削的政策。殖民主義的主要表現是向海外移民,海盜式搶劫,資本輸出,商品傾銷,原料掠奪等。

也就是說殖民地在一定程度上領土主權不屬於該國,只是該國在殖民地享有行政權。而且西方國家大多把殖民地當作是原料的供應地,和商品的傾銷地。

就拿英國最大的殖民地印度來說,大英帝國一直是以總督統治印度,而且對印度採取的是壓榨有剝削政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英國需要印度的市場,但是並不需要印度這個國家,因為畢竟印度對於英國來說,是一塊巨大的飛地,統治起來難度較大。

而在1910年,日本吞併朝鮮後,把朝鮮當成本土來建設,在文化、教育、社會等鄰域全部實行同日本國內一樣的政策。而且讓朝鮮人全部取日本名字,說日語。所以在二戰中,居然有高達200萬朝鮮人為日本侵略而戰。而且得知日本戰敗後,朝鮮國內居然有數萬人自殺!

所以說這就是殖民與吞併的區別,一個僅僅是將他國當作是獲取利益的基地,另一個則是從制度、文化、教育方面同化,使其認為自己是這個國家的一分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