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茅台的实力,在当地再建一百个酒厂也没问题,为什么总说茅台酒是稀缺资源呢?

良食捕手


这个问题,茅台酒厂比任何人都急。别说再建一百个,巴不得全国布局都建满,让茅台酒随便买到,想要多少有多少。


实话实说,按茅台的经济实力,再结合这些年红遍全社会的资金、资本各种腾挪大法,完全有能力把酒厂建满全国。可是不能这样做,只能想想而已。

茅台酒的生产能力已经到了极限,主要受着三个条件的制约:①地理资源用尽,能产茅台酒的地方就那么大块;②物产资源用尽,本地高粱产量就那么多;③并不是所有人都爱喝茅台酒,更多的还是喝不起。

⒈先说说茅台酒为什么只能用本地红高粱。茅台酒酒厂缘起于解放初期的社会主义改造,当地政府把“成义烧坊”、“荣和烧坊”和“恒兴烧坊”三家私人酒厂改造而成一个国营酒厂,初期年产量在三百吨左右徘徊,十几年上不去。据当时的贵州省委第一书记周林回忆,在1958年中央召开的成都会议期间,毛主席就当面要求周林,把茅台酒产量搞到一万吨。回去落实中,最大问题是红高粱严重不够。于是政府下文调动来全省的红高粱。即便这样,到1960年才勉强到一千吨,而且质量大大降低,用户投诉强烈,很快就降回到初期的产量。事实证明,茅台酒不能用外地高粱。

⒉再说说茅台酒外地建厂的情况。茅台酒最大的价值,就在于建国至今,靠的是中央政府的一力扶持。为了落实毛主席要把茅台发展到年产万吨的指示,周总理亲自抓,于1975年由方毅副总理主持了“茅台易地实验”,列入国家“六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选址距茅台镇约200公里,同属赤水河流域的遵义市郊区,克隆一个茅台酒厂。经过十年努力,1985年10月,“易地茅台酒”通过国家科委鉴定,并根据该项目负责人方毅副总理的题词,定名为“珍酒”,酒厂定名为“贵州珍酒厂”。但是很快被行业否认,认定该酒与茅台酒相差甚远。该厂也破产重组,跟茅台彻底脱离血缘关系。

⒊最后说说茅台酒真的都用来喝了不是。茅台酒今年产量计划在4.6万吨,相当于建厂前期的150倍。这么多的酒,按着喜欢酱香酒又喝得起的群体,不仅足够喝,确定喝不完。但是市场确实短缺,一瓶难求,加价也不好买到。这种现象,人人心里都清楚,茅台酒不是用来喝了,三大原因造成这个局面:①个人收藏;②商家囤积;③出口。

总的评价,当下的茅台酒,基本脱离了商品的属性,不再是买来喝的,是买来放着增值的,成了可增值的资产。这样的大环境,别说年产四万多吨,再加十倍也是不够。可是如果让茅台回归了商品性,买来只是为了喝,价格肯定不会到千元。


普济


这个问题对于商人而言,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原因有三:

一、名酒属于奢侈品,卖的不仅是质量,更是一种情怀。大家认同的茅台酒必须是原厂的酒窖产的酒,你新建酒厂酒窖,消费者对新酒厂没有情怀。这会造成品牌的贬值,就如同吉利收购沃尔沃后,吉利不允许原来的吉利汽车使用沃尔沃发动机和汽车开发平台一样。这是为了保护品牌和情怀。

二、这与茅台酒厂对茅台酒的消费定位有关。为了追逐利润最大化,茅台酒厂将茅台酒的消费定位为奢侈品、精英贵族消费品,而非定位为大众消费品。简单来说,茅台酒只需要卖给百分之一的消费者就够了,他不需要卖给所有消费者。给个例子:曾经有深海打捞者发现一艘古代中国沉船,发现船上有几千件保存完好的古瓷器。结果打捞者每种瓷器取一件,其余瓷器全部打碎。为何?如果把所有瓷器打捞上来,由于相同瓷器件数很多,每件可能只能买1万。但是现在只剩一见瓷器了,这一件就值几个亿。这一件就比打捞起所有瓷器创造的价值大多了。所以茅台厂将茅台酒定位为奢侈品和高级消费品比定位为大众消费品获得的利益更高。简单来说,生产的少比生产的多反而获得的利润更大。

三、建分厂会带来一系列人问题,从原料到生产到销售到管理各个方面的问题,而市场与原料供给是基本稳定的,建立新厂既带来风险,又不会增加利润。因此目前不适宜盲目扩大规模,看看当年青岛啤酒的盲目扩张差点把自己整死,最后到中南海去哭诉的故事就明白了。


罔顾直觉


以茅台的实力,是可以在当地再建一百个酒厂,但茅台酒厂至今没有这么做的主要原因如下:

自然环境承载力有限(主要原因):

今天的茅台酒是独特的地理环境、气候、、土壤水质、微生物群、原料、酿造工艺共同作用的结果,虽说茅台当地具备这些自然条件,但是自然环境的承载力是有限的。

宏观上从贵州省来说,贵州省是白酒第一大省,名酒众多。其中,贵州茅台酒、董酒是贵州省仅有的两大国家名酒,是中国著名白酒品牌,也是贵州数一数二的名酒。除此之外贵州还有几大名酒:平坝窑酒、安酒、习水大曲酒、金沙窑酒、鸭溪窖酒、湄窖,珍酒等等,这些企业的发展都是在分摊贵州省这块“大蛋糕”,环境的承载力已相当饱和;微观上从茅台镇来说,光茅台镇上的酒厂粗略估计没有上千也有好几百了,茅台当地的自然环境很难再承载茅台酒厂建一百个酒厂;

酿造原材料有限:茅台酒的用料极其讲究,采用本地生产的“红缨子”糯高粱,俗称“红粮”。这种“红粮”的产量除了受茅台镇气候、土壤、雨水的影响外,还受全球自然环境的影响,虽说现在科技在进步,但是现在生产的高粱的质量远不如以前,即使建造了足够多的酒厂,没有足够数量和质量的原材料支撑,酒厂也是没有办法发展下去的。

窖池难以复制:茅台酒厂位于赤水河边,背靠高山,出酒的地方和存放的地方都离不开河岸边上,特别是烤酒更离不开那些岸边的老新酒窖。而白酒的生产工艺复杂加上对窖池要求非常高,这直接决定了酒的灵魂,也就是说很多地方可以建厂,但是不是所有的地方都适合酒的生产。

国际市场竞争因素推动:

中国作为白酒大国,白酒文化传承多年,要想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必须打造一个甚至多个像日本山崎威士忌一样的具备足够竞争力的产品品牌,即使不是现在的茅台酒,也会有其他的酒通过市场竞争,不断壮大成具备世界市场竞争力的品牌,而具备这种强大市场竞争力品牌的产品,往往都是需要具备稀缺性的。

茅台酒的市场定位:

茅台酒厂将茅台酒的消费定位为中高端消费市场、国宴用品,而非定位为大众消费品。简单来说,茅台酒厂的营收是靠过硬的品质(市场表现也就是较高的销售价格)和一定数量的销售来支撑的,并非是靠薄利多销那种模式来创造营收。

以上内容供您参考,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发表不同意见。


获取更多、更专业、更有趣的白酒相关资讯,请点击 关注我们。

老酒之家


简单权威回答:茅台酒只能在茅台镇河谷一个小范围的区域内发酵。因为特有的气候和微生物环境。这是不是忽悠,是真的、真的、真的!茅台酒厂为了测试在原有窖池和酒库附近是否还能扩大规模,每年都花很多研发费用。只有在多年测试确定酒质酒品一致后,才能小范围扩大规模。历史上最著名的测试是周恩来总理亲自批示的“茅台酒异地生产”项目,在遵义附近建立新的生产基地,除了空气和气候,其他如原料、水、工艺,完全一样!历史10年左右(大概),最终结论,生产出来的酒质量很好,但和茅台酒还是有明显差异!最终宣告实验失败。这个“失败”的酒,后来品牌叫做“珍酒”。


jiangjun1974


实际上现在的茅台酒厂已是过去的近四百个,如果再继续建设已基本不可能。茅台酒厂是旧社会遗留下来的三个烧房,即王茅.华茅.赖茅三家。解放后公私合营组建了贵州地方国营茅台酒厂。随着社会的变革现在已成为规模宏大的茅台集团。年产量可想而知。由于茅台酒被称为国酒,其产量再多也是供不应求,且价位不停看涨也就不足为奇了。但茅台酒厂是位于赤水河边,背靠高山,出酒的地方和存放的地方都离不开河岸边上,特别是烤酒更离不开那些岸边的老新酒窖。因此沿河上下游也基本用完,再扩建是有点难。


少生nn


1,原材料之高粱。选择茅台镇特有的有机品种,总共哪那么多。2,茅台镇地理大小,出了茅台镇就产不出茅台酱香酒。3,工艺,制曲一年,放四年甚至更久。总体来说酱香酒和其他酒在工艺上有本质区别。还有其他原因,懒得说,明眼人稍微了解下就知道,酱香酒的好处


aesty


酒厂可以建造,可是窖池却不可以复制?这也决定白酒行业不像其他行业一样可以复制。白酒的生产工艺复杂加上对窖池要求非常高,这直接决定了酒的灵魂!所以说酒不是什么人都可以造的也不是什么地方都可以生产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