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和父亲谁更亲?女儿这样问母亲,母亲说了12个字竟成千古至理

成语是中华文化中的优秀文化,它经历几千年流传下来,背后包含着不同的含义或者典故。但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发展,有些成语早已不是它原来的意思了,而是被人们理解成为另外一个意思,“人尽可夫”就是这样一个成语,在今天,人尽可夫是一个贬义词。用来形容生活作风非常浪荡的女子,任何男子都可以成为她的丈夫,极尽羞辱之意。

丈夫和父亲谁更亲?女儿这样问母亲,母亲说了12个字竟成千古至理

但实际上在最初的时候,人尽可夫是表达人生孝为先的理念,这是来源于左传中所记述的一个故事。春秋战国时期,郑国有一个女子叫做雍姬。当时雍姬的父亲祭仲是郑国的重臣,身份地位十分显赫。然而当时郑国的国君郑厉公对于雍姬的父亲却十分忌惮,生怕有一天祭仲会夺了自己王位。

丈夫和父亲谁更亲?女儿这样问母亲,母亲说了12个字竟成千古至理

终于,郑厉公决定先下手为强,除掉祭仲,可不知出于何种目的,郑厉公竟然找来了雍姬的丈夫雍纠。让雍纠杀掉祭仲,雍纠对郑厉公十分忠心,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何况是杀自己的岳父了,于是便答应了下来。郑厉公先是想借灾祸一事派祭仲和雍纠,一起去受灾的地方处理政务,安抚民众,又打算安排雍纠在吃饭的时候让其将鸠毒投放在祭仲的酒中。

丈夫和父亲谁更亲?女儿这样问母亲,母亲说了12个字竟成千古至理

本来二人商量的好好的,但没想到,无意之中,这个计划竟然被雍姬得知了,雍姬非常痛苦,若是告诉父亲,丈夫不能完成任务必定要被杀头,可不告诉父亲,父亲就要被毒死了,一面是自己的丈夫,一面是自己的父亲,她很为难,无奈之下,她只能询问自己的母亲,到底如何是好,雍姬的母亲听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只说了十二个字:人尽可夫,父一而已,胡可比也?

丈夫和父亲谁更亲?女儿这样问母亲,母亲说了12个字竟成千古至理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谁都可以成为你的丈夫,但是父亲只有一个,怎么能比呢?后来,这句话便流传了下来,人们都用它形容百事孝为先,但慢慢的却被曲解了意思,成为了一个贬义词,不过这都是后话。听了这句话,雍姬便想通了,急忙将事情告诉了父亲,祭仲听后震怒,杀了雍纠,还将其暴尸荒野,郑厉公听说了此事,说了一句:“谋及妇人,宜其死也。”意思就是,这么重要的事情,竟然告诉了一个妇人,死了也活该。

丈夫和父亲谁更亲?女儿这样问母亲,母亲说了12个字竟成千古至理

但后来他还是去为雍纠收了尸,也算是仁至义尽,不过经过了此事,郑厉公也无法再在郑国待下去了,便出逃去了其他国家。雍姬无法分辨父亲与丈夫谁更亲近,便问母亲,而母亲说了简简单单的十二个字就解开了谜题,还成了千古名言,这便是成语“人尽可夫”的来历啦!丈夫和父亲谁更亲?女儿这样问母亲,母亲说了12个字竟成千古至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