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盞的起源與衰落是什麼時候?

我是曉小志


【文藏來答】說到建盞,自然要聯想到“鬥茶”。中國的飲茶習俗具有悠久的歷史,自漢唐時代以來已十分盛行。入宋以後,此風尤盛。當時最為流行的是“鬥茶”,這是一種比唐代煮茶更講究的品茗藝術。宋代宮內崇尚這種飲茶方式,宋徽宗趙佶常與王公貴族和臣僚們“鬥茶”,上行下效,風靡全國。

宋 建窯油滴天目盞

“鬥茶”之法講究茶質、水質和技藝。為了創造最佳的鬥茶效果,不僅需要茶品好,技巧嫻熟,而且需要優質的茶盞。所謂“好馬配好鞍”。《茶錄》說“茶色白,宜黑盞。”這種鬥茶,黑白分明,一目瞭然。所以鬥茶家們都對黑釉茶盞(碗)情有獨鍾,皆因建盞最適合“鬥茶”。首先,建盞的外觀具有典型的民族風格和濃郁的東方藝術色彩,似為“鬼斧神工”之作,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其次,建盞造型別致,邊薄底厚,胎骨厚重、堅硬,具有良好的保溫性和隔熱性。當地百姓至今流傳一種說法:三伏天用建盞盛菜越宿不餿。因此,正如《茶錄》所云:“建安所造者紺黑,紋如兔毫,其坯微厚,之久熱難冷,最為要用。出他處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三,建盞口大足小底深,盞口面積大,可以容納更多的湯花且便於觀賞,而足小底深,易於茶渣沉澱和傾渣,以免影響茶色。建盞的諸多優點使其他窯場生產的茶盞大為遜色,因此成為宋代最上乘的“鬥茶”用具。

宋 建窯油滴盞

宋代“鬥茶”成風,文人詠茶成趣,對建盞推崇備至,客觀上刺激了建盞的生產。據傳,在宋代年間,建陽市水吉池中、蘆花坪一帶曾有百條龍窯。迄今,人們可在12萬平方米的古窯址看到遺棄下來堆積如山的瓷器、半成品和盛盞燒製用的陶罐,足見當年的盛況。據考古學家發現,宋代建窯的窯爐長度多在70米以上,多條窯爐長度超過百米,其中編號90SJY3長達135.6米,為國內已知最長的古代龍窯,亦堪稱世界之最,一窯的產量就高達10萬件,令其他窯場自嘆不如。

紐約佳士德將日本收藏的宋代油滴天目建盞拍出近8千萬的天價,國人一片驚歎。其實,依建盞的歷史地位、曾經的輝煌,這個價位並不高。只是人們還沒有認識到其本來面目。

宋 建窯油滴盞

近萬年的陶瓷發展史構成了中華陶瓷文化的歷史畫卷,在這部宏大、精深、奇妙的歷史畫卷上,不同歷史時期生產的名品琳琅滿目、爭奇鬥豔。宋代建窯生產的兔毫、鷓鴣斑盞,其名之顯赫、器之精美,無疑是中國古陶瓷文化百花園中的奇葩。

建盞與鬥茶結伴,共同成就了歷史上一段輝煌的茶文化史。建盞隨著鬥茶活動的興起、普及而成名,又隨其衰亡而消失,因而翻閱史籍中有關茶文化的條目,上至皇帝達官、下至文人墨客,對建窯毫變盞推崇備至、捧為神物,成為皇帝老兒欣賞御用的寶物、達官貴人身份的象徵、文人墨客品茗論道和寫史詠詩的題材。

宋 建窯兔毫盞

宋中期處於鬥茶的鼎盛期,皇室的重視與參與,將鬥茶活動推向頂峰。宋徽宗趙佶,是宋朝第八位皇帝,雖治國多遭人詬病但精通茶道、書畫,他著的《大觀茶論》(成書於1107年),在“點茶”一篇中,見解精闢,論述深刻.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北宋以來我國茶業的發達程度和製茶技術的發展狀況,也為我們認識宋代茶道留下了珍貴的文獻資料。文中提到,“盞色貴青黑,玉毫條達者為上,取其燠發茶采色也。底必差深而微寬,底深則茶宜立而易於取乳,寬則運筅旋徹不礙擊拂,然須度茶之多少。用盞之大小,盞高茶少則掩蔽茶色,茶多盞小則受湯不盡。盞惟熱則茶發立耐久。”這裡面所指的盞以及玉毫紋飾、器形,在當時非建盞莫屬。由當朝皇帝在其著作中直接來品評一件瓷器的珍貴與否,而且給出評判的標準,在歷史上恐怕只有建盞獨享此殊榮吧!

宋 建窯黑釉油滴盞

其次,能佐證是御用之物的是宋《宣和遺事》記載,北宋政和二年(公元1120年),“(徽宗)又以惠山泉、建溪異毫盞,烹新貢太平嘉瑞茶賜蔡京飲之”,以上足可證明建窯異毫盞為皇帝所喜愛,成為宮中招待重臣的御用之物。宋代有關記載建盞珍貴程度的著述是《方輿勝覽》,作者祝穆,是南宋歙州人,徙建寧府崇安,幼孤嘗從僑居建陽的姑父朱熹學習。

崇安建陽均近建窯,著意收集南宋名跡的他對建盞的情況當非常瞭解。書中寫到:“兔毫盞,出鷗寧之水吉。黃魯直詩曰:‘建安瓷碗鷓鴣斑’。又君謨茶錄‘建安所造黑盞紋如兔毫’。然毫色異者土人謂之‘毫變盞’,其價甚高,且難得之。”這部長達70卷的綜合性地理志記述的“毫變盞其價甚高,且難得之”應是可信的。至於名人在詩詞中吟詠建盞的就更多了。如梅堯臣“兔毛紫盞自相稱,清泉不必求蝦蟆”,蘇軾“忽驚午盞兔毛斑,打作春甕鵝兒酒”,黃庭堅“兔褐金絲寶碗,松風蟹眼新湯”,葛長庚“兔毫盞裡,霎時滋味舌頭回”。

建盞興盛期長達200多年,建盞中的珍品兔毫、鷓鴣斑盞成了王公貴族不惜重金追尋的寶物,文人雅士暢懷品茗的極品,建盞用於鬥茶,已經成為當時宋朝朝野的茶文化時尚,成為一種大眾茶文化現象。

原文來源:《藝術品鑑》2016年9月刊《聚焦:紐約秋拍的驚鴻一瞥》

(因篇幅限制,原文有刪減)

想了解更多藝術推介與藝術收藏,歡迎使用【文藏APP】,關注【文藏】官方微信公眾號&微博&頭條號更多精彩內容等著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