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公主下嫁蒙古后,她们的孩子待遇怎么样?

其实我真的是启火


清朝在入关之前,就一直与蒙古有联姻的传统,入关之后为了维护跟蒙古的关系,更是常常与蒙古联姻,根据《清朝满蒙联姻研究》记载,清朝自努尔哈赤起至覆灭,共有110名公主、格格下嫁到蒙古。

从努尔哈赤建立的后金算起,清朝总共也就296年的时间,平均算起来清朝每两年多就要嫁个公主或格格去蒙古。通过这种姻亲,来维系与蒙古的关系。

那么下嫁到蒙古的公主们,她们生孩子待遇是什么样的?由于这些嫁到蒙古的公主太多,我就简单的举几个例子吧!

一、巴约特公主(努尔哈赤弟弟舒尔哈齐的女儿,被努尔哈赤收养)

巴约特公主在当年是属于绝对的晚婚了,28岁才出嫁,对于15岁左右就结婚的古人,这也算是稀奇了。当时巴约特公主嫁过去之后,生了两个儿子,次子早逝,第一个儿子在父亲去世后,继承了父亲的爵位。

巴约特是满蒙联姻的第一位公主,她的下场也很好,由于古代公主普遍寿命不长,她却活到了60岁,在当时算是高寿了。

二、敖汉公主(皇太极的长女)

敖汉公主在13岁的时候就因为满蒙联姻嫁到了蒙古敖汉部(今赤峰市东部及东北一带),她共有四儿一女,四个儿子分别继承了父亲的财产,女儿后来嫁给了汉官孙思克。

三、恪靖公主(康熙的第六女)

恪靖公主是外蒙古内附之后第一位下嫁的公主,这位公主在清朝与蒙古之间,真正的达到了联姻的目的。恪靖公主嫁过去之后,不但参与政事,而且做的还非常好,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喀尔喀诸部在公主下嫁期间没有起过内乱。

恪靖公主生了四个儿子,老大继承了父亲的汗位,后来也娶了清朝的公主,老二因犯事在乾隆年间被处死,老三不清楚,老四后来去西藏做了喇嘛。

四、纯悫公主(康熙的第十女)

纯悫公主和策凌的爱情故事在蒙古广为流传,纯悫公主是聪慧美丽、善解人意的女子,策凌是个英勇善战、武功盖世的男子,两位的结合犹如天造地设。

不过纯悫公主早逝,25岁就香消玉殒了,也让这个美好的爱情故事,增添了凄美和不尽如人意。她和策凌生有一个儿子,名为成衮扎布,是清朝著名的将领,为一等台吉(等同于清朝一品大员)。

由此可见,清朝嫁到蒙古的公主,生下来的孩子还是和蒙古女人生下来的孩子一样,地位平等,甚至还会因为母亲为公主的身份,被蒙古人高看一等,毕竟那时候蒙古还是依附于清朝的嘛!


戏曲说


公主这一身份看似高贵,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其实她们命运往往不由自己说了算,尤其是大清的公主,真的是一个苦差事,以往历朝历代和亲的例子不是没有,但不多见,而到了清朝,这是一项“北不断亲”的羁糜制度,带有强制性,有清一朝,嫁去蒙古的公主、格格等多达430人,再加上大清皇帝也纳蒙古王公之女,这有效的稳固了边疆政治。

大清在入关之前就实行“南不封王,北不断亲”的策略,所谓“北不断亲”就是指满蒙联姻,联姻的蒙古部落基本固定在漠南、漠北和漠西。通过满蒙联姻,在入关之前拉拢蒙古诸部,以入主中原,入关后继续实行满蒙联姻,以维护清朝的统治。

皇太极就曾娶蒙古科尔沁部姑侄三人为妃:分别是孝端文皇后、孝庄文皇后(历史上著名的孝庄太后)和海兰珠。在联姻的前期,这些部落公主多能成为大清的皇后,随着清朝政权的稳固,她们最多也就是妃子,而且渐渐的娶的也少了。

但嫁去蒙古的女子数量却一直不曾减少,前后有430名女子嫁去蒙古,包括公主、八旗和王公大臣之女,其中公主有二十多名。

这里说一下康熙一朝嫁去蒙古的公主们,康熙活到成年的女儿有九个,其中七个成了满蒙联姻的对象。

固伦荣宪公主:

康熙第三女,母亲是容妃,十九岁初封和硕荣宪公主,嫁给了蒙古巴林部博尔济吉特氏乌尔衮,说起来这个乌尔衮还是皇太极第五女固伦淑慧长公主的嫡孙。和硕荣宪公主嫁给乌尔衮后,又封为固伦荣宪公主(一般,皇帝的嫡女才会被封为固伦公主)。生一子一女,儿子为霖布,袭封王爵,女儿为显亲王元妃。固伦荣宪公主去世的时候56岁,晚于乌尔衮。

和硕端静公主:

康熙第五女,母为布贵人,十九岁被封为和硕端静公主。嫁给蒙古喀喇沁部乌梁罕氏噶尔臧,和硕端静公主冰雪聪明,容颜美丽,却没有嫁得良人,三十七岁就去世了,生子敏珠尔拉布担,她去世的原因很可能是抑郁而终,噶尔臧并不尊重和硕端静公主,公主刚死,他就因为霸占他人之妻被康熙软禁在北京。

固伦恪靖公主:

康熙第六女,十九岁被封为和硕公主,嫁给博尔济吉特氏敦多布多尔济,后来晋封为固伦恪靖公主。固伦恪靖公主有参政权力。她对边疆稳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57岁去世,有没有子女并未记载,在她去世后,她的侄女、愉恪郡王第四女县君又嫁给了敦多布多尔济,不过仅过了一年,她就成了寡妇,又过了一年,二十岁的年纪便香消玉殒。

固伦纯悫公主:

康熙第十女,母亲为通嫔。22岁被封封为和硕纯悫公主,嫁给蒙古博尔济吉特氏喀尔喀台吉策凌,三年后去世,生子成衮札布。策凌自小入京师养在内廷,后来娶康熙女儿,并立下赫赫战功,数次击败准噶尔部,后来受封固伦额附,和硕纯悫公主妻凭夫贵,受封固伦纯悫公主。

康熙第十三女和硕温恪公主下嫁蒙古博尔济吉特氏翁牛特部杜棱郡王仓津,后来在生双胞胎女儿时难产而死;康熙第十五女和硕敦恪公主下嫁蒙古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台吉多尔济,仅过一年去世;康熙养女固伦纯禧公主嫁给蒙古科尔沁部台吉博尔济吉特氏班第。

康熙的女儿中只有两个没有嫁去蒙古,由此可见康熙对满蒙联姻政策的看重,实际上清朝所有皇帝都是满蒙联姻的执行者,但到了乾隆以后,即便还是实行满蒙联姻,但公主们出嫁后已经不必去到蒙古生活,而是在京生活。

满蒙联姻是一种政治需要,但毕竟这些嫁去蒙古的都是公主或者宗室女,对此,对于这些嫁去蒙古的女子及后代,清廷也有特殊的规制待遇。

固伦公主居蒙古,给俸银1000两、俸缎30匹,居京师,则给岁银400两、米300石;和硕公主居蒙古,给岁银是400两、俸缎15匹,在京师,给银300两、米150石等。宗室女也有自己的规制,总起来要比非满蒙联姻的待遇高。


清朝公主嫁去蒙古,所生子孙后代,统称为“公主子孙台吉”,皇帝会赋予他们轮班朝觐、宴赏等等特权,另外,公主之子授一品职衔,郡主之子授二品职衔,县主、郡君、县君之子授三品职衔。

除去没有生育的公主,实际上公主子孙台吉数量是相当多的,1803年,敖汉旗公主子孙台吉共600余人;1817年,科尔沁图什业图王旗下公主子孙台吉共522人;1839年,科尔沁达尔汉王旗下公主子孙台吉姻亲台吉共2000人,巴林旗下公主子孙台吉170余人。

这些数字是相当庞大的,而且尚未算上郡主、县主、郡君、县君等在蒙古的子孙后代。相对于公主子孙台吉来说,这些宗室女的子孙后代可能水分就比较多了,有些宗室女并未生下儿子,然而他们的夫君家族为了从清廷获得好处,仍然让她们有了儿子。


萧晓四姑娘



一般公主的儿子就是皇帝的外甥,待遇自然是优越。

像晚清朝廷最后可以倚仗的心腹大将僧格林沁就是道光帝的外甥,是下嫁到蒙古的公主之子中的最好代表。

下面宋安之来给大家具体说说下嫁到蒙古的公主之子待遇。

虽然有清一代一直提倡满汉一家,但与清庭真正一家人的应该是蒙古。

蒙古可以说是清庭最重要的盟友,没有之一。蒙古不只是有自己成体系的世袭罔替的王爵。清庭的公主也是大多下嫁于蒙古,而公主的儿子毕竟拥有皇家血脉自然是待遇相当不错。

清朝公主下嫁蒙古始于关外时代,当时太祖努尔哈赤与太宗皇太极草创了清政权,迫于明庭压力,所以对于蒙古诸部是连打带拉拢的,经常下嫁公主于蒙古。

入关以后,清庭为了北方边境的稳定,避免出现诸如三藩之乱这种动乱,继续采取了下嫁公主的政策。

根据记载,有清一代清朝公主下嫁于蒙古多达110位左右。

清朝公主下嫁蒙古之后,公主与额驸所生之子及其后裔,被官方统称为“公主子孙台吉”。他们的待遇比之普通蒙古台吉子弟还要高,毕竟是有着皇族血脉。

根据《大清会典事例》记载,在清宣宗道光十九年时,科尔沁达尔汉王旗下公主子孙台吉、姻亲台吉就有二千人之多了。


一般公主之子都可以被授予贵族职衔。

像无论是固伦公主还是和硕公主,其子一律封为一等台吉或塔布囊,而次之的郡主之子则是封为二等台吉或塔布囊。

公主之子不只是政治待遇高,而且一般都是从公主生的儿子里面选择继承爵位的。(来自宋安之独家原创)因为公主下嫁到蒙古基本上都是正室,生的儿子自然有优先继承权。

清世宗雍正四年定例:“公主之子孙姻戚台吉等,一家一人,亦分为三班,轮流来京”。也就是说可以轮流回京享受。

下嫁到蒙古的公主的儿子待遇是相当不错。(来自宋安之独家原创)而且在晚清风雨飘摇之际也是朝廷信的过敢重用的人选。

像晚清的关键人物僧格林沁就是道光帝的外甥。

为什么说僧格林沁是晚清关键人物呢,因为清朝自太平天国以后,中央军队是溃不成军再也不成气候。

而僧格林沁率领的清庭精锐还有蒙古骑兵是清庭最后可以倚仗的军队了。1865年僧格林沁战死以后,清廷只得依靠曾国藩和左宗棠还有李鸿章等汉人的湘军和楚军还有淮军了。


僧格林沁的母亲为嘉庆帝三女庄敬和硕公主,是道光帝的姐姐。

当然僧格林沁是过继为庄敬和硕公主之子的,虽然血统上没关系,但法理上是属于公主的儿子的。


宋安之


远嫁蒙古的清朝公主很多,然而年轻守寡的很多,守活寡到死的很多,因为保姆嬷嬷横加干涉害相思病而年轻早死的也很多,但生下孩子的,竟然几乎没有。。。


满蒙联姻是清朝的传统,清朝“南不封王北不断亲”政策之下,清朝皇帝的后宫有大量来自蒙古的后妃,而清朝前后也有数十位公主远嫁蒙古,再加上等级不高称不上公主的宗室女,更是不计其数。

然而,远嫁蒙古的清朝公主,根据史料记载生养儿女的,却寥寥无几,大多数都没有生育。


清朝与蒙古联姻,远嫁蒙古王公的公主,基本都是正室王妃,地位尊崇,如果生下孩子,自然是尊贵无比,然而,那么多清朝宗室女以及公主,如果都生下孩子,必然被册为爵位继承人,长此以往后来的蒙古王公必然都心向清朝,所以也有一种说法是,蒙古人并不愿意清朝来的公主生下孩子。


澹奕


清朝公主下嫁蒙古后,公主与额驸所生之子以及他们的后裔,统统被官方称作“公主子孙台吉”,他们一般能够享受到与普通蒙古台吉子弟不同的待遇。

公主嫁与蒙古,她们的生育记录是非常清楚的。例如,清太宗第三女固伦靖端长公主下嫁科尔沁左翼中旗达尔汉亲王奇塔特生子额尔德尼,第四女固伦雍穆长公主下嫁科尔沁左翼中旗卓里克图亲王弼尔塔哈尔生子鄂齐尔,第五女固伦淑慧长公主下嫁巴林郡王色布腾生子鄂齐尔,第八女固伦永安长公主嫁科尔沁右翼中旗土谢图汗巴雅斯呼朗生子阿拉善等等。

公主子孙不断繁衍,人数众多。根据《大清会典事例》记载,“科尔沁图什业图(土谢图)王旗下公主子孙台吉共五百二十二人”,“道光十九年定,科尔沁达尔汉王旗下公主子孙台吉、姻亲台吉共二千人”。

对于这些有着皇室血统的公主子孙,清朝特别制定了相关的优待政策。

首先,公主之子可被授予贵族职衔。按照规定,无论是固伦公主还是和硕公主,其子一律封为一等台吉或塔布囊,而下嫁蒙古的郡主之子只能封为二等台吉或塔布囊。

其次,公主子孙的年班也有特殊规定。雍正四年(1726年)定例,“公主之子孙姻戚台吉等,一家一人,亦分为三班,轮流来京”。随着公主子孙台吉的人数不断增多,清朝又于乾隆十年(1745年)和二十五年(1760年)以及嘉庆年间增加了科尔沁、巴林、敖汉三旗的年班人数。当然,喀尔喀等旗之公主子孙台吉,毋需另立班次,随王公年班一体觐见。

总而言之,满蒙联姻中清朝公主的子孙是受到优待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