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目前的15%的中国

一张地图摆在我的面前

它是中国11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分布图

如果以面积计算

可以占到全国国土总面积的15%

也就是中国最穷最穷的

15%

2017年底

中国3046万贫困人口

大部分就居住在这15%的土地上

(11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由国务院扶贫办于2011年划定,如果加上之前已经实施特殊政策的西藏、新疆南疆四地州、甘青川滇四省藏区,则是14个,占全国面积的比例将更大;

这就是目前的15%的中国

制图@刘昊冰/星球研究所,依据@丁建军《中国11个集中连片特困区贫困程度比较研究》)

他们被高速的经济增长排除在外

繁华与他们无关

小康生活与他们无关

日新月异的现代化也与他们无关

很多人会有疑惑

中国改革开放40年了

为什么还会有如此大面积的贫困?

因为他们懒惰?

因为他们不够聪明吗?

事实并非如此

中国最后的极端贫困

往往与环境有着莫大的关系

那些让外来旅行者赞叹的美景

背后却是当地人的艰难求生

1

喀斯特式贫困

其中最典型的一类贫困

可以称之为喀斯特式贫困

这是一个令大众感到陌生的词语

它源于一种地貌

位于11个特困地区武陵山片区的

贵州思南石林

4.9平方千米的范围内千峰竞秀

石林、森林相互掩映

这就是目前的15%的中国

(图片源自@全景)

湘西古丈红石林

紫红色的碳酸盐岩上

布满了清晰的水流痕迹

(图片源自@图虫创意)

这就是目前的15%的中国

11个特困地区之一

滇桂黔石漠化区的

广西大化县七百弄

从高处眺望

9000多座海拔800米以上的石峰

如排山倒海一般袭来

是世界上密度最大、数量最多的喀斯特峰丛

这就是目前的15%的中国

请将手机横屏观看,摄影师@钟永君

同样位于滇桂黔石漠化区的

云南罗平

则是典型的峰林代表

一座座山峰圆润得如同

小馒头、小豆包

这就是目前的15%的中国

与此同时

地下的溶蚀也不容小觑

它制造出巨大的溶洞

这就是目前的15%的中国

(溶洞示意图,图片源自@VCG)

位于贵州的双河溶洞

长达117千米

是中国目前已知最长的喀斯特洞穴

这就是目前的15%的中国

(请将手机横屏观看,贵州双河洞,摄影师@赵揭宇)

溶洞中还会形成殿堂般的洞穴大厅

最大者厅高200米以上

面积11.6万平方米

相当于16个足球场

这就是目前的15%的中国

(贵州紫云县的苗厅,中国最大的洞穴大厅,摄影师@向航)

当溶蚀继续

洞穴大厅发生坍塌

会在地表制造出特大型塌陷漏斗

天坑

这就是目前的15%的中国

(特困地区之一乌蒙山片区云南镇雄县天坑群,摄影师@柴峻峰)

天坑四周崖壁直立

宽度和深度均超过100米

这就是目前的15%的中国

(镇雄县天坑群,摄影师@柴峻峰)

最大者甚至直径和深度均超过500米

全球位列前3名的超级天坑

重庆奉节小寨天坑、广西乐业大石围天坑

以及广西巴马好龙天坑

全部位于中国境内

并且都在11个特困地区之中

这就是目前的15%的中国

(重庆奉节小寨天坑,图片源自@全景)

石林、峰丛、峰林、溶洞、天坑

拥有如此独特景致的地区

在人们印象中

似乎都应该拥有像桂林一样的田园生活

这就是目前的15%的中国

(类似桂林山水的广西隆安布泉乡,摄影师@谭嗣怀)

然而美景却带来了贫困

11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中的3个

武陵山区、乌蒙山区

以及滇桂黔石漠化区

都面临着缺水、缺土的严重问题

既缺水、又缺土

岩石遍布的大地

实际上成了石质荒漠

即石漠

这就是目前的15%的中国

(韭菜坪,拍摄于2013年9月,摄影师@李贵云)

武陵山片区、乌蒙山片区

以及滇桂黔石漠化片区

三个片区的石漠化

使得它们成为中国环境最为危急的贫困区

甚至超过了人们熟知的黄土高原

这里居住着数十个少数民族

世世代代在贫瘠的土地上生活

技术生产力、教育水平都相对落后

国家级贫困县数量超过100个

这就是目前的15%的中国

(部分贫困县在2017年退出,但贫困县总数仍在100个以上;下图为彝族,正在参加当地集地活动“毕摩”,摄影师@张源)

曾经轰动全国的洞穴中的小学校

也位于这里

这就是目前的15%的中国

(贵州安顺中洞小学,现已搬出,摄影师@李贵云)

上学的孩子们

在石林间穿行

这就是目前的15%的中国

(贵州六盘水市杨梅乡彭寨小学放学路上,摄影师@李珩)

即便条件相对较好的学校

也往往难得一块平整的土地修建操场

这就是目前的15%的中国

(贵州赤水两河口的一座学校操场,紧贴大山,一道瀑布还悬挂在上方,摄影师@李珩)

这就是

喀斯特式贫困

在这15%的土地上

还有各种不同的贫困

他们经历沙化风蚀

这就是目前的15%的中国

(甘肃农村村民们在飞扬的尘土中播种,摄影师@刘忠文)

经历干旱少雨

这就是目前的15%的中国

(西海固,摄影师@刘广辉)

经历严重的水污染

这就是目前的15%的中国

(秦岭商南县的村民在垃圾污染的河道里洗衣服,摄影师@李杰)

经历随时可能垮掉的便桥

这就是目前的15%的中国

(2010年洛南县柏峪寺乡村民的出行桥被洪水冲断,只能冒险爬桥而过,因为他们无其他路可走,摄影师@李杰)

经历难以攀爬的上学路

这就是目前的15%的中国

经历漫长的骨肉分离

这就是目前的15%的中国

(广西三江县独峒侗寨,这是一个有着2000人的大侗寨,因为年轻人多数外出打工,产生了许多留守儿童,摄影师@卢文)

但他们仍旧保持微笑

这就是目前的15%的中国

(山阳县海螺村喀斯特地貌中耕作的农民,摄影师@李杰)

仍然保持对未来的信心

这就是目前的15%的中国

(2010年秦岭山中的村民杨宝林,为了解决村民的出行,3年吃住在山洞里修出一条出行路,摄影师@李杰)

两年后

中国将全面消除极端贫困

除了基础设施的建设

我们还要关注贫困地区的教育

以及孩子们的精神世界

武陵山片区的湘西龙山县

是一个遍布喀斯特山地的国家级贫困县

数百座山峦连绵起伏

这就是目前的15%的中国

(湖南湘西龙山县山川航拍)

前卫广恩小学

便位于群山脚下

这就是目前的15%的中国

(湖南湘西前卫广恩小学)

对于乡村的孩子们而言

教科书只是学习的一部分

还应包括有益的课外书

“幕天捐书”在此设置了图书角

希望通过让孩子接触有益的课外书

帮助孩子提升学习的兴趣

拓宽他的眼界

看到更宽广的世界

这就是目前的15%的中国

(幕天捐书项目的图书角)

“幕天捐书”公益项目

通过高效组织社会资源

带动大众参与捐书活动

这就是目前的15%的中国

捐赠一本好书

传承一份希望

你和我都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让每个乡村少年都有向上生长的机会

(前卫广恩小学的孩子)

这就是目前的15%的中国

也愿教育程度更好的未来一代

在消除贫困的同时

能守护好无限美景

这正是我们最大最大的愿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