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孩子学游泳了吗?”“我家孩子怕水”

“你家孩子学游泳了吗?”“我家孩子怕水”

家有小娃,学游泳。

18岁之前,孩子属于未成年人,所有的决定都由家长最终确定。

所以,家长的思路很重要!

很多孩子在游泳方面的天赋和前程,被家长的误区耽误了。

因为“游泳要趁早”,你所耽误的时光,未来一定会在某个时刻,跳出来打你娃的脸。

那时候再谈后悔,就真的来不及了。

所以,家长一定要及时认识到自己对于游泳的误区,自己端正态度,孩子才不走弯路,孩子的天赋才能更好地开发出来。

误区1:我家孩子已经会游泳了,不用再学了

谁给你的信心?把娃拉过来遛遛,先来个400米自由泳试试?

在我们游泳界,400米自由泳,也就是一个起步价,但是也确实是区分专业与不专业的分界线。

仅仅达到“会游泳”线上的小孩,一听400米自由泳,那就会转身就走。

“准专业”小孩,一周练习3次的那种,就一定会跃跃欲试,把400米自由泳轻松游完,游完了还给你一个胜利的迷之微笑。

意思是:这点小意思,难得了我吗?

其实,从长远计,“会游泳”是远远不够的。

有的家长让孩子上过一期15天的游泳速成班,孩子刚学会蛙泳,会换气,就认为万事大吉了。

殊不知,15天的蛙泳学习,在你遇见危险的时候,也就仅仅会延缓你溺水的时间,而不一定会带你回到岸边。

自由泳、蝶泳的速度、仰泳的省劲,可以提升你求生的能力。

而且仅仅会蛙泳,孩子对游泳的兴趣有限,不容易养成通过游泳锻炼身体的习惯。

各种泳姿对身体肌肉的锻炼是全方面的,是对孩子整体身体素质的提升。

所以,千万别让孩子止步于“学会蛙泳”,而是尽可能在学游泳的最佳年龄,学会四种泳姿,获取良好的“水性”“水感”。

获取终身持续进行游泳锻炼的习惯。

误区2:我家娃没有天赋,拿不到冠军,不练了

有的家长很认真,不仅让孩子学会游泳,而且目标就奔着“游泳冠军”头衔去了。

但是,又太有追求了一点,一旦发现孩子进步慢了,不如别的小伙伴成绩好了,就轻易放弃游泳了。

有点儿急功近利了。

游泳和其他学习一样,都会遇到瓶颈期。

比如学了两、三年后很难进步,提高一秒都很难,一直原地踏步。

其实这是一个正常的过程,找到好的教练,给予合适的点拨,也许这个瓶颈期就能顺利度过。

但是大部分家长就在这个时期,替娃选择了放弃。

要么每天游,要么干脆完全停止,游泳这个词,被从生活中完全抹去。

几年的辛苦训练,就此没了继续进步创造辉煌的机会。

何况,拿冠军从来不是青少年进行游泳锻炼的唯一目的。

选择一个好的体育项目,让孩子坚持训练,养成锻炼的习惯,培养意志力和自信心,才是最重要的。

而且,即使孩子成不了全市、全国冠军,孩子早就是全校游泳冠军、全班游泳冠军。

这种感觉,也很好呀!

误区3:游泳就是练体力,技术神马都是浮云

有的家长给孩子在小区游泳馆办张卡,让孩子天天游,觉得他一定会越游越快。

多游,技术自然就变好了。

这个,太不科学了。

曾经有科研人员对奥运前八名以及未进入前八名的选手进行过对比研究,发现他们的输出功率几乎相同,无显著性差异。

也就是说,在相同的体能情况下,最后还是技术决定了排名情况。

你天天游,提升的是体力,对技术改善没有帮助。

而且如果没有高水平教练的指导,错误的动作一旦定型,孩子永远都游不快了。

游泳是周期类项目,每次的错误动作只会在你不断重复中无限放大。

也就是说你会错的越来越深,反而不会涨技术,而会游的越来越烂。

还有可能形成错误的肌肉记忆,运动强度大的话容易受伤。

这个雷,家长必须避免。

体能确实要比技术练习,来的容易,但是要记住:

体能是有限的,技术是无限开发的……

不是说你天天花费个几个小时去游泳,就能够涨技术。

照这样想的话,天天游个10个小时,是不是就能拿全国冠军了?

水里比陆地更容易消耗体力,所以刚开始要从短距离游泳开始训练,细究动作。

再慢慢的过渡到长距离、高强度。

相关拉伸、力量训练,都需要循序渐进地练习。

寻求高水平教练的指导和帮助,是孩子提升游泳水平的必由之路。

误区4:集体训练中,照搬别人的训练计划

有的家长认为,把孩子送给一名专业游泳教练去练,就够了。

没有去思考这个教练的教学方式是否适宜你家孩子?

有的教练虽然教学水平不错,也能出几个冠军,但是教学时不注重因材施教,所有孩子都采用同样的训练方式。

这样,成材率比较低。

每个人的身体素质不一样,训练计划怎么可能会一样?

我们也知道老师上课对待学生也是一样的,需要因材施教,才能培养出全方面的人才。

那么,游泳训练也是一样的,每个人的特点不一样,着重点也不一样。

可能你需要着重练习打腿,其他人需要练习柔韧性,那么计划安排的可以说差别很大。

所谓,最好的技术是适合自己的技术。

比如游泳界的大佬菲尔普斯的柔韧性,以及他如鱼儿一般的流线型可不是谁都学得来的。

明星们各有各的特点,学不来,我们还是按照比较系统的训练方法,去进行自我提升才是明智的。

好的教练会给孩子设计个人独有的训练计划,从而发挥个人优势,让孩子成长得更快。

家长克服以上意识上的误区,孩子的成长脚步就会更快一些。

在天资相似的情况下,培养路径是否科学,决定了孩子未来的高度。

你怎么知道,你家孩子不会是下一个孙杨?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