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力社保局信訪處處長戰英:潤物無聲化解信訪心結

在市人力社保局信訪處處長戰英的手機裡,保存著這樣一條短信:“戰姐,我今天領到退休證了,語言無法表達我對您的感激,但還是要對您說一句:謝謝您。”

原開發區某企業職工王惠芝,2017年5月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在辦理退休手續時,發現檔案記載的工齡和養老繳費年限沒有銜接上,按照政策規定工齡不能計算,實際繳費年限又不滿15年,不符合退休領取養老金的條件。面對心急如焚急得掉淚的王惠芝,戰英與就業、職工養老、醫療制度處、市社保中心、區人力社保局等部門和單位進行聯繫,反覆研究解決方案,最後決定從查找原始繳費記錄著手,確定本人與原企業存在勞動關係,補繳間斷的養老和醫療保險費,重新核定工齡。一切進展順利,但是在辦理檔案轉移時,因為超過了規定的時限,王惠芝戶籍所在地的區人力社保局拒絕接收本人檔案。戰英又一邊讓專業人員梳理檔案,由區人社局工作人員帶著,一站辦理養老、醫療等各項保險繳費,分擔了責任風險,一邊約談信訪人,耐心細緻講解政策規定,評估繳費風險,推心置腹地和她聊退休生活,消除了王惠芝的顧慮。經過近3個月的多方協調和不懈努力,王惠芝順利辦理了退休手續,享受到了養老、醫療待遇,按照今年新的養老金調整政策,還享受了相關福利。

“來我這兒的,都各有難處。信訪工作無小事,事關民生,沒有鮮花和掌聲,只有責任和奉獻。”從事信訪工作26年,戰英平均月處理120件,累計接待來訪群眾24000餘人次,辦理群眾來信23000餘件,化解疑難案件300餘件。面對信訪這一既需吃透醫療、工傷、就業等各項政策,又要深味來訪者的心理、感情,感知群眾訴求,甚至對溝通、語言、邏輯能力均提出較高要求,需要一事一議、“照方抓藥”的“水磨功夫”,戰英總是帶著感情“入戲”,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只有默默無聞的奉獻和潤物無聲的真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