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散打的肌肉與健身者的肌肉有什麼區別?

不同的領域,同樣是一身肌肉,但很多人就是熱衷於拿健身的肌肉男來做比較,爭議也最多的也是健身者的肌肉,這種肌肉也常常會被人戲稱為“死肌肉”或者“花架子”,難道健身者辛辛苦苦練出來的鋼鐵之軀真的就這麼“雞肋”嗎?對於沒有訓練經歷的普通人來講,散打選手和健身者的“武力值”都不低,而且兩者之間肯定是有差距的,一個身材高大偉岸一個驍勇善戰,他們具體的差距我們來具體分析。

練散打的肌肉與健身者的肌肉有什麼區別?

健身的肌肉男一身疙瘩肉,看似有一把子力氣,其實確實就是有。不要覺得通過器械訓練練出來的肌肉都是“發麵”,肌肉圍度大雖然不能全然說明一個人力大無邊,但最起碼是成正比的,經常去健身房的人就不會對肌肉大佬有“中看不中用”的偏見,因為他們大都見識過,深蹲負重超過100公斤的猛人,肌肉是實實在在的,重量也是實實在在的。

練散打的肌肉與健身者的肌肉有什麼區別?

而散打選手雖然普遍看起來比健身者身板“弱”,但是那個“小身板”裡蘊含的力量有可能是常人無法想象的,散打選手之所以訓練,是為了比賽搏鬥,比賽也是要分重量級別的,體重小力量大就不容易吃虧,所以他們不注重肌肉圍度的大小,雖然在訓練過程中也會長肌肉,但那畢竟不是目標,訓練的目的是提高爆發力,以及搏鬥技巧。

練散打的肌肉與健身者的肌肉有什麼區別?

雖然健身者的肌肉圍度比散打選手要大很多,但不等於散打選手的力量弱,所以健身大佬不要看見那小身板就要欺負一下,他的一記鞭腿就可能會讓你三天不敢練深蹲。訓練的方向和方式不同,肌肉的力量和質量就會有差距,健身者多是為了肌肉圍度和線條的極致呈現,肌肉類型屬於靜力性力量大(如拔河掰手腕),而散打選手則是為了爆發力,肌肉類型屬於動力性力量大(如勾拳鞭腿)。

練散打的肌肉與健身者的肌肉有什麼區別?

如此看來,這兩者也並沒什麼可比性,健身者不會上擂臺與人競技搏鬥,就算上了也不一定會吃多大虧,散打選手不會上舞臺展示肌肉圍度,因為上去了會被評委pass掉。

練散打的肌肉與健身者的肌肉有什麼區別?

很多人都認為散打選手這種功能性更強的肌肉更實用,實用在哪裡呢,靈活?敏捷?同時更有人認為健身者的肌肉“不實用”,哪裡不實用呢,不能動還是不能跑?其實這些所謂的差距和區別就是各自在不同的領域造成的,不同領域相比自然誰都不會服誰。

練散打的肌肉與健身者的肌肉有什麼區別?

假如非要分個勝負,你覺得誰更強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