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从超市偷拿了一颗棒棒糖,妈妈的做法让我忍不住大赞

当你发现孩子偷东西了会怎么做?是立马抓住孩子的把柄,将他狠揍一顿;还是害怕丢人,带着孩子一起悄悄把东西还回去;抑或是直接拿走,只是简单地告诫孩子下次不能再这样,被抓到就不好了?

儿子从超市偷拿了一颗棒棒糖,妈妈的做法让我忍不住大赞

我的父母,一直经营着一家小超市,这三类家长,其实我都遇到过。大多数家长属于第一种,看到孩子偷东西,不痛打一顿,至少也会臭骂一顿。直到上个周末,一个5岁的小男孩,在超市里,偷拿了一个棒棒糖,我才知道,原来还可以这样处理这类问题。

儿子从超市偷拿了一颗棒棒糖,妈妈的做法让我忍不住大赞

上个周末,我像往常一样来到店里帮父母守店,一对母子来到我们店里,进门时就听到妈妈就跟儿子商定:只可以选两样自己想要的,如果看中其他的就需要等到下次再来买。进超市后,孩子左挑右选选中了一些东西,没过多久就听到妈妈就在旁边提醒说:“我们约好了只买两样的哦!”后面,孩子选择了一件爽歪歪和一个奇趣蛋,就结账走了。

儿子从超市偷拿了一颗棒棒糖,妈妈的做法让我忍不住大赞

可是5分钟后,那对母子又重新来到了店里。年轻的母亲,拉着孩子走进来,没有打骂,她只是用平常的语气对孩子说:“把东西还给阿姨,然后说声对不起!”孩子慢慢地把手里的棒棒糖拿出来,给了我,或许是碍于面子,他迟迟不肯说一句话。

儿子从超市偷拿了一颗棒棒糖,妈妈的做法让我忍不住大赞

这时的妈妈并没有像大多数父母一样,大发雷霆,数落孩子犯错了还不知悔改,或者威胁孩子不道歉就怎样怎样。她还是用平常的语气说:“妈妈在你这么大的时候,也因为特别喜欢一块橡皮,然后把它放到口袋偷偷带回了家。拿了以后,其实当时妈妈心里有点紧张、也有点害怕,你是不是也这样?”孩子看了妈妈一眼,轻轻地点了点头,说:“我看到有那么多棒棒糖,我只是很想要一个而已,那里还有很多的。”妈妈说:“那里还要很多也不能拿,你知道吗?店里的糖果其实也是店家阿姨从别的地方买过来的,而且店家阿姨开店,还需要房租、水电费等,她卖掉那里所有的棒棒糖可能都不够支付这些费用呢!”孩子说:“妈妈,我没想到过这些,我下次再也不拿了。”妈妈很欣慰地摸了摸孩子的头说:“嗯,真是乖孩子,就像你不喜欢被人碰你的机器人玩具一样,别人的东西不管有多少或有多好,不是你的就不能随便拿。超市里的东西,都是需要付钱才能拿走的,记住了吗?”孩子点了点头,然后跟我说了声对不起。我表示没关系,并且想把那颗棒棒糖送给他,表示对他知错能改的奖励,但是被孩子妈妈拒绝了。

儿子从超市偷拿了一颗棒棒糖,妈妈的做法让我忍不住大赞

第二天上午,他们又来到了店里,孩子像上次一样,在超市挑选了两样想要的东西:一颗棒棒糖和一个冰淇淋。结账时,孩子从口袋里拿出一个机器人说:“阿姨,送给你,谢谢你昨天原谅我,我把最喜欢的机器人送给你。”我很开心地接受了孩子的礼物,并且拿了一个小玩具送给他作为答谢礼。

儿子从超市偷拿了一颗棒棒糖,妈妈的做法让我忍不住大赞

我很庆幸,这位小男孩遇到了这样一个冷静而又智慧的妈妈,让他不至于像其他小孩一样,从此再也没有脸面来这个店买东西,或者在多次警告后仍然照偷无误。我不知道,那位妈妈小时候是否真的有过偷拿橡皮的经历,但是她用这个事例成功地代替了打骂,并让孩子放下了戒备,更容易接受她接下来的说教。最关键的是,她居然教会了孩子从受害者的方向考虑问题,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主动决心改正。通过这种方式教育出来的孩子,肯定比一般的孩子更具社会责任感,更有担当。

儿子从超市偷拿了一颗棒棒糖,妈妈的做法让我忍不住大赞

“偷”,作为一个父母谈之色变的话题,其实是大多数小孩都容易犯的错误。很多小孩在第一次犯这个错误的时候,或许心里根本没有“偷”这个概念,是父母的言行在他们的心里刻下了“偷”的烙印。曾经一位家境很好的同学,却被人发现有偷东西的坏毛病,而且他偷的都是一些笔、小挂件之类的廉价物品,让人特别不能理解。后来,他的父母带他去看心理医生,才得知原来是因为小时候一次偷拿父母钱的经历,被父母打得太惨,从此便让他控制不住地想偷东西,尤其是心情低落的时候。心理医生说,这是一种出于对父母报复心理的行为扭曲,是由于父母处理事情的过激反应造成的心理创伤。

儿子从超市偷拿了一颗棒棒糖,妈妈的做法让我忍不住大赞

很多时候,孩子由于某种原因偷拿了一个东西,父母大可不必抱着一种打到他再也不敢犯第二次错误的程度来解决问题。如果你的孩子,越打越叛逆,这个时候就需要反思教育方式了。尤其是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处理偷拿一颗棒棒糖,跟处理他无心中犯的其他错误一样,只要简单地告诉他:“你这样做为什么不对,你需要怎样做或下次不能再这样做”,就可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