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會放棄10萬級以下市場嗎?

本田會放棄10萬級以下市場嗎?

文|姜鵬

來自幫寧工作室(gbngzs)的報道

先來看幾款車的銷量。2018年上半年,吉利帝豪累計銷量達到12.8萬輛,排在身後的是英朗、科沃茲、領動等一眾合資企業的車型。帝豪GL與遠景也不甘落後,均實現兩位數增長,與帝豪形成穩定三角,託舉吉利向上。名爵MG6與榮威i6雙星閃耀,持續對合資品牌車型施壓。

在缺失太久的中級車市場,隨著包括吉利、長安、傳祺品牌中級車的持續投入,中國品牌們正在集體覺醒,凌厲的攻擊已讓多個合資品牌們招架不住。

退守首先發生在接近中國品牌的韓系和法系之間。有人已經偃旗息鼓,起亞K4、現代朗動毫無還手之力;有人退無可退,雪鐵龍世嘉、標緻308慘淡的數據似乎闡述著法系的復甦還早;也有人再無往日雄風,英朗——這個別克品牌銷量最大基盤在2018年上半年同比下滑42.44%,十分刺眼。

捅破的還有合資品牌長時間把守的價格體系。帝豪、名爵MG6、榮威i6已紛紛把觸角延伸至10萬級市場。

所有合資企業都要面對這樣一個問題:在“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轉型的歷史大背景下,在中國力量必然崛起的前提下,在中國品牌轎車以不可逆轉的力量實現反擊下,10萬元級及以下市場還能堅守多久?

本田會放棄10萬級以下市場嗎?

或者還需要堅持嗎?

對於法系和韓系品牌來說這或多或少關於生死,對於更具品牌優勢的合資企業來說,也不得不面對這個問題。

比如,過去3年內在華大放異彩的本田汽車。一面,它在10萬級以下市場競爭力並不足,除飛度外,包括鋒範、競瑞以及哥瑞的存在感都不夠,這也預示著本田在該領域的運作空間巨大。

另一面,它與中國品牌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品牌優勢,能夠通過品牌與產品優勢收割一定份額,這正是大眾與豐田能夠立足中級車市場的支撐。

但面對氣勢洶洶的中國品牌,本田如能戰略性放棄這一領域的爭奪,保持優勢品牌的光環對其長遠發展是有所裨益的。

是否需要堅守?如何堅守?本田需要權衡。

2018款鋒範嘗試著探索,也希望給出答案。

本田會放棄10萬級以下市場嗎?

2018年7月29日,天津津灣廣場,廣汽本田以“科技型動探索空間”為主題舉辦品牌體驗活動。

新鋒範與小米營銷聯手,通過型格通道、型格視析儀、Light MODE展車區、炫光舞影展示豐富的年輕化科技智能生活場景,以呈現2018款鋒範的智能科技範。

本田會放棄10萬級以下市場嗎?

廣汽本田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第一事業本部銷售部副部長劉朝陽表示,隨著智能化時代的到來,廣汽本田也在加速融入這一場智能創新之中。

2018年6月,廣汽本田宣佈旗下鋒範與小米營銷達成年度戰略合作伙伴,雙方將在泛營銷層面展開DMP大數據、米粉營銷、線下落地等聯名合作,共同探索未來年輕人的需求趨勢。

本田會放棄10萬級以下市場嗎?

同時,廣汽本田還宣佈將會啟動眾測活動,紮根小米社區平臺,以米粉最熟悉的“招募、體驗、測評、擴散”形式,充分調動米粉的參與感。

2018年6月21日,就在與小米營銷跨界合作的智能交互上市會上,2018款鋒範從原有提倡簡約摩登MODE基礎上,全面進化成TECH×MODE,即在原有的型格魅力中注入科技範。

本田會放棄10萬級以下市場嗎?

“每一臺車,都有一個科技夢。每一個智能產品,也都有一個移動夢。”劉朝陽稱。

頗為可惜,2018款鋒範產品只升級LED大燈和LED霧燈等科技感亮點配置,包括流行的智能語音、智能系統均未配備。

如果考慮到未配備成就本田這一輪增壓渦輪發動機的現實,以及中國品牌紛紛實現內外功同時進化的背景,鋒範的出擊其實壓力十足。

本田在10萬級市場到底是如何考慮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