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解《聲律啓蒙》全本!想學詩的快來補課吧!(第一)

和尚有話說

《聲律啟蒙》是訓練兒童應對,掌握聲韻格律的啟蒙讀物。按韻分編,包羅天文、地理、花木、鳥獸、人物、器物等的虛實應對。從單字對到雙字對,三字對、五字對、七字對到十一字對,聲韻協調,琅琅上口,從中得到語音、詞彙、修辭的訓練。從單字到多字的層層屬對,讀起來,如唱歌般。較之其它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見韻味。

詳解《聲律啟蒙》全本!想學詩的快來補課吧!(第一)

上卷·一東

雲對雨,雪對風,晚照對晴空。

來鴻對去燕,宿鳥對鳴蟲。

三尺劍,六鈞弓,嶺北對江東。

人間清暑殿,天上廣寒宮。

兩岸曉煙楊柳綠,一園春雨杏花紅。

兩鬢風霜,途次早行之客;

一蓑煙雨,溪邊晚釣之翁。

沿對革,異對同,白叟對黃童。

江風對海霧,牧子對漁翁。

顏巷陋,阮途窮,冀北對遼東。

池中濯足水,門外打頭風。

梁帝講經同泰寺,漢皇置酒未央宮。

塵慮縈心,懶撫七絃綠綺;

霜華滿鬢,羞看百鍊青銅。

註釋

沿:繼承。革:改革。顏:指孔子的弟子顏回。阮:指晉代詩人阮籍。

貧對富,塞對通,野叟對溪童。

鬢皤對眉綠,齒皓對唇紅。

天浩浩,日融融,佩劍對彎弓。

半溪流水綠,千樹落花紅。

野渡燕穿楊柳雨,芳池魚戲芰荷風。

女子眉纖,額下現一彎新月;

男兒氣壯,胸中吐萬丈長虹。

上卷·二冬

詳解《聲律啟蒙》全本!想學詩的快來補課吧!(第一)

春對夏,秋對冬,暮鼓對晨鐘。

觀山對玩水,綠竹對蒼松。

馮婦虎,葉公龍,舞蝶對鳴蛩。

銜泥雙紫燕,課蜜幾黃蜂。

春日園中鶯恰恰,秋天塞外雁雍雍。

秦嶺雲橫,迢遞八千遠路;

巫山雨洗,嵯峨十二危峰。

註釋

蛩:蟋蟀。課蜜:採蜜。嵯峨:形容山高大的樣子。馮婦:古男子名,善搏虎。

明對暗,淡對濃,上智對中庸。

鏡奩對衣笥,野杵對村舂。

花灼爍,草蒙茸,九夏對三冬。

臺高名戲馬,齋小號蟠龍。

手擘蟹螯從畢卓,身披鶴氅自王恭。

五老峰高,秀插雲霄如玉筆;

三姑石大,響傳風雨若金鏞。

註釋

衣笥:拼音:yī sì。盛衣服的竹器。

蟹螯:《晉書·畢卓傳》:“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

鶴氅:《世說新語·企羨》:“ 孟昶未達時,家在京口 ,嘗見王恭乘高輿,被鶴氅裘。”

金鏞:華美的大鐘。

仁對義,讓對恭,禹舜對羲農。

雪花對雲葉,芍藥對芙蓉。

陳後主,漢中宗,繡虎對雕龍。

柳塘風淡淡,花圃月濃濃。

春日正宜朝看蝶,秋風那更夜聞蛩。

戰士邀功,必借干戈成勇武;

逸民適志,須憑詩酒養疏慵。

上卷·三江

詳解《聲律啟蒙》全本!想學詩的快來補課吧!(第一)

樓對閣,戶對窗,巨海對長江。

蓉裳對蕙帳,玉斝對銀釭。

青布幔,碧油幢,寶劍對金缸。

忠心安社稷,利口覆家邦。

世祖中興延馬武,桀王失道殺龍逄。

秋雨瀟瀟,漫爛黃花都滿徑;

春風嫋嫋,扶疏綠竹正盈窗。

註釋

蓉裳:芙蓉做的裙子。蕙帳:蘭惠做的帳。銀釭:銀製的燈具。

玉斝:拼音:yù jiǎ。玉製的酒器。

延:請,宴請。

馬武:東漢光武帝名臣。

龍逄:拼音:lóng páng。即 關龍逄 。 夏 之賢人,因諫而被桀 所殺,後用為忠臣之代稱。

旌對旆,蓋對幢,故國對他邦。

千山對萬水,九澤對三江。

山岌岌,水淙淙,鼓振對鍾撞。

清風生酒舍,皓月照書窗。

陣上倒戈辛紂戰,道旁系劍子嬰降。

夏日池塘,出沒浴波鷗對對;

春風簾幕,往來營壘燕雙雙。

註釋

辛紂:指商紂王。

道旁系劍子嬰降:劉邦的大軍攻打秦軍時,部隊逼近咸陽,秦三世子嬰看大勢已去,將劍系在道旁,請求接受投降。

銖對兩,只對雙,華嶽對湘江。

朝車對禁鼓,宿火對寒缸。

青瑣闥,碧紗窗,漢社對周邦。

笙簫鳴細細,鐘鼓響摐摐。

主簿棲鸞名有覽,治中展驥姓惟龐。

蘇武牧羊,雪屢餐於北海;

莊周活鮒,水必決於西江。

註釋

銖:計量單位,一銖為二十四分之一兩;

朝車:上朝乘坐的車。

闥:宮門

摐:音 chuāng 紛錯貌;

主簿句:據《後漢書》記載,東漢東留人仇覽,少時做事長,後來做了主簿,自稱做鷹鳥不如做鸞鳳。據《三國志·龐統傳》記載,龐統做來陽令時無所作為,魯肅對劉備說:“士元非百里之才,使處治中別駕之任,始當展其驥足耳。”

上卷·四支

詳解《聲律啟蒙》全本!想學詩的快來補課吧!(第一)

茶對酒,賦對詩,燕子對鶯兒。

栽花對種竹,落絮對遊絲。

四目頡,一足夔,鴝鵒對鷺鷥。

半池紅菡萏,一架白荼縻。

幾陣秋風能應候,一梨春雨甚知時。

智伯恩深,國士吞變形之炭;

羊公德大,邑人豎墮淚之碑。

註釋

四目頡:傳說為中華文字的創造者。

夔:相傳為 堯 (一說 舜 )時樂正,僅有一足。

鴝鵒qú yù:八哥鳥。

智伯句:春秋末年,豫讓受了智伯的恩情。後來智伯被趙襄王殺死,豫讓就將身體漆成癩狀,吞炭裝啞伺機刺殺趙襄王,事未成,被殺。西晉時,羊祜守荊州,很得民心。他登峴山,感嘆時光流逝,潸然流淚。他死後,人們在此豎立一塊碑,以記他的功德,人稱“墮淚碑”。

行對止,速對遲,舞劍對圍棋。

花箋對草字,竹簡對毛錐。

汾水鼎,峴山碑,虎豹對熊羆。

花開紅綿繡,水漾碧琉璃。

去婦因探鄰舍棗,出妻為種後園葵。

笛韻和諧,仙管恰從雲裡降;

櫓聲咿軋,漁舟正向雪中移。

註釋

去婦句:據《漢書·王吉傳》記載,王吉的鄰居種有棗樹,結了棗子的樹枝伸到了王吉家的院子裡,王吉的妻子就摘了幾個,王吉所以休了她。據《居記》記載,春秋時公儀休做魯國的相國,他吃飯的時候吃到了自家的葵菜,又看到自己的妻子在織布,他認為如此做就會和老百姓爭利,於是讓人將自家的葵萊拔了,把妻子送回了孃家。

戈對甲,鼓對旗,紫燕對黃鸝。

梅酸對李苦,青眼對白眉。

三弄笛,一圍棋,雨打對風吹。

海棠春睡早,楊柳晝眠遲。

張駿曾為槐樹賦,杜陵不作海棠詩。

晉士特奇,可比一斑之豹;

唐儒博識,堪為五總之龜。

註釋

張駿句:晉代的張駿在涼洲做地方官員時寫了一篇《槐樹賦》。杜甫因為自己的母親叫海棠,不寫與海棠有關的詩。

晉士句:晉朝王羲之的兒子王獻之小時候看到別人玩賭博遊戲,就能預測誰勝誰負,他父親的門人讚揚他說:“這小孩管中窺豹,可見一斑。”唐代殷武猷學識廣博,賀知章稱他為“五總龜”(龜長壽,故以此相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