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远宦帖》——高清碑帖|

王羲之《远宦帖》——高清碑帖|

王羲之《远宦帖》纸本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据宋代一位名叫黄伯思的学者所指,《远宦帖》是《十七帖》中的书信。公元332年时 ,王羲之在武昌担任庾亮的军事参谋,而好友周抚刚好从武昌转至益州镇守,此帖便是羲之在当时 写给周抚的一封信札。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一直都為歷代鑑赏家所争相收藏,即使拥有尊贵地位的 皇帝也不例外,据说唐太宗就曾為了《兰亭集序》派人四处寻找,这些軼闻说明了后人对王羲之书 艺的重视。

《兰亭集序》呈现出行书的风格,而《远宦帖》则是王羲之书写草体的代表作品。草书约 略始於汉代,因為运笔的快速,造成线条连绵畅顺的形式特质,这些都可以在首行的“省别”及后 端的“救命”找到视觉上的印证,如果我们再将文中“平安”二字与《平安、何如、奉橘三帖》中 的表现相互比较,则更容易感受到王羲之放纵於此的笔墨特性。

《远宦帖》,亦名《省别帖》。乃王羲之草书《十七帖》中的一封书信。宋黄伯思(1079~1118)以为《十七帖》中的书信,均系写与周益州者。

王羲之《远宦帖》——高清碑帖|

王羲之《远宦帖》——高清碑帖|

王羲之《远宦帖》——高清碑帖|

王羲之《远宦帖》——高清碑帖|

释文:

省别具,足下大小问为慰。多分张.念足下悬情,武昌诸子亦多远宦。足下兼怀,并数问不?老妇顷疾笃,救命,恒忧虑。余粗平安。知足下情至。

按,周益州,名抚。是周访之子,与王氏累世通家,又和陶侃是儿女姻亲。(侃子瞻,娶周妩妹为妻)书信中提到“武昌诸子亦多远宦”被认为指陶侃而言。陶侃于其晚年,即咸和五年镇守武昌,周抚即于是时至武昌,后迁建监巴东,刺史益州。也正当庾亮、庾冀镇武昌之时。右军于咸和九年参庾亮军事,时与周抚往还最密。故此一书信当在其前后所致周抚者。

此帖首见于《法书要录》卷十右军书记。《宣和书谱》即称《远宦帖》。亦刻入《淳化阁帖》卷六;《大观帖》、《鼎帖》、《宝贤堂帖》、《澄清堂帖》(孙承泽本)均曾刻入。清道光间,叶志诜得王献之《送梨帖》,将此帖一同上石。后杨守敬又刻入其《邻苏园法帖》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