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布楚条约》究竟送给沙俄多少土地?

素食翁


400万平方公里!600万平方公里!或者1000万平方公里!反正不是自己的,不用担这个责任!

今天的网络上,仍然充斥着很多诸如康熙皇帝割让数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给俄国这样的脑残言论。正常的学术辩论无可厚非,但是这种罔顾事实,颠倒黑白的论调早已经超出了正常的认知。就好像问秦始皇为什么没有征服全世界一样可笑!

关于《尼布楚条约》的内容,地球人都知道,教科书上也写得明明白白,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具有国际效力的领土划分条约,奠定了我国对外兴安岭以南、包括库页岛在内的整个东北的主权。

我们需要看一下,清朝和沙俄是如何走上谈判桌的?这涉及到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那就是:西伯利亚自古以来是不是中原王朝的一部分?

如果不是,那沙俄占据西伯利亚就不需要某粉在此指手画脚;如果是,那属于中原王朝的依据又在哪里?

我们分开来看:

第一部分:中原王朝北界问题

静夜史的观点是,这些地区从未属于中原王朝,中原王朝最北界在北纬58度附近!

为什么这么说?

自古以来,中原王朝就是一个以农耕文明为主的帝国,在这个帝国中,对领土的要求也相对苛刻,那就是必须适合发展农业。而纬度越高,气温越低,农作物无法生长,在那个以农业养活人口的帝国,没有粮食怎么生存?

再者,北纬58度线以北,是广袤的冻土区,这意味着这里不仅气温低得不长草,而且土地冻得长不出苗。这样的土地,就好像端着一捆草放在霸王龙面前,它要是大快朵颐那才是见了鬼了!

很多人不死心,比如说元朝的领土就到了北冰洋了不是吗?是啊,不能种地,就一定能放羊?不能长农作物,就一定能长牧草?

关于元朝疆域的北界问题,静夜史在之前的文章中有详细的分析,结论是:元朝的土地北界,最远到达北纬58度线附近,也就是贝加尔湖向东西延伸。在北,就是真正的无主之地!

很多人喜欢拿着今天的眼光来看古代,今天的西伯利亚有着丰富的油气森林资源,也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价值,但是在古代,这些地区的价值等于零!你让古代人去冒着天寒地冻以及生命危险去开拓,你怎么不去?

第二部分:沙俄西伯利亚扩张问题

既是无主之地,又何来“送地”一说?

就好像今天,安倍要把整个南极送给川普,这不是贻笑大方是什么?

西伯利亚的无主状态从16世纪被打破,因为沙俄来了。

1582年,哥萨克叶尔马克越过乌拉尔山,开始了对西伯利亚的征服。由于该地的西伯利亚汗国、喀山汗国等装备落后,难以与沙俄抗衡,因此纷纷被沙俄势力消灭;

1639年,俄军抵达鄂霍次克海岸;

1649年,沙俄建立鄂霍次克要塞,标志着沙俄势力推进到太平洋沿岸。

每占领一处地方,哥萨克就修建要塞,作为前进的据点,这种步步为营的做法让沙俄在西伯利亚的扩张大获成功。

扩张的过程中,沙俄一直在寻求温暖的出海口,因此在向东扩张的过程中,沙俄也在不断寻求向南的通道。

1643年,沙俄入侵黑龙江流域,对当地达斡尔人等进行野蛮的屠杀和驱逐。

1657年,沙俄正规军在尼布楚河与石勒喀河合流处建立雅克萨城与尼布楚城,形成对黑龙江流域的实际占领。

此时正是明清交替之际,清军大量入关争夺中原,东北地区人员稀少,形同白地,清朝对沙俄的侵略鞭长莫及。

第三部分:两次雅克萨之战的问题

很多人说康熙取胜还割地,足以说明这个胜利是清朝自我吹捧的胜利。那么,雅克萨之战的过程到底如何?清朝到底是胜了还是败了?

1681年,康熙平定“三藩之乱”;1683年,平定宝岛,解决了南部问题。康熙得以抽出精力解决沙俄问题。

此时的东北,已经有3000名沙俄哥萨克,他们是沙俄的军队,效忠沙皇,为沙皇而战。

康熙做了很多准备,包括加强侦察和封锁、在瑷珲筑城屯垦、从吉林到雅克萨沿途设置大量驿站、加紧造船,保证军粮供应等等。

1685年4月,彭春率清军3000人兵临雅克萨,雅克萨城内有哥萨克450多人,头目托尔布津,在警告无效后,清军炮轰雅克萨,击毙100多人,托尔布津投降,清军允许其带武器离开。

随即清军平毁雅克萨城,班师南下。但沙俄贼心不死,随即派600多哥萨克增援黑龙江流域。1685年8月,托尔布津再次率领826名哥萨克占领雅克萨,修建了更为坚固的城堡。

1686年2月,得知沙俄卷土重来,康熙着手再次反击。1686年5月,萨布素带3000清军再次包围雅克萨。6月开始攻城,击毙头目托尔布津。

因第一次雅克萨之战太过顺利,康熙认为沙俄不堪一击,所以第二次雅克萨之战中,康熙只让清军携带了50支火枪。而此时沙俄军队有826人,火炮12门,最要命的是康熙这次居然没有让部队携带红衣大炮!

知道失策,清军马上将策略改为长期围困。此时的清军作战兵力为2300多人,另有1600当地驻军,在人数上占有优势。清军围困长达10个月,一直持续到1687年5月16日。

长期围困导致沙俄渐渐吃不消,虽然沙俄不断派援军支援雅克萨,但都被清军击败,其中一次毙伤俄军800多人,另一次200人的俄军援军全部被歼。

到1687年清军总攻前夕,雅克萨城内只剩66个哥萨克,且缺医少药,形势不断恶化,虽然此时清军形势也不乐观,但总体比沙俄要好!

眼看沙俄守军即将伤亡殆尽,沙皇终于派出使者到北京,开始了两国边境谈判。

第四部分:关于清朝割地的问题

你会在取胜之后主动割地给战败者?

沙俄在1643年侵入黑龙江,《尼布楚条约》规定外兴安岭以南全都是清朝领土,将沙俄势力彻底逐出黑龙江流域,这算哪门子割地呢?

和汉人建立的中原王朝不同,游牧民族建立的中原王朝,除了经营汉人所在的汉地十八省之外,还对北方的牧场有着浓厚的兴趣,所以游牧民族建立的中原王朝对扩张有着极其强烈的欲望。

康熙也不例外。

但是我们前面说过,外兴安岭以北的西伯利亚地区,早已经不适合种地了,放羊也不行,而摆在康熙面前的,还有蒙古高原的漠北蒙古和西域的漠西蒙古问题。相比之下,蒙古地区纬度低,距离中原地区近,气候条件更为适宜,康熙没有理由不考虑这里。

而最关键的是,漠西蒙古的准噶尔汗国不断向东侵略,想要统一蒙古称霸草原,甚至消灭清朝恢复大元荣光,这不能不让康熙警惕。

所以,康熙的精力没有放在西伯利亚,而是蒙古地区。

康熙的目标,是将沙俄的势力逐出黑龙江流域,将清朝的边境推进到北纬58度线附近。因为再往北的土地,对于中原王朝而言就已经没有了意义。而且越往北气候越冷,开拓的难度越大!

沙俄的土地不是康熙送的,是他们自己占领的!康熙不仅没有送沙俄土地,还他们手中夺回了大片领土。

真相就是这样!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静夜史


历史书上说康熙皇帝打败了沙皇俄国,我这便笑了。因为人类历史之上,不论是世界史还是中国史,从来就没有一个国家战胜了另一个国家,不但不要对方赔款,也不要对方割地,反而主动地把本方的土地让给对方的。

如果是,那么这种所谓的“胜利”,就是一种虚拟的胜利。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战前的东北地图,是这样的:

很清楚,我们看到,不但雅克萨是中国的,尼布楚也是中国的,俄国的远东重镇伊尔库茨克,当时还叫做厄尔口城,距离中俄边界并不遥远。

然而我们看尼布楚条约签订之后的中俄边界。

诸位,你们看到的是尼布楚归了俄国,整个写着“蒙古茂明安等部”的大清国土全都涂成白色,送给了大俄罗斯帝国。

难道,是韦小宝签了中俄密约,将大清国的国土慷慨相赠?

又或是大清康熙皇帝是个慷慨大方的皇帝,他觉得大清国人多地多,实在不稀罕那玩意,既然你们老俄要,就随便划拉送给你们一些好了。

呵呵,如果你们相信大清国天下无敌又讲仁义无双,那么你们适合去看还珠格格,就不用在此浪费时间看问答了。

实际上,教科书没有告诉你们的事实是:早在大明崇祯年间,俄国人便已经从雅库茨克沿勒拿河南侵越过了外兴安岭,侵入中国领土,杀食达斡尔族人,被黑龙江地区人民称为“吃人恶魔——请注意,这个时候黑龙江是谁的?是八旗子弟的后金国!

按理而言,俄国人入侵后金国,努尔哈赤皇太极这些人应该予以痛击,将入侵的敌寇全部歼灭——但事实上,俄国人连一个八旗骑兵都没有看到,当然我们知道八旗人在干什么?他们在侵扰大明江山!然而,俄国人也只有区区132人,难道八旗兵从辽沈一带抽调几百个兵北上都不行吗?

接下来,从大清国的顺治一直到康熙初年,俄国人就侵吞了从尼布楚到雅克萨的土地,他们其实很纳闷,为什么这里号称是战无不胜的大清国土,可是过了这么些年,就没一个大清军人来要回土地呢?

俄国人的结论,就是大清要么是个虚有其名的腩货,要么就是放弃这块土地了。(某书说康熙帝遣使进行交涉、警告云云,那简直就是个笑话,是不是你的土地,武力是唯一的标准,要不然北京城分明是大明的,咋就归你八旗子弟了)。

好!1685年,战无不胜的大清国终于出兵了,宁古塔派来1500人,盛京派来500人,又调来据说能挡洋枪的藤牌兵500人,共计2500人左右。而俄国人在雅克萨有多少?500人不到,大清国的史书说大清军奋勇前进,俄国佬伤亡惨重——可拢总500人不到,打到最后依旧还是几百人,你说怎么个伤亡惨重?

接着俄国人又打莫斯科派来援军,多少?600!加上俄国之前的军队,拢总有826人。于是大清国又发两千人来打,从七月打到八月,攻了那么久不攻了,改围困?为啥不攻,是仁慈吗?不!是伤亡太大。最终,大清其实是靠饥饿战术,将城里的俄国佬饿得只剩下66个,俄国佬这才答应退出雅克萨。然而,之前俄国佬侵占的尼布楚呢?那不也曾经是大清国领土吗?

哎哟!好不容易拿回一个雅克萨,你还提尼布楚干嘛?


司马路的历史会客厅


很多人强调说题主的命题不成立,我倒是觉得成立,并且题主的这个“送”字我很喜欢。

有些人去强调它是个平等条约,确实没错,因为发生在大清朝,而人们对于清朝的概念就是各种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等等,但《尼布楚条约》不存在这些,它主要是明确了中俄两国的东西边界。

其实当时是沙俄搞殖民比较猖狂的时候,他们想侵占中国黑龙江流域,经常跑到那边烧杀抢夺。但沙俄没想到的是,当时是康熙执政。康熙这个人大家应该知道吧,他应该是满清打仗最猛的皇帝了。

当时康熙派人打的沙俄毫无还手之力,沙俄没办法了,才派的使臣前来和大清朝谈判。而中国为了彰显大国风范,表达诚意,才与沙俄签订的这个条约。

这个条约从法律上确立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属于中国领土,而清政府也同意把贝加尔湖以东的尼布楚之地划归俄罗斯。再来看题主所说的这个“送”字,有什么不恰当的吗?


第一节历史课


我个人认为。不存在说康熙送给沙俄多少土地?中俄尼布楚条约,是一个边界线的划定条约。两个国家只是商定了国家边界的,具体位置。

不要用现在的眼光去看待古人所做的事情。那时候的西伯利亚就属于,边陲,苦寒之地。要人没人要钱没钱。对当时的大清王朝来说,中原的版图已经够大了。

不能把中俄尼布楚条约和后来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相提并论。


躺着看驴


我在问答里看到了很多愤愤不平、大声疾呼康熙割地的人,还看到了一些睁眼说瞎话,篡改历史毫不脸红的人。我就想问问你们,康熙割了谁的地?割了明朝的地吗?还是割了清朝的地?可是明朝并没有统治辽宁以北的地区,清朝在康熙以前还没有统治过黑龙江以北的地区。中原王朝中除了蒙古人建立的元朝,没有哪个朝代实际统治过那片所谓割出去的地。可是元朝之后,自明朝起就已经不统治那片土地了,谈何割地啊?要是按照这个思路钻牛角尖,当时以元朝为首的蒙古帝国可是横跨欧亚,结果蒙古帝国的大部分领土早就被沙俄侵占了,这又是谁割的地?难道还要把这笔账算到朱元璋的头上吗?在明朝中后期时沙俄就已经侵占西伯利亚了,难道这笔割地的帐还要算在明朝头上?蒙古帝国崩溃留下了大片无主之地,谁占了就是谁的,谈何割地?割谁的地?割的蒙古帝国的地吗?不觉得可笑吗?况且抛开历史背景和历史环境去谈论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这本身就是很扯淡的一件事。当时的康熙刚经历了三番之乱,刚通过迁界禁海收复台湾,南方半壁江山钱粮重地已经是一片残破,北方的葛尔丹又击破喀尔克兵锋直逼北京城,这种情况下,只要脑子不是被驴踢了,就不会选择同时与沙俄和葛尔丹死磕的。至于那些说康熙派了上万人却拿不下几百哥萨克的嘴客们,你们没去过极寒地区,但三国演义总看过吧,曹操打马超初战不利然后利用降温降雪连夜取水造冰城延缓马超进攻的事总知道吧?极寒地区的要塞是那么好打的吗?且不说滴水成冰的环境连液化气都点不着,所有热兵器都失效,就是穿上厚厚的御寒衣物都已经笨重得要死了,你还能去爬冰墙去强攻要塞?况且天寒地冻的环境根本就不能就地取得食物,仅后勤一项就拖死你了。不可一世的拿破仑是怎么兵败沙俄一蹶不振的?战争狂人希特勒是怎么兵败斯大林格勒的?极寒地区哪有那么好打?


tiank49934957


很多人说《尼布楚条约》送给了毛子那么多土地,可是《尼布楚条约》在毛子的历史中被认为是不平等条约。因为什么呢,因为条约签署中边界划分,把毛子实际控制的很多地区划给了清,而所谓的送给毛子多少万平方公里,实际上清却没有控制过,这个边界不是谁在地图上画的圈儿大就是谁的,也不是谈判中谁喊的声儿大就是谁的,这个是要打出来的!现在看来西伯利亚是香饽饽,但是在古代当时连长城以北地区都属于中原王朝所不屑于占领的地区!就是因为气候环境恶劣,苦寒之地,不产粮食,中原王朝是农耕社会,历史上几次向北扩张都失败了,就是因为这个问题,不是打不过北方游牧民族,是无法适应那里的生存环境!那时候的人要么农耕,要么游牧,要么狩猎,别以为跟现在一样要的是矿产资源。


不胜人生一场醉无悔


有些清朝人又开始不要脸了,康熙签订尼布楚条约割地近一千万平方公里。(此处不信的可参考彼得大帝和叶卡捷琳娜东扩历史,沙俄从彼得大帝才开始侵入西伯利亚迅速东扩,彼得1672年生人,正因为如此俄罗斯特别推崇彼得和叶卡捷琳娜,只尊称两人为大帝),还有一证据看明朝蒙古部落土尔扈特从鄂毕河东归,回归时土尔扈特首领渥巴锡仍带有明朝册封大印和册封诏书,明朝时期西伯利亚和远东都属于中国。


中正o平和


在这之前,中(清)俄之间从来就没有过边界划分。《尼布楚条约》是满清政府第一次,同外国政府签订的划界条约。究竟是怎么回事?当时在中国的西北地区有准格尔部叛乱,随然康熙皇帝派出军队战胜了俄国人,但是没有什么办法完全消灭或者是驱逐走俄国人。而派大军长期驻守与此?军费的消耗又是及其庞大的开支。因此上,才会签订《尼布楚条约》的。这时的满清政府,还没有晚清政府那样的腐败无能。而因此,这个条约大体上还能够算是个平等的条约。后来,满清政府腐败无能,有陆续签订了北京条约,爱辉条约等一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才让它俄国人从中国的领土上陆续割让了数百万平方公里土地。


爱看爱思考


此一时彼一时嘛,要看当时的环境。当时康熙皇帝虽然跟沙皇俄国签订了尼布楚条约。但是从条约谈判到签订是经过很多波折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签订的。刚开始沙皇俄国出尔反尔答应撤出雅萨克城,不在侵犯中国的领土。但是一看清兵撤退马上又卷土重来重新占领雅萨克城,后来康熙皇帝震怒。第二次集中兵马对沙皇俄国进行长期的的围困歼灭战。沙皇俄国也是坚持了很久直到救援无望。才派出使者答应愿意与大清进行谈判对话,当时的沙皇俄国正在发展向西方看齐的军事力量正处于崛起时期,而此时的康熙王朝正处于三潘平定台湾收复时期,国内百废待兴百姓求和平稳定发展的希望能得到休养生息的和平环境。这可能也左右了,康熙皇帝早日以沙皇俄国签订边界条约的关键一环吧!还有就是西北的准格尔部葛尔丹叛乱。直接威胁的大清帝国的繁荣与稳定。康熙皇帝急着腾出手来对付西部地区,想要早日清除威胁大请的隐患,孰重孰轻康熙皇帝心里是有本帐的。当时的情况与当时的环境决定的康熙皇帝在边界谈判上做出的让步,但并不是委曲求全,但是有底线的让步。在沙皇俄国答应不支持准格尔部的条件经过利益交换,最终大清国已俄国经过平等协商,最终达成了中国第一个边界平等条约尼布楚条约。他为中俄两国,今后几百年的和平相处,奠定了法律|的基础。


铁木真165163663


首先《尼布楚条约》究竟送给沙俄多少土地?此提问就是一个伪命题。

《尼布楚条约》又称之为《涅尔琴斯条约》是历史公认的平等条约。条约肯定了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领域属于中国。这项《条约》俄国认为是不平等《条约》,因为它遏止了俄国向东方的侵略扩张,至于提问者所提问的“究竟送给沙俄多少土地?”这些领土都是历史上有争议之领土,根本不能说是“送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