鴉片戰爭前,一場勝者僅陣亡22人的戰爭,決定亞洲300年命運

中英鴉片戰爭前240年,按西元紀法是1600年,這一年的12月31日,英皇伊麗莎白一世授予一個公司皇家特許狀,給予它在印度貿易的特權而組成,這個公司便是“倫敦商人在東印度貿易公司”,簡稱為東印度公司。

鴉片戰爭前,一場勝者僅陣亡22人的戰爭,決定亞洲300年命運

(1600年,圖為設在倫敦的英國東印度公司總部大樓)

八年之後,東印度公司在印度的第一個貿易點建成,位置在印度西部的港口城市蘇拉特(往南250公里便是孟買)。再過兩年,又在孟加拉灣建立了第一所工廠。

鴉片戰爭前,一場勝者僅陣亡22人的戰爭,決定亞洲300年命運

1612年,東印度公司打敗了在印度的競爭對手葡萄牙人,這勝利贏得了當時印度皇帝的注意。當時的印度,依舊是穆斯林王朝統治,而因為此時的皇帝自稱祖先是蒙古成吉思汗的後裔,所以印度史上一般稱其為“莫臥爾帝國”(莫臥兒即蒙古的印度讀音)。

鴉片戰爭前,一場勝者僅陣亡22人的戰爭,決定亞洲300年命運

莫臥兒皇帝及其後妃(即泰姬陵的主角)

1615年,

英皇詹姆斯一世派使者拜訪了莫臥兒皇帝,成功地獲得了皇帝授予東印度公司獨一無二的定居和建立工廠的權利。作為交換,公司願意向皇帝提供歐洲市場上的貨物和珍品。這次旅程非常成功,賈汗吉爾向詹姆斯一世回信道:

“我向所有我統治的王國和海港下令,接受任何英國商人作為我的朋友。他們可以在任何他們願意的地方居住,享受無限制的自由。不論他們到達哪個海港,葡萄牙或其他人不準打擾他們。我的總督和長官會給予他們自由。為了加固我們之間的熱情和友情,我希望陛下下令您的商人,用他們的船運來各種珍品,……願我們的友誼永恆。”

鴉片戰爭前,一場勝者僅陣亡22人的戰爭,決定亞洲300年命運

英王詹姆士一世

1698年,東印度公司買下位於孟加拉灣恆河口岸的加爾各答。加爾各答在莫臥兒帝國眼裡只是一個小村莊,

無非是多生產一點大米和黃麻而已,然在英國手中,卻成了東印度公司的貿易總部。

來自印度全國的的糧食和工業原料,從這裡源源不斷地運回英國,從中獲得了豐厚利潤。

鴉片戰爭前,一場勝者僅陣亡22人的戰爭,決定亞洲300年命運

加爾各答

而隨著資產累積越來越大,東印度公司在印度的其他據點也發展起來,譬如馬德拉斯(印度東南沿海,原為一個普通漁村,發展成為英國獲取南印度棉紡織品和手工藝品的基地),譬如孟買(印度西海岸的海港,原為葡萄牙殖民地。1661年被作為葡萄牙公主的嫁妝轉贈給英國)

東印度公司的生意越做越大,資本雄厚的他們在加爾各答修築了一個巨大的堡壘,建立軍隊,訓練印度人幫助他們打仗。這一切,終於引發了英國與印度的戰爭。

鴉片戰爭前,一場勝者僅陣亡22人的戰爭,決定亞洲300年命運

1757年,一場戰爭終於在孟加拉王公與東印度公司之間發生。

孟加拉這邊其實有法國人的支持,而東印度公司則買通了不少孟加拉將軍。戰爭發生之際,孟加拉有七萬大軍,法國人送來53尊大炮和40名炮手,東印度公司這邊只有900個英國兵和2000名印度人。

可是戰鬥一打響,突然一場傾盆大雨,孟加拉軍和法軍的槍炮火藥受潮,失去效力,而英軍的槍炮火藥都預先蓋上了防水布,保持完好。於是,當雨停之後,戰爭便成了英軍利用火器對孟加拉人的密集射擊,而孟加拉的部分將領乘機叛變,轉到英國這一邊。

這一戰,英國人以22人死亡、53人受傷的代價,擊潰了孟加拉的7萬大軍(實際上打死打傷500餘人)。

此時,距離中英鴉片戰爭爆發,尚有83年。大清國正是乾隆皇帝在位,他對大陸南邊發生的這些事,幾乎是一無所知,而且也根本不想知道。

鴉片戰爭前,一場勝者僅陣亡22人的戰爭,決定亞洲300年命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