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

赞!

文艺活动到村

“苍茫的天涯是我的爱……”每天傍晚,在李家河镇利福田村文化广场上,一群妇女正在跳着广场舞,几个小孩在旁边的健身器材上玩耍着,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与满足……

而这温馨和谐的一幕,与利福田村“尖刀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为积极响应州委“干部力量下沉到村到户”的要求,宣恩各级各单位成立的村级“尖刀班”纷纷投身到脱贫攻坚第一线,其中,活跃在李家河镇利福田村的“尖刀班”成员们一边引入资金改善基础设施,一边引进优质产业为村民增收“造血”,同时还组织开展各项活动,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让这个村悄然改变。

赞!

安装乒乓球台

脱贫重担肩上扛

“一管清水到农家,一张黑脸走天下。”近日,在宣恩县民政局工作群里,“尖刀班”成员汪翠萍作打油诗自我调侃道。

由于利福田村里现有的供水管网是14年以前安装的,已非常陈旧,加之供水主管太小,已无法满足村民正常的生产生活需要。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尖刀班”成员经常顶着烈日和暴雨,铺埋入户管网,在长期日晒雨淋和高强度工作下,他们已经全部变成了“黑脸”,女同志们也常常以“女包公”自居。

赞!
赞!赞!

一管清水到农家

自从开始驻村后,“5+2”“白+黑”就成为了他们常有的工作模式,白天和贫困户逐一对接落实政策、解决村民们的实际困难,深夜经常加班整理资料。

“身上的皮脱了一层又一层,但看见村里的基础设施一天一天变好,就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尖刀班”成员易清平一边指着自己肩膀上晒掉的皮,一边笑着告诉笔者。

据了解,利福田村是宣恩县著名的革命老区,辖区有板栗园大捷纪念碑、红军桥,发展红色旅游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基础设施落后,水、路不通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赞!

板栗园大捷纪念碑

赞!

红军桥

“利福田是县里为数不多的几个革命老区之一,这是一个优势,今年,我们一定要想办法把村里的路硬化了,还要集中解决村民的吃水问题。”“尖刀班”入村后,对于村里的发展,“尖刀班”班长黄敏有自己的思路。

黄敏是全县为数不多的“女班长”之一。别看她是一名女同志,但对于农村工作却有着十多年的经验,工作起来轻车熟路。

在她的带领下,“尖刀班”干部进组入户,实地了解每户人口、住房、种植、养殖、教育等情况,摸清村里的“穷根”后,第一条就是改善村里的基础设施。经过数月的“交通攻坚战”,村里98%的联户路全部硬化了,村里17000米管网全部更换。

“人家城里人不怕苦,跑到咱山区帮大家脱贫,我们更要全力以赴,争取早日脱贫。”利福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覃庆海说。

赞!

道路

引领致富产业兴

“以前种庄稼,一年到头得不到几个钱。前段时间,村里‘尖刀班’的干部带我们到巫山去考察了脆李,那个李子口感非常好,嚼起来又脆又甜,现在我也准备种上几亩,市场前景好得很……”李家河镇利福田村村民王维昌高兴地说。

要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群众的脱贫问题,还得增强他们自身的“造血”功能,让贫困户有自己的产业发展项目。

赞!

打理核桃产业

前些年,村里发展了近千亩核桃,但种植了4年也没见挂果,有土地却看不到收成,村民们都很着急,很多村民甚至将核桃树直接砍掉。

这一切“尖刀班”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要让村民重拾产业发展信心,唯有我们带头,撸起袖子加油干……”“尖刀班”通过走访,有了发展产业的打算。

赞!

整土备耕

通过实地考察论证,“尖刀班”人员发现,巫山脆李挂果周期短、见效快,而且本地的天气气候适宜种植脆李,于是新发展了260亩巫山脆李。

为了让村民们吃上“定心丸”,打消对发展脆李的种种顾虑,驻村尖刀班还自己凑钱,组织村里致富能手、村民代表到椒园镇黄坪村考察“产业+旅游”融合发展,并到巫山实地考察脆李产业发展情况。

“在巫山,我们去了一家农户,他们家有十多亩脆李,每年收入三十多万元,而且他们的脆李不用自己采摘,基本上都是游客自己采摘。”王维昌说。

赞!

巫山考察脆李产业

与此同时,县民政局驻村“尖刀班”还邀请湖北民族学院专家教授到村对已种植三年多的近千亩核桃进行技术指导,确保核桃能挂果。

随着村民对“尖刀班”越来越信任,“尖刀班”把握良机,组织村民发展黄豆160亩,由宣恩土家爱公司免费提供黄豆种苗,并负责回购。按照回购协议,这些黄豆最低收购价5.6元一公斤。

经过产业结构布局,该村走出了长短结合的产业路子。“长”有核桃、翠李,一次种植,长期受益;“短”有黄豆,当年种、当年收,当年见效。

“有产业、有技术、有销路,这下不用愁了。”展望产业发展,村民信心满满。

赞!

村民领取黄豆

做好群众贴心人

“多亏了这些驻村的干部,要不然我这好好的一个家就垮了……”说起利福田村的驻村“尖刀班”,覃家望心里满是感激。

覃家望是利福田村4组贫困户,常年在外务工。去年,因患上结肠癌,花费了几万元,让这个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尖刀班”在得知相关情况后,将其按照规定纳入低保户,医药费报销百分之九十并进行了二次报销,还在去年年底送去慰问金10500元。

“哪家有困难,‘尖刀班’就帮哪家。”覃庆海说。

赞!

照顾五保老人

6组的贫困户安国富,由于兄弟三人有两人外出务工,年逾八旬且行动不便的老母亲和一岁多的侄子安田田由安国富一人在家照料。通过深入走访,“尖刀班”得悉安田田的营养状况非常差,户口也还没有上,其父安桂平在外务工,孩子母亲离家出走后再也没有回来,老人由于常年多病连开火做饭的能力都已丧失。

为了改善安国富家的现状,驻村“尖刀班”先是协同村委会为安国富出具了上户证明,解决了安田田的户口问题。同时黄敏在微信朋友圈转发了老人全家生活情况,发动爱心人士为安田田捐赠了奶粉和换洗衣物,“尖刀班”成员田翠香把女儿小时候的衣服捐赠给了安田田。

赞!

帮助老人晾衣服,关心老人生活

随着天气逐渐变热,老人的病情变得不太稳定,“尖刀班”成员汪翠平从事过多年医务工作,她将老人的病情及时电话告知了在外务工的安桂平,并自掏腰包为老人购买了药品。

为贫困户送棉被、送米﹑送油……帮贫困户干农活、做家务、送他们去医院……在她们心里,贫困户就是她们的亲人,在贫困户心中,“尖刀班”干部就是他们亲近的人,有几个上年纪的老人还直接喊“尖刀班”的女同志“闺女”。

赞!

帮助老人挂肉

“组织派我们到村里当工作队,就要当好群众的贴心人。再说工作队也只有一心想着为老百姓办实事,才能赢得民心,才能得到群众的支持和信赖。”黄敏说,看到群众的笑脸便是她们最大的满足。

赞!

有 福 利!

赞!

识别上方图标进入宣恩电话本

可查找宣恩党政机关及各行各业电话!

文:张娟

微博:@宣恩发布

审核:欧阳章平@凉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