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划分为2区3县的5线城市,享有“铜城”之称

甘肃省划分为2区3县的5线城市,享有“铜城”之称

甘肃省划分为2区3县的5线城市,享有“铜城”之称

是甘肃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位于甘肃省中部,地处黄土高原和腾格里沙漠过渡地带。辖白银、平川两区和靖远、景泰、会宁三县。市政府驻白银区。

海拔1275~3321米。黄河流经全市258千米,流域面积14710平方千米。南部为中温带半干早气候区,北部为冷温带干早气候区。年降水量110~352毫米,年蒸发量2101毫米。

白银矿产资源丰富,主要矿藏有铜、煤、黏土、石灰石、石膏等。

甘肃省划分为2区3县的5线城市,享有“铜城”之称

甘肃省划分为2区3县的5线城市,享有“铜城”之称

历史沿革

夏、商、西周,境内为羌戎所居。

春秋、战国时期,境内部分地域为月氏族所居。后匈奴族南下,月氏族西迁,部分地域为匈奴所居。

秦始皇帝三十三年,蒙恬将数十万众北击匈奴,收复河南地,市境黄河以东入秦版图。[1]

西汉元鼎三年,置安定郡。设祖厉、鹑阴二县隶安定郡。是为境内建县之始。祖历县故址在靖远县城西红咀村,鹑阴县故址在平川区旱坪川西。 元鼎六年,景泰县境内置媪围县,隶武威郡,故址即景泰县芦阳镇东5华里吊沟故城。

新莽时期,改祖厉县为乡礼县。

甘肃省划分为2区3县的5线城市,享有“铜城”之称

甘肃省划分为2区3县的5线城市,享有“铜城”之称

甘肃省划分为2区3县的5线城市,享有“铜城”之称

甘肃省划分为2区3县的5线城市,享有“铜城”之称

东西汉废除乡礼县,仍称祖厉县。鹑阴、祖厉、媪围三县均隶武威郡。

三国时,市境属魏之武威郡。

魏晋之际,鲜卑族一支乞伏氏自牵屯、苑川迁居麦田。

晋咸和四年,后赵石勒灭前赵,尽有关中陇右之地,置陇东郡。祖厉县南迁,隶陇东郡。

晋太元元年,前秦灭前凉,于鹑阴县地置平凉郡,是为境内置郡之始。

鲜卑乞伏司繁自麦田迁于度坚。晋义熙五年,西秦乞伏乾归复徙都度坚山,即秦王位。其时,景泰县境隶西秦秦兴郡。平凉郡先后为后秦、南凉、大夏据有。

宋元嘉五年,北魏强大,于安定执夏主赫连昌,赫连定收集大夏余部奔还平凉,即皇帝位,大赦,改元胜光。元嘉七年,北魏攻破夏平凉郡,仍置平凉郡,设鹑阴、阴密二县隶之,郡治鹑阴。仍置陇东郡,祖厉县隶之。西魏大统十三年,宇文泰为西魏相西巡,于鹑阴县地置会州。是为境内有州建置之始。

甘肃省划分为2区3县的5线城市,享有“铜城”之称

甘肃省划分为2区3县的5线城市,享有“铜城”之称

甘肃省划分为2区3县的5线城市,享有“铜城”之称

甘肃省划分为2区3县的5线城市,享有“铜城”之称

甘肃省划分为2区3县的5线城市,享有“铜城”之称

甘肃省划分为2区3县的5线城市,享有“铜城”之称

甘肃省划分为2区3县的5线城市,享有“铜城”之称

北周武帝保定二年,移会州州治于鸣沙,改会州为会宁防。次年,周武帝西巡,于祖厉县故地置乌兰县并设乌兰关。隋开皇元年,改会宁防为会宁镇。十六年,会宁镇改置会宁县。大业二年,改会宁县为凉川县,并置会宁郡,郡治凉川,辖凉川、乌兰二县。

唐武德二年,改会宁郡为西会州。改凉川县为会宁县。贞观六年,废鸣沙之会州,改西会州为会州。八年,以会州仓储殷实,改为粟州。同年复称会州,属关内道,仍辖会宁、乌兰二县。

唐开元四年,于祖厉县故地别置凉川县,迁会州州治于此。九年以黄河洪水威胁州城废除。

唐天宝元年,改会州为会宁郡。乾元元年,改会宁郡为会州。广德元年会州陷于吐蕃。

甘肃省划分为2区3县的5线城市,享有“铜城”之称

甘肃省划分为2区3县的5线城市,享有“铜城”之称

甘肃省划分为2区3县的5线城市,享有“铜城”之称

甘肃省划分为2区3县的5线城市,享有“铜城”之称

甘肃省划分为2区3县的5线城市,享有“铜城”之称

甘肃省划分为2区3县的5线城市,享有“铜城”之称

甘肃省划分为2区3县的5线城市,享有“铜城”之称

北宋初年,市境仍为吐蕃所据。雍熙二年,党项族李继迁破会州,焚毁城郭。明道元年,西夏兵南下,吐蕃败走,市境悉为西夏属地。元丰四年,宋五路大军攻夏,境内为宋、西夏争战的前沿阵地。

元符二年,宋苗履进筑会州城,割安西城以北六寨隶会州。并于西南百里筑会州新寨名会川城。

崇宁三年,于会州州治置敷文县,隶泾原路。

南宋建炎四年,会州为金据有。市境黄河以东属金,黄河以西隶西夏。

甘肃省划分为2区3县的5线城市,享有“铜城”之称

甘肃省划分为2区3县的5线城市,享有“铜城”之称

甘肃省划分为2区3县的5线城市,享有“铜城”之称

甘肃省划分为2区3县的5线城市,享有“铜城”之称

甘肃省划分为2区3县的5线城市,享有“铜城”之称

金大定十二年,改会州州治敷川县为保川县。二十二年于西宁城置西宁县,贞佑四年,升西宁县为西宁州。兴定四年西夏等闲占领会州。元光二年,金将郭虾蟆攻取会州。正大四年蒙古军南下灭西夏,破西宁州。蒙古窝阔台汗八年蒙古军破会州城。市境悉为蒙古汗国属地。

元初,弃新会州,迁州治于西宁县。至元七年并西宁县入会州,辖市境黄河以东地。河西景泰县地属宁夏府路之应理州,后改隶甘肃行省永昌路。至正十二年三月,改会州为会宁州。

明太祖洪武二年,设迭烈逊巡检司,归固原州管辖。洪武十年,降会宁州为会宁县,县治迁于今址,隶巩昌府。正统二年,以故会州地置靖虏卫,隶陕西都司。改迭烈逊巡检司隶靖虏卫。明中叶百余年,市境黄河以西为蒙古鞑靼部所居。万历二十六年,抚臣田乐用兵河西,鞑靼各部远徙。景泰县境之大、小芦塘,五佛寺,一条山锁罕堡等地隶靖虏卫。红水、永泰、宽沟、镇虏等地属临洮府。

清顺治元年,改靖虏卫为靖远卫。会宁县、靖远卫隶巩昌府。景泰县境之大芦塘等地仍隶靖远卫,红水等地改隶兰州府皋兰县。雍正八年,靖远卫改称靖远县。乾隆三年,靖远县改属兰州府。乾隆四年,皋兰县于宽沟设县丞一员,领宽沟、永泰、红水、正路四堡。乾隆二十二年,宽沟县丞移驻红水,称红水分县。道光后复驻宽沟。同治十三年,左宗棠秦设海城分县于打拉池。

民国元年,裁撤海城分县,划打拉池仍隶靖远。民国2年,红水分县升为红水县,与靖远、会宁县并隶兰山道。民国16年,三县直隶甘肃省政府工作报告。民国22年,将靖远县北区大、小芦塘及五佛寺、一条山、锁罕堡、老龙湾等地划归红水县,成立景泰县。

1949年8月、9月,会宁、靖远、景泰三县相继解放,成立县人民政府。会宁、靖远隶定西专员公署,景泰县隶武威专员公署。

1956年1月,景泰县划归定西专员公署。1956年6月,成立白银市。

甘肃省划分为2区3县的5线城市,享有“铜城”之称

甘肃省划分为2区3县的5线城市,享有“铜城”之称

甘肃省划分为2区3县的5线城市,享有“铜城”之称

1958年4月,国务院批准白银由县级市升格为地级市。同时撤销景泰县并入皋兰县。1958年11月,甘肃省人民委员会委托定西专员公署代管白银市。1958年12月,撤销皋兰县,石洞寺以北地区归白银市。

1960年11月,靖远县划归白银市。1961年12月,恢复皋兰县、景泰县建制,均隶属于白银市。

1962年11月,设立白银市郊区。至此,白银市共辖三县一区。

1963年10月23日,撤销白银市,靖远县划归原定西地区,景泰县仍隶武威地区,白银区、皋兰县隶属兰州市。

1985年5月14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85]66号)恢复白银市(地级)。将兰州市的白银区和皋兰县的强湾、武川、水川3个乡划归白银市,设立白银区;将靖远县的宝积镇和宝积、水泉、共和、种田、复兴等5个乡划归白银市,设立平川区。同时将定西地区的皋兰县、靖远县和武威地区的景泰县划归白银市管辖。8月,地级白银市正式挂牌成立。

1996年,面积2.1万平方千米,人口163.5万。市政府驻白银区,辖白银、平川2区和靖远、会宁、景泰3县。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白银市常住总人口1719735人,其中,白银区274554人,平川区186428人,靖远县463076人,会宁县568634人,景泰县227043人。

2009年末,全市面积2.12万平方千米,常住总人口175.7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62.4万人,非农业人口46.38万人。辖白银、平川两区,会宁、靖远、景泰三县,共有9个街道、21个镇、48个乡。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白银市常住总人口1708752人,其中,白银区294400人,平川区192399人,靖远县454925人,会宁县541273人,景泰县225755人。

2014年,省民政厅(甘民复〔2014〕154号)批复同意:平川区撤销宝积乡,设立宝积镇;靖远县撤销刘川乡、北滩乡,设立刘川镇、北滩镇;会宁县撤销柴家门乡、侯家川乡,设立柴家门镇、侯家川镇;景泰县撤销正路乡、中泉乡,设立正路镇、中泉镇。2015年,省民政厅(甘民复〔2015〕2号)批复同意:会宁县撤销中川乡、汉家岔乡、刘家寨子乡、白草塬乡、大沟乡、四房吴乡、老君坡乡、平头川乡,设立中川镇、汉家岔镇、刘家寨子镇、白草塬镇、大沟镇、四房吴镇、老君坡镇、平头川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