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城市重排座次,厦门二线城市排第三!

在厦门生活久了

深切地觉得厦门发展得越来越好

厦门在全国,

是什么样的水平?

一线城市重排座次,厦门二线城市排第三!

近日

《中国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

发布了

全国有338个地级以上的城市

咱们厦门排在哪儿呢?

一线城市重排座次,厦门二线城市排第三!

一线城市的位次三年来首次发生了变化

北京不再稳占城市榜单的第一位

一线城市重排座次,厦门二线城市排第三!

由“北上广深”变为“上北深广”

15个“新一线”城市的席次也有一些改变,依次是成都、杭州、重庆、武汉、苏州、西安、天津、南京、郑州、长沙、沈阳、青岛、宁波、东莞和无锡。

二线城市:昆明市、大连市、厦门市 、合肥市、佛山市、福州市、哈尔滨市、济南市、温州市、长春市、石家庄市、常州市、泉州市、南宁市、贵阳市、南昌市、南通市、金华市、徐州市、太原市、嘉兴市、烟台市、惠州市、保定市、台州市、中山市、绍兴市、乌鲁木齐市、潍坊市、兰州市。

一线城市重排座次,厦门二线城市排第三!

厦门排在了二线城市的第三位

你怎么看?

很多网友调侃

二线城市的厦门却有着一线城市的房价

一线城市重排座次,厦门二线城市排第三!

厦门经济到底如何呢?

请看官方权威数据

厦门市统计局副局长彭勇解读了日前发布的《厦门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厦门经济稳步向好

2017年,厦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351.18亿元,增长7.6%,增幅比全国平均水平高0.7个百分点。厦门的就业形势持续向好,2017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8.64万人,比2016年增加1.62万人。

厦门经济发展的效益更好。2017年,全市地方级财政收入696亿元,增长11%,增幅位居十五个副省级城市第5。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340亿元,增长20.4%;工业利税总额增长15.4%;规上服务业盈利能力提升,规上重点服务业在全省九地市中规模和增幅均居首位。

此外,厦门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更强。2017年,全年完成基础设施投资909.80亿元,增长14.8%,占全部投资的38.2%;厦门改革的动力更足了,厦门去年取消47项涉企收费项目,为企业减负超过250亿元。

一线城市重排座次,厦门二线城市排第三!

经济发展质量较高

彭勇介绍,在副省级城市中,厦门的发展还是有优势的。

一是经济密度高。与副省级城市相比,厦门经济密度居前。2017年,厦门经济密度在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3位,为2.56亿元/平方公里,在副省级城市中具有明显优势。

二是财政收入质量高。财税效益名列前茅,全市每平方公里地方级一般预算收入0.41亿元,居副省级城市第2位;财政自给率高,财政自给率即地方 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与预算支出的比值,2017年,厦门财政自给率在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4位,达85.8%。

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显著

从产业结构看,服务业已成为全市经济增长主引擎。2017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57.7%,增长7.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近六成。从需求结构看,经济增长主要由内需拉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7%,外贸出口增长5.2%,内需增幅明显高于外需,经济增长由内需拉动的特征进一步凸显。此外,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居副省级城市首位。

你的切身体会是怎样呢?

就拿厦门人最关注的房价来说,

3月份继续下跌!

国家统计局发布2018年3月份

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如下

一线城市重排座次,厦门二线城市排第三!

一线城市重排座次,厦门二线城市排第三!

数据显示,3月厦门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2月继续下跌0.2%,跌幅在全国70城中排第5位。二手住宅环比下跌0.5%,跌幅全国居前。值得注意的是,自去年12月首度出现环比下跌以来,厦门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已经连续环比下跌4个月,二手住宅价格环比已经连续下跌12个月。

一线城市重排座次,厦门二线城市排第三!

希望未来厦门越来越好,

越来越宜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