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救母亲河!一场考验练江边各级河长的战役已打响

救救母亲河!一场考验练江边各级河长的战役已打响

《南方》杂志全媒体记者丨林琳 杨洋

让练江重回清澈明净,是一代潮汕人面对的史无前例的难题。破解最棘手的难题,需用最有力的武器。练江整治的各项目标任务要落地,归根结底要靠练江边那一个个讲政治、有活力、能战斗的基层党组织,要靠那一批批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党员干部带领群众攻坚克难。

救救母亲河!一场考验练江边各级河长的战役已打响

汕头市潮南区练江支流,利用微生物“再造”生物链进行治水,河面的水生植物“生态浮床”,可以帮助练江逐步恢复自净功能。(摄影:刘树强)

天阴沉沉的,雨开始下了。揭阳普宁渔老村党支部书记杨春填在河边凹凸不平的泥泞上走着。“早中晚都要来看,周边有什么事都要负责任。”他的脚下,是练江一条二级支流。

数十公里外的汕头潮阳区海门镇,是练江的入海口。城关社区党支部书记董加兰也在冒雨巡看,年过七旬的她有些步履蹒跚。

作为最基层的河长,巡河,是他们每天必做的功课。从头到尾,从揭阳普宁,到汕头潮南、潮阳,立在练江边大大小小的河长公示牌,诉说着切切实实的责任。

救救母亲河!一场考验练江边各级河长的战役已打响

汕头市市长、市总河长郑剑戈在练江支流谷饶溪边指导拆违工作,他的临时住所也设立在这条溪边。

最近一段时间,汕头市市长、市总河长郑剑戈多次在练江支流谷饶溪边不到10米的临时住所吃、住、办公。二楼挂着练江水系图,开窗就能看到练江水。“那天晚上12时回家,还看到市长在连夜开会。”溪美村支书张楚镇回忆,第二天早上7时过来,市长已经在现场指导拆违了。

练江整治,压力空前,决心也空前。“见河长”“见行动”,更要“见成效”。一场考验练江边各级河长的艰苦战役已全面打响。

重责下的河长

初夏的练江支流白马河,河水缓缓流淌,河里有一群小鱼游动。“已经干净一些了。”普宁占陇镇镇长周少添在河边蹲下,双手掬起一捧河水嗅了嗅,又把手臂洗了洗。在周少添的心头,河长制落实是一条主线,沿河有没有排污口,有没有印染企业,这些和环境卫生有关的工作要一并抓,“整治做不好,随时都有可能被追责”。

救救母亲河!一场考验练江边各级河长的战役已打响

普宁占陇镇镇长周少添在练江支流白马河边掬起一捧河水。(摄影:林琳)

“河长制”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词语。2015年,练江流经的潮南区就在汕头市率先推行河长制,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去年,广东实现省、市、县、镇、村五级河长体系全覆盖,将治水责任层层压实。

一年过去,河长巡河及时发现了不少问题,但河长们也有困惑。“看到拖拉机往河里倾倒垃圾,我只能上报,等执法人员来了,人都跑了。”杨春填作为村一级河长,只能做好管理和服务,并没有执法权。渔老村顺流而下40公里的潮南区大宅村,村支书郑坚宏也有同感。巡河发现村里的练江支流受上游印染厂污染,多次协商未果,郑坚宏只好带着村民代表去上访,并因此出了名。

“实为无奈之举。”郑坚宏说,“治水责任很大,但我能用的方式有限,企业管控涉及本地经济和环保,我只好选择上访这条路。”

“垃圾已入河,光靠河长管理不能解决问题。”潮南区政府副区长刘燕飞提出了她的思考,“河长制解决了分头治水、互相推诿的问题,但有些职能最后还是需要相应的部门来执行。例如污染执法涉及环保、公安部门,开路挖渠涉及交通部门,而截污管网等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政府推进。”

“河长们承担了责任,但相应的权力还不够。”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曾凡棠接受《南方》杂志记者采访时分析,只有下沉执法力量,实现执法重心前移,才有助于河长制更好地发挥能量。

河长治水创新

白坑湖面波光粼粼,偶有一两只白鹭飞过。练江的污染有先天不足的因素,其中之一就是上游活水少。2012年以来,当地部门把水库的库容扩充了一倍,大大增加蓄水量,曾经被污染的白坑湖得以恢复今日的水质。

“一河一策”,练江整治需要科学施策,因此对于技术型人才的渴求非常强烈。

白坑湖的市级河长熊孟清是一位有着丰富经验的工学博士,他是广州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发展规划处副处长,挂职普宁市副市长。这位“省里来的专家型官员”,给普宁带来一些新的治理技术。

普宁燎原街道大员村的人工湿地就是由熊孟清指导建设的。工程利用砂池、沉淀池(厌氧池)、砾石池等进行三级沉淀,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再排入湿地当中。“村里生活污水以前未经处理直排练江支流,现在人工湿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街道办主任黄山青介绍,这个项目的经验还将推广到其他地区,熊副市长挂职期满,市里打报告将他留下,“治水是一个科学性、技术性要求很高的系统工程,我们需要更多的技术指导”。

在潮南区峡山大溪桃溪段,一片潮汕古民宅环绕着一湾碧绿的溪水,河面上水生植物随风摆动……为彻底改善水环境,潮南区引进了高科技的生态修复技术,利用微生物“再造”生物链进行治水,水生植物正是修复项目之一的“生态浮床”,可帮助练江逐步恢复自净功能。

救救母亲河!一场考验练江边各级河长的战役已打响

潮南区利用微生物“再造”生物链进行治水。(摄影:林蓄强)

除了运用新技术,实现河长们的高效履职,同样需要与时俱进。

在潮南区河长办主任林蓄强的手机里,《南方》杂志记者看到了“广东智慧河长”信息平台。这是广东省“互联网+”河长制的一大创新,它可以精准定位,深入辅助各级河长进行巡河、监督、检查等,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普宁和潮阳积极创新巡河机制,利用无人机航拍等先进手段,及时对有疑点的印染企业进行排查,直观地、无死角地了解全区河流概貌,有效降低巡河难度,缩短巡河时间,提高巡河、治河效率。

住到练江边

近段时间河长们住到练江边,传递出明确的信息:党员干部要与老百姓感同身受,污染治理才有希望落到实处。揭阳市委书记、市第一总河长李水华形容,练江已成“炼”江,这个“炼”字里的“火”,正是检验考察党员干部为民治水战斗力的火。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练江边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在党建统领下有担当、善作为,方是攻坚克难最有力的武器。

救救母亲河!一场考验练江边各级河长的战役已打响

2018年5月28日,普宁市练江母亲河保护基金会成立。(摄影:王玉龙 陈宏阳)

潮阳区铜盂污水处理厂是练江流域治污的重要基础设施,此前曾被搁置。今年以来,潮阳区委从强化党建入手,党员干部主动上门做思想工作,同时抓住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选优配强项目所在村党支部班子,推动污水处理厂建设顺利复工,整个过程“零上访、零障碍”。目前日均处理污水量达1.5万吨的一期工程已经基本完工,计划今年正式投入运作。

“河长与群众良性互动,是‘全民治水’格局形成的关键。”李秋室是潮南区成田镇简朴村的河长之一,他每天不厌其烦地向村里群众普及练江整治的相关环保理念。“谁都爱家乡,干部主动承担起责任,我们更加义不容辞。” 一位65岁的村民如是说。

在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下,广大群众、乡贤保护练江的意识逐步提升。在潮阳区,名为“河小青”的青年志愿者们每日清理捡拾河岸垃圾杂草杂物,并在练江流域开展环保公益骑行宣传活动;在潮南区练江各河道边,一批标识鲜明的警示牌上二维码十分显眼,市民一旦发现污染练江的行为,只要用手机拍摄,扫一下二维码,照片一秒就上传到“练江整治,全民监拍”微信号;在普宁市,“五水清漂”“五边清污”大行为正在开展,全力推进练江流域“1+10”干支流堤岸违建构建物拆除工作,百余名乡贤在练江母亲河保护基金会成立现场踊跃捐资超过2.5亿元……

今年初,省政府通过《韩江榕江练江水系连通工程建设总体方案》,进一步优化潮汕三江水资源配置,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或许正是在压力、责任与担当下,练江治污看到了曙光,对比往年同期,干流水质的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等各项污染指标均已呈下降趋势。

有情为民所系的党组织,有风清气正的党员干部,我们翘首以盼,练江重回澄净,还党、还人民群众、还子孙后代河清海晏。

杂志专题策划丨母发荣 郭芳 王宏旺 戎明迈

杂志专题执行丨刘龙飞 林琳 刘艳辉 史成雷 杨洋

来源丨《南方》杂志2018年第14期

更多精彩内容

详见《南方》杂志2018年第14期

救救母亲河!一场考验练江边各级河长的战役已打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