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上半年收視、熱度均落後於2017同期,電視劇市場正經歷轉型陣痛

2018上半年收视、热度均落后于2017同期,电视剧市场正经历转型阵痛

文丨劉言

來源丨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2018年上半年電視劇市場表現一般,收視率、網播量、熱度均遠落後於2017年同期。

從收視率來看,2018年上半年表現較為突出的是跨年播出的諜戰劇《風箏》,CSM52城平均收視率為1.62%;其次是靳東、江疏影合作的都市情感劇《戀愛先生》,CSM52城平均收視率為1.56%。相比於2017年同期的電視劇表現來說,這一成績略顯慘淡。

2017年上半年CSM52城收視率排名前兩位的分別是《人民的名義》3.66%、《因為遇見你》1.93%。從網播量來看,2018年上半年,網播量TOP3的分別是《戀愛先生》158億、《談判官》127億、《歸去來》88億,而2017年同期,《三生三世十里桃花》414億、《人民的名義》350億。

而熱度方面,2017年上半年,《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以及6月開播的《楚喬傳》在社交網絡上的話題討論度均居高不下;2018年同期,無論是《歸去來》,還是《戀愛先生》,都沒有在社交網絡裡引起太高的話題討論熱度。

題材變換,尚在過渡

2018年上半年電視劇市場的不景氣,主要原因包括:

首先,國產劇正處於現實題材過渡時期,內容優質的現實題材電視劇缺乏。2018年春推會上,中廣聯合會副會長李京盛在談及中國電視劇下一步如何健康繁榮發展的問題時提出“現代題材創作將會成為新時代中國電視劇創作的主流題材”;同樣,在4月4日召開的全國電視劇創作規劃會議上,中宣部副部長、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局長聶辰席也指出,“現實題材是未來電視劇創作主流,以人民為主角,警惕不接地氣的、遠離生活的‘懸浮劇’。”這為2018年電視題材奠定了現實題材的基調。

2018年上半年,古裝玄幻、青春偶像劇大環境不佳,黃金檔中現實題材劇成為主流,而處於過渡期的現實題材電視劇相比古裝玄幻劇、青春偶像劇等,內容質量具有更大不確定性,加上創作瓶頸使得其接力古裝玄幻劇等的轉型陣痛明顯。2018年上半年,多部披著現實主義外衣實則依舊“瑪麗蘇”的劇出現,優質現實主義電視劇、古裝大劇的缺乏使得上半年收視、網播量遇冷。

2018上半年收视、热度均落后于2017同期,电视剧市场正经历转型阵痛

綜合來看,2018年上半年收視率排名前二十的作品中有12部為都市情感題材,佔比達到60%,較2017年同期增加1部,都市情感仍是頭部劇的主流題材,典型代表是《戀愛先生》《美好生活》。古裝劇缺席是收視慘淡的原因之一,去年同期有古裝劇《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孤芳不自賞》《擇天記》等網臺雙豐收的大劇。

其次,電視劇呈現內容多樣化和題材細分化,分眾消費趨勢越發明顯,致使大眾爆款的概率下降。由於電視劇時長較長,且市場上可供選擇的內容越來越多,更多的觀眾選擇將觀劇時間花在自己真正感興趣的題材上,而不僅僅是跟隨大眾流行,從而小眾分流現象明顯。

再次,用戶的時間具有天花板,電視劇的競爭對手不僅是影視劇,綜藝類、體育類節目、抖音等其他休閒娛樂方式分流現象明顯。2018年上半年,網絡節目中選秀類節目耀眼,《偶像練習生》《創造101》熱度高漲,使得不少屬於電視劇的時間被擠佔,而6月俄羅斯世界盃的全球狂歡更是轉移了不少觀眾的關注點,與此同時,諸如抖音、快手等沉浸式、用戶花費時間較長的短視頻APP也分走了不少觀眾的空閒時間。

周播遇冷,儲備豐富

2018年周播劇模式受到挑戰,省級衛視紛紛減少播出數量,北京衛視周播劇場停播。2018年上半年湖南衛視周播劇共3部,包括《我站在橋上看風景》《金牌投資人》《我們一樣年輕》,相比於2017年上半年包括《楚喬傳》《擇天記》等在內的大劇片單來說,2018年的周播劇場在優質內容方面的供給較弱。

2018上半年收视、热度均落后于2017同期,电视剧市场正经历转型阵痛

2018年上半年東方衛視周播劇場僅播出一部電視劇《家有兒女初長成》,較2017年的3部電視劇來說,數量也有所降低。與此同時,北京衛視周播劇場停播,江蘇衛視從2018年8月6日起復播。

收視率方面,一方面受限於周播劇場較晚播出的時間(22點之後),一方面2018年上半年周播劇場內容質量不敵2017年同期,因此2018年上半年的收視率表現一般,且弱於2017年同期的周播劇收視率。

2018上半年收视、热度均落后于2017同期,电视剧市场正经历转型阵痛

下半年,軍事、現實題材主旋律電視劇儲備豐富,且為多平臺聯播,包括浙江衛視和東方衛視的《拼圖》《橙紅時代》。部分頭部電視劇尚未公佈首播時間,包括慈文文化的《涼生,我們可不可以不憂傷》、歡瑞世紀的《在紐約》、光線傳媒的《左耳》等。

價格企穩,頭部上升

過去2-3年,雖然電視劇的價格在快速上漲,但成本端也在上漲,明星、主創片酬迅速攀升,分掉大部分的版權收入。2018年以來,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在電視劇創作規劃會議上提出優化影視製作成本比例,促進影視明星演員片酬更加合理,隨後“優愛騰”聯合發出倡議,共同抑制不合理的高片酬現象。

2018年6月,中宣部等部門聯合大力加強對影視行業天價片酬、“陰陽合同”等問題的治理,在政策的引導下,成本端核心要素保持穩定,影視內容公司或能夠更多版權價格上漲的行業紅利。

2018上半年收视、热度均落后于2017同期,电视剧市场正经历转型阵痛

在電視劇價格方面,2018年上半年播出的《談判官》衛視採購價1.5億元,網站採購價1.5億元,單集平均價格700萬元;《遠大前程》售賣總價5.8億元,單集價格1036萬元;《美好生活》售賣總價3.6億元,單集價格800萬元。

2017年同期,《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單集價格1034萬元,《孤芳不自賞》《歡樂頌2》單集價格1000萬元以上,由於這幾部均是有成熟IP的頭部劇,與2018年上半年的劇不具有可比性,2018年上半年的劇在IP基礎缺乏、非古裝劇的情況下仍能賣出700萬—1036萬元的價格,說明電視劇的價格仍在上升的通道中。

2018上半年收视、热度均落后于2017同期,电视剧市场正经历转型阵痛

與此同時,2018年1月3日,驊威文化發佈公告,周冬雨、羅晉主演的都市愛情劇《幕後之王》的網絡播放權以3.9億元賣給天貓技術,若以公司公告的50集計算,《幕後之王》在2018年1月正在拍攝的情況下,其網絡單集價格就已經達到780萬元。

2018上半年收视、热度均落后于2017同期,电视剧市场正经历转型阵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