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網絡輿論生態正發生變化:16部懸疑網劇集體「撲街」

整個網絡輿論生態正發生變化:16部懸疑網劇集體“撲街”

傳媒內參導讀:在上半年播出的16部懸疑網劇中,無一能稱得上爆款,甚至與“熱門劇”也不沾邊。未來,網劇類型必定是越發垂直和細分的,懸疑劇還會被不斷挖掘,但是不管市場需求會有怎樣的花式變化,好故事帶來的真實感和代入感永遠都受歡迎,精良的製作必然能收穫尊重。

整個網絡輿論生態正發生變化:16部懸疑網劇集體“撲街”

來源:話娛(ID:huayufunds)

懸疑類型最容易成為網劇爆款,這似乎是業內的一個共識。

2015年之所以被稱為網劇市場爆發的第一年,主要原因就是幾部懸疑劇的發力。在當年熱門懸疑類網劇top10中,其中有5部播放量破億,其它播放量也均在1000萬以上,集均播放量在800萬左右。《盜墓筆記》《無心法師》《暗黑者第二季》《心理罪1》等作品的成績都讓許多觀眾看到國產劇在這個方向上的發展勁頭。

2016年,《十宗罪》《滅罪師》《心理罪2》《餘罪》等“罪”字輩懸疑劇相繼而出。這些作品雖說各有各的不足,不過從播放量及話題度上來說,也勉強算得上是熱門之作。

2017年《河神》《白夜追兇》《無證之罪》等劇的出現則真正將這類型推向高潮。《白夜追兇》更是面向全球19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觀眾播放,這也成為中國第一部正式在海外大範圍播出的網絡劇集。

整個網絡輿論生態正發生變化:16部懸疑網劇集體“撲街”

整個網絡輿論生態正發生變化:16部懸疑網劇集體“撲街”

經過三年的發展,高口碑、高流量已經成為了懸疑劇的代名詞。只不過自去年《無證之罪》完結之後,便再沒有出現一部真正的代表作。

整個網絡輿論生態正發生變化:16部懸疑網劇集體“撲街”

16部懸疑網劇集體“撲街”,

7部作品存在感接近於0

根據“骨朵數據庫”統計,2018上半年,優酷、愛奇藝、騰訊等視頻網站共上線了16部懸疑類型的作品。

整個網絡輿論生態正發生變化:16部懸疑網劇集體“撲街”

整個網絡輿論生態正發生變化:16部懸疑網劇集體“撲街”

從播放量來看,16部作品表現最好的是《飛虎之潛行極戰》,達到44億。該劇背靠香港邵氏頂級製作團隊,再加上“飛虎”系列的熱點,以及苗僑偉、黃宗澤、吳卓羲、張兆輝、王敏德、吳岱融等演技派,在剛播出時確實頗受關注。

“首周破五億”、“劇集未過半播放量破十億”,這些數據都證明著《飛虎之潛行極戰》的高人氣。只不過豆瓣上8000多人給出的6.0分,也意味著這部劇與“爆款、精品”還有著一定的距離。

有著IP加成的《法醫秦明2》同樣是表現不達預期。2016年,被觀眾譽為行業良心劇的《法醫秦明》在搜狐上線,憑藉逼真的屍檢現場服化道、專業的法醫分析、腦洞清奇的案件設置,收官後即收穫口碑、點擊量雙贏:豆瓣上45000人綜合評分7.0分,累計播放量17.1億。

基於原著的成功,時隔兩年後,《法醫秦明》系列再回歸卻已是另一番景象。在新的一季中,此前人氣演員張若昀、李現、焦俊豔組成的“鐵三角”全部換了新人,讓網友大呼不適應。截止7月30日,該劇播放量為21.2億,豆瓣評分卻低至5.8分,豆瓣人數也只有不到5000人,與第一季的熱度相差甚遠。

而以上兩部劇是上半年僅有的播放量達到20億以上的懸疑網劇。此外,播放量位於10億—20億之間的作品共1部,1億—10億之間的作品共有9部,播放量低於1億的作品共4部。

從口碑來看,16部作品中豆瓣評分在8分以上的數量為0,7分以上的作品有2部,分別為:《繼承者計劃》《S.C.I.謎案集》。而6分及格線以下的作品有4部,另有7部作品因為評價人數過低暫無評分。

這些“無評分劇”從播出到完結,不僅劇集本身沒有激起任何水花,劇中的演員也沒有取得任何關注度。

如果以播放量20億、豆瓣評分7.5、豆瓣評價人數30000作為一部“爆款”作品的最低評判標準,在上半年播出的16部懸疑網劇中,無一能稱得上爆款,甚至與“熱門劇”也不沾邊。

整個網絡輿論生態正發生變化:16部懸疑網劇集體“撲街”

從爆款頻出到無人問津,

背後是網劇市場輿論生態的改變

那麼從2014年的《暗黑者》,2015年的《心理罪》,到2016的《餘罪》,再到去年的《河神》《白夜追兇》,經歷過近三年的口碑和流量暴增後,2018年似乎迎來懸疑網劇的拐點。其中的原因又是什麼?

首先是整個輿論生態的變化。

眾所周知,懸疑網劇之所以前兩年內迅速崛起,主要原因之一還是在於題材尺度上佔有一定優勢。在《暗黑者》《心理罪》等劇出現之前,電視劇很少能看到高品質的懸疑劇。加上網絡環境限制少,相對自由,為懸疑網劇提供了很大的成長空間與市場。

整個網絡輿論生態正發生變化:16部懸疑網劇集體“撲街”

但時隔兩年之後,如今的網劇江湖早已今非昔比。經歷了2017年暑期檔《河神》《無證之罪》《白夜追兇》等多部懸疑推理劇的極大成功之後,懸疑劇在題材上的紅利已經徹底淡化。

觀眾對懸疑劇情節的起承轉合、邏輯推理嚴密性、表演等方面要求更高。因此懸疑劇面臨的輿論生態較彼時更加“嚴峻”,非得有過硬的內容才能脫穎而出。

其次是缺少優質IP。

懸疑類網劇大多改編其網絡人氣小說。如《無證之罪》就是改編自同名網絡小說,曾一舉拿下過2012年度天涯文學“十大作者”和“十佳作品”的雙榜首。《餘罪》《法醫秦明》《心理罪》等劇目也都是改編自同名小說。

優質IP本身就自帶大量粉絲和較高的話題度,因此懸疑類網劇“火”起來的概率非常高,這類題材的作品也就自然成為各個製作方和網絡播出平臺的寵兒。

而今年播出16部作品中,除了《沙海》《法醫秦明》《S.C.I.謎案集》等少數幾部劇集之外,其餘基本上都是所謂“原創劇”,但劇本不夠成熟,主創團隊又未有知名導演、知名演員加持,這無疑就成了市場中的炮灰劇。

整個網絡輿論生態正發生變化:16部懸疑網劇集體“撲街”

影視劇創作切記不能跟風

要說今年一眾懸疑劇的遭遇對投資者有什麼啟示?那就是切記不能跟風,抱著“圈錢”的目的去拍劇,必定會敗得很慘。

很多業內人士認為,“具體某一類題材最適合網劇演繹,最可能收割網劇粉絲”,這從來就是一個偽命題。

在比拼內容的今天,與其跟風,不如在現實中尋找題材,或者將拍過的題材推陳出新。把握市場的變化,填補市場空缺,做差異化製作也是制勝的關鍵。

當然並不是說以後懸疑劇就會“十拍九撲”,就像《白夜追兇》的監製五百所言,懸疑永遠不會過時。它不僅是一個影視類型,更代表著一種敘事方式。“懸疑不單單體現在刑偵、案件、犯罪上,其他劇裡都可以包含懸疑。懸疑是寫故事的根本,它在我心中應該在所有類型劇裡佔85%以上,甚至一個愛情劇裡都要有懸疑。”

未來,網劇類型必定是越發垂直和細分的,懸疑劇還會被不斷挖掘,但是不管市場需求會有怎樣的花式變化,好故事帶來的真實感和代入感永遠都受歡迎,精良的製作必然能收穫尊重。

整個網絡輿論生態正發生變化:16部懸疑網劇集體“撲街”

整個網絡輿論生態正發生變化:16部懸疑網劇集體“撲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