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江西發展不起來,江西未來如何?

四弟思維


為什麼江西發展不起來?

長期從事數據分析的網友應該都能知道這個事實,作為江西人的好朋友,我不想說著一些客套話,諸如江西發展的比較好這類話題。

江西之所以沒能達到同是中部地區的湖北、湖南水平,據我分析這是因為照顧東部先行戰略區發達省份用工荒導致的。

眾所周知,大多江西人去浙江、福建、廣東打工的人不在少數,為何他們會選擇這三個省份?因為這些地區的工作崗位多,容易找到好工作,高薪工作。

江西成為浙、閩、粵三省共同的人力資源輸出大省,雖然外出務工人數比不上四川、河南,但是出於經濟政治學的原則,特殊的地緣關係使江西成為發達地區的人事部。

因此,國家未將江西列為重點戰略規劃佈局地區。沒有崇高的戰略幫扶,江西與中部省份的差距越來越大,但是江西貧困人口少於湖南、四川等經濟排名靠前的省份。

江西未來如何?

一位老人曾說出一句非常有哲理的話:“先帶動一群富人,讓他們帶動起更多的富人。”

沿海地區的優先發展,東部先行戰略區取得不俗成績,按照國家有關規劃將加快實施中部崛起戰略,東部產業轉移至中西部將為江西省帶來眾多機遇。

隨著長江中游城市群的獲批,江西城市有望脫穎而出。以南昌、贛州、九江等一批具有較大潛力的城市,主動出擊暨外出招商引資,加速東部產業轉移江西產生實質性中部崛起效應。未來的江西省當依託優勢的區位,發揮著超強的地域吸引力,為建設中部強省而努力!


民間查訪專員


江西,簡稱贛,位於中國的東南部,長江中下游南岸,地理位置很好,卻在全國範圍內被認為是“塌陷”了的中部,和它的鄰居們廣東、福建、浙江比起來,江西似乎貧困而沉默,是一個經常被無視的地區。

先來看下2017年江西的GDP排名:全國省份排名為16名,GDP總量為20818.5億元,在全國32個省份中排名中游,但是對比下鄰居,那就真的是慘不忍睹了。

那麼江西發展為何這麼緩慢呢?金十君為你解答。

工業基礎薄弱,先天條件不足

有很多經濟發展的好的省份,都是解放後國家的工業重鎮,大量的國企、央企都在該地佈局。這些地方就算暫時落後,一旦機遇來了馬上就會一飛沖天。比如湖北,而武漢是最鮮明的例子。

所以在江西沒有值得一提的企業,在2017年中國企業五百強中,江西只有五個企業入榜,除了江西銅業排名76名之外,其餘四個都在兩百名開外。企業少了,經濟想要發展起來也就沒那麼容易了。

地理環境

從地圖上看,雖然江西處於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中間,也和幾個經濟發達省份靠邊,但其實江西地貌多為丘陵,四面環山,與周圍各省相接的地區皆為山地地形。

只能靠著一些天然的隘口和通道與外界聯繫,比如廣豐的二度關,鉛山的分水關、桐木關,資溪的鐵牛關,黎川的杉關、德勝關,瑞金的大嶺隘,都是扼守著古代江西通往福建的各路通道。

人才流失

江西由於一開始省內經濟沒發展起來,許多人南下到廣東打工;而後又西部大開發,大筆資金投放西部,許多青年才俊投身西部建設,江西自己什麼都沒撈到,還輸送了不少人才。

教育資源少

江西的教育實力也很弱,985大學一所都沒有,211大學也就是一所南昌大學,高校不足,導致江西的科研創新也跟不上時代,先天優勢不足,起點就比中部其他的省份低。

江西在崛起

現在的江西,真的是不論經濟、文化,還是教育、科技都沒有特別出彩的地方,就連樓市都堪稱沉默。

但是,江西正在迎來長江經濟帶以及長江中游城市群的戰略機遇,以南昌、九江為龍頭的環鄱陽湖城市群正在起舞,高鐵時代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江西的鐵路樞紐地位。

所以最近幾年江西的發展速度可以說非常之快,年均GDP增長速率達到了9.5%左右,近五年都是保持這個發展的勢頭,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而且良好的氣候條件以及各種保護措施使得江西的森林覆蓋率位居全國第二,江西的環境也非常的優美,有眾多鼎鼎大名的景點,比如說廬山、三清山、龍虎山、婺源、鄱陽湖、井岡山等等。

如果能充分開發江西的旅遊自由,將旅遊作為江西的主力產業之一,合力打造出一個有影響力的品牌,能夠創造的經濟價值也是很客觀的。

哪座城市將率先成為我國第5個直轄市?2018年的房價還可能降回10年前的水平嗎?關注“金十數據”,我們給您提供更專業的解答!

金十數據


感謝有機會回答這個問題,江西處於中部省份之一,但是這些年來幾乎沒有什麼風頭上的事情發生,或許這也是大家感覺似乎江西經濟不行的原因,今天藉此機會跟大家分享下自己的一些看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江西省會城市南昌的龍頭作用不明顯

根據2017年的數據顯示,江西省2017年全省生產總值為20818.5億元,江西省會南昌市2017年的生產總值為5003.19億元,僅佔全省生產總值的24%;要知道中部省份城市武漢(36%)、成都(37%)、西安(34%),省會城市龍頭作用不明顯是原因之一。看過我文章的朋友應該知道我一直提出中部這些經濟不發達省份的首要任務就是舉全省之力打造明星城市,只有這樣才能留住本省的優質資源(人才、資金和企業),同時才有機會吸引外來企業和資金的入駐。而南昌這些年確實沒有什麼大動作,無疑江西南昌發展不起來,江西省也就很難有希望。

產業優勢不明顯且沒有交通區位優勢

中部地區的產業具有很多的重複性,大部分都是以裝備製造等傳統制造業為主要工業,根據數據顯示在2017年南昌市工業產值排名前幾位的分別是汽車製造業、計算機、通信其他電子設備製造、農副食品加工業;可以看出與同區域的其他城市來說基本沒有什麼產業優勢,如果產品一樣的話,影響其效益的主要因素就是交通優勢了,而江西目前在中部地區基本沒有什麼優勢。無論是公路、鐵路和航空方面都已經落後於其他省份。舉例:2017年河南省全年全省貨物進出口總值5232.79億元,江西省只有3020.0億元,無疑在產業差距不大情況下,交通就成為了一個重要的砝碼。未來江西方面經濟要發展必須打造一座交通樞紐城市。

本地優秀企業不多,招商引資力度不夠

根據數據顯示,2017年江西省轄區內境內上市公司39家,其中,主板公司23家,中小板公司9家,創業板公司7家;全年新批外商投資企業495家,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金額114.6億美元,利用省外項目實際進資6630.3億元。

河南省截止2017年年末共有上市公司116家,全年吸收外商直接投資(不含銀行、證券、保險)新設立企業210個。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172.2億美元,實際利用省外資金9106.8億元。

湖北省共有上市公司97家,新批外商直接投資項目272個,全年外商直接投資109.94億美元(湖北省實際利用省外資金數量未公佈)。

通過對比可以發現,江西省內優質的企業較少,而且吸引外資和省外資金上也並沒有突出的優勢。一句話,本身造血能力不足,而且外來輸血也跟不上,不過近些年隨著吸引外商投資力度加大相信經濟會有所好轉,相信有關部門已經在採取措施了,江西明天會更好。

綜上,是個人覺得江西省經濟總體發展緩慢的一點看法,歡迎各位留言評論或分享,原創不易記得點贊哦。


勇勇雜談壹貳叄


我小學時就隨父母去了江西,一直到上大學才離開江西,在江西讀過書、種過田、做過工,算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江西人,自認為對這個問題能說上幾句。
不管在什麼地方,也不管操什麼方言甚至語言,我經常能很快辨別出江西老鄉。當然鄉音悅耳,但還有別的方面使我能辨認出江西人。一般來說,江西人協調人際關係的能力比較差一些。同一個辦公室裡面,和別人搞不好關係的大多是江西人。不要說江西人和其他地方人,就是江西人之間也是這樣,或者還要更厲害一些。原來插隊的時候,和上海知青沒打過架,但南昌知青和九江知青到了一起三句沒說完就拳頭滴乾活。南昌人見到了九江人非要罵一聲“九剝皮”,同樣景德鎮人看到了都昌人不說上一句“都巴佬”就不解恨。都說江蘇是大內鬥省,人家那還是蘇南和蘇北,江西則是不是一個村子都是仇敵,真正的大內鬥省。
可能是因為這個原因,江西出不了什麼大人物,你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政府就在江西,江西是中央蘇區,出了那麼多將軍,但沒有一位元帥和大將,連57位開國上將中也就只有肖華、賴傳珠、陳奇涵三位是江西人,江西人大多是中將少將,比如林彪集團裡的三中將,吳法憲李作鵬邱會作,這是不是不科學?江西人就是爬不上去。
不僅是政治軍事,到了現在江西似乎在任何領域都出不了頂尖人物。比如原來李寧和童非在一塊玩體操,被稱為“雙子星座”,但童非每次在團體賽結束之後就精疲力盡,單項金牌幾乎沒有,到了現在幾乎沒人還記得童非了。
是不是江西人笨呢?絕不是。我們來盤點一下江西出過些哪些名人:陶淵明、歐陽修、王安石、晏殊、黃庭堅、文天祥、湯顯祖、蔣士銓、朱耷、宋應星、陳寅恪、傅抱石,還真不能算少。但是如果仔細看一下似乎有一個挺共同的特點:脾氣都不太好,恃才傲物。自己檢討一下,包括自己在內的江西人多少都有點這種恃才傲物的毛病,看問題偏執或者偏激,不願意妥協,起碼相比起其他地方人來表現得更突出一些,這就是我一開始所說的“江西老鄉好辨認”的理由,因為自己就有這些臭毛病。
這種毛病就使得江西人之間也更容易不服氣,更容易發生內鬥,人際關係越發難處。記得當年讀研究生的時候,省委書記派人到學校裡來,把江西籍的研究生找到一起開個茶話會(那時沒有請客一說),那還是研究生招生人數只是本科生畢業生的1%的時候,研究生特值錢,來人說省委歡迎我們回江西,地方任選,單位任挑。但所有同學都是一句話:不回江西,怕江西,已經傷了心了,好不容易出來了幹嘛還回去?江西人的窩裡鬥就有這麼厲害。
江西人的這種窩裡鬥精神妨礙了江西的發展,但是這種古怪的窩裡鬥精神來自何處呢?
其實不難理解。江西大部分地區是魚米之鄉,歷史上就沒有發生過什麼大的自然災害 。原來的所謂災害也就是長江鄱陽湖會隔個幾年發一次大水,但那是大自然生命週期的一部分,沒什麼大問題,江西農諺說:“水淹一次三年不用施肥了”,到現在漲大水才算了一回事。對於江西人來說,自己就可以單獨過日子,只要種好了自己的那一塊田,天王老子都不在乎,誰都可以懟一下,這就是江西人倔脾氣的根源。就像日本人之所以團隊精神強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日本的天災多,不團結起來就無法度過難關,而江西人沒這種必要,自己就能過日子。
而且魚米之鄉,從來沒有過飢寒交迫的經驗又使得江西人不貪婪,小富即安,不會去追求一個很大的目標。中國最積極,最富有進取心的大概是從浙江溫州沿海下來經過福建一直到廣東汕頭這一帶,而這一帶的自然條件真的很差,窮則思變使得生活在這一帶的人們必須比江西人更努力。
這些問題在農業社會都不是問題,但工業化社會的大規模生產要求的是合作和協作,而江西人在這方面比別人差一些,發展速度也就慢了一些。

但是雖然江西的發展速度可能慢一些,但江西不窮,一點也不窮,比如說網上那些很煽情的照片沒有一張和江西有關。江西人可以很自豪地說,在別人還很窮的時候,大江西就不窮,雖然現在有些地方富了一點,但大江西還是不窮,將來的事情誰也說不準,但大江西還是照樣不會窮。

對於“富”的理解有各種各樣,富裕是“富”,富庶也是富。

互聯網+的發展,會生長出很多新的,過去無法想象的經濟模式,對面對面的人際關係的要求也在減弱,江西如果能找到這樣的經濟模式,實現錦上添花也有可能。


冰冷雨天


江西近代發展比較緩慢,和它相對封閉的地理環境是有很大關係的。這種封閉性隨著交通條件的改善,對經濟的發展影響會越來越小。看看江西處在什麼樣的地理環境就明白了。


中國的有些省,現在的邊界是明清時才形成的,比如山東、河北、浙江,有的甚至幾十年前年才成型,比如廣東的西南沿海幾座城市,劃給了原來沒有出海口的廣西,江蘇也被劃出了上海。

但有的省,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就定了型。歷經唐宋元明清,到了民國還是這樣,這就是江西省。另一個是福建省,但福建省曾在清朝管轄過對面的大島,管轄範圍略有變化。江西是一點變化都沒有,為什麼。因為江西四面都是山,江西的邊界,屬於自然形成。

江西和福建是鄰居,但這對鄰居要見面可不那麼容易,除非你能輕易翻過巍峨的武夷山。

武夷山簡直就是老天爺故意把江西和福建隔開扔下的一座山脈。東北銜接安徽和浙江之間的仙霞嶺,開始一路沿著江西與福建的邊界向西南狂奔,一口氣跑了550公里,直到廣東與江西之間的九連山才停下來,紅都瑞金就在武夷山中南部江西一側。而仙霞嶺和九連山之間,基本就是江西與福建邊界的總長……

武夷山平均海拔在一千米以上,大山套小山,連環山、回頭山,幸虧有穿山公路,否則兩省來回一趟,能瘦幾十斤。

江西朝東南方向入海口被封堵,正南方向去廣東,也要翻過能累死牛的五嶺。五嶺從西往東分別是湖南和廣西之間的越城嶺、都龐嶺、萌渚嶺,湖南南部的騎田嶺,以及江西和廣東交界的大庾嶺。

大庾嶺的平均海拔也在一千米以上,古人要翻越大庾嶺,只能走梅嶺古道,每次都要帶足乾糧和水。大庾嶺位於江西和廣東的西部,兩省東部還有九連山脈,最高海拔1430米,名叫黃牛石。江西有個傳說,說有一頭牛在山上吃草。可牛頭在江西,把江西的草吃光了,屁股在廣東,拉出一堆牛黃狗寶,肥了廣東的田地。

為什麼叫九連山,因為橫隔江西和廣東兩省的九連山脈,加一起共有99個山頭……

再看江西的西部,與湖南省接壤,更是山連山,半點喘息都不留給你。贛湘兩省的北邊,東北——西南走向盤著三重山。北層有幕阜山,中層有連雲山,南層有九嶺山。九嶺山下來就是宜春,對面是湖南瀏陽。

贛湘邊界的南段,就是著名的羅霄山脈,海拔也都在一千米,主峰笠麻頂2120米。羅霄山的北端,有國家著名的旅遊風景區——武功山。中間有萬洋山,井岡山就在萬洋山江西一側。南邊有八面山、諸廣山,直接連上江西與廣東交界的大庾嶺,簡直可以說密不透風。

往東、往南、往西都有山,往北總可以吧。是的,北邊的山相對少一些,但卻橫著一條浩蕩奔流的長江……

你看地圖,會發現長江到了九江後就往東北方向走了,江西和安徽、浙江還有接壤啊。沒錯,但是,普通地圖是看不出來什麼的,看地形圖,就會發現,江西和浙江之間,橫著一個東北——西南走向的懷玉山。不出名,但卻把江西進入東海的大門給堵死了。

就是江西和安徽之間,也橫著綿延的皖南山系,黃山就在其中。皖南山系相對高度不是很高,但爬起來也不那麼容易。江西要想出海,只能在九江坐船進入長江了。

江西的鄰居不還有個湖北省嗎?有,可幕阜山直接就把湖北和江西的大門給堵上了。

江西四面全是山,北邊還有條大江,這樣的天然地理條件,古人自然考慮單獨建省了,方便但也很無奈。


地圖帝


江西,簡稱“贛”(gàn),江西轄境面積共16.69萬平方公里,2017年常住人口4622.1萬人,轄11個設區的市、100個縣級行政區(縣、不設區的市(縣級)、市轄區)、1個國家級新區,省會為南昌市。


江西的GDP排名

江西的GDP排名還是相對靠後的,排在第14名,落後於鄰居安徽和西部的陝西:

為什麼江西發展不起來呢?

這和它的地理位置、產業結構、教育及人才情況是有著密切關聯的。

地理位置

江西地理位置雖處在南邊,但是地形多半是山區或丘陵為主,

我們都知道,發達地帶多半是平原,因為這樣的地方交通發達、人口稠密。交通發達有利於經濟往來,人口稠密則是有助於消費聚集。

而江西這樣的地理位置使得經濟發展會受到一定的限制。

產業結構

提到江西的經濟,似乎並沒有什麼特別亮眼的成績,產業結構方面農業、第一工業佔比還比較大,比如一些礦藏,但是,並沒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和開發,或者也是粗暴的採掘,粗放型經濟增長。

再說企業,廣東有美的、格力等一大批知名企業,江西呢,似乎並沒有什麼能讓人一下想起了的企業。

比如,中國企業五百強,江西有6家企業入圍中國企業500強。

分別是:江西銅業集團公司(第76位)、江鈴汽車集團公司(第227位)、正邦集團有限公司(第238位)、雙胞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第347位)、江西省建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第390位)、新餘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第463位)。

清一色的鋼鐵、銅業、建工,沒有什麼特色產業或高新技術企業。

教育落後

我是江西人,本省的高校資源真的不怎麼好啊。

一個南昌大學算是211,但是在本省人看來,都不是特別好,還一個江西財經大學還不錯,但也不是211,985一個都沒有。

反觀中部武漢,和西部成都、西安,都是高校聚集地啊,211、985名校雲集。

人才流失

經濟發展水平有限,高校層次不夠,就業機會和資源也不多……

這也就使得人才大量外流。

比如,我們同學,考去北上廣深的,能留下來的,肯定都會留下來。

還有很多去外省的,包括四川成都、湖北武漢,湖南長沙……

人才外流嚴重啊!!


但不管怎樣,作為一個江西人,身在外地,也還是希望家鄉越來越好,祝願吧。


馮起升


江西確實發展狀況不如人意。環江西一週的省份經濟都比江西發達。廣東、福建、浙江自不必說,湖南、湖北的經濟總量也遠高於江西,甚至經濟水平與江西差不多的安徽也逐漸拉開身段。因此,針對江西的經濟塌陷有一個說法,叫做環江西經濟帶。



從上圖可以看出,江西周邊省份中,經濟總量最小的安徽也達到了2.7萬億元,比江西高出30%。高者,如廣東、浙江已經數倍於江西。從這個方面來說,江西的地位確實很尷尬,就好像一批座位近鄰學生中,其他人成績都很好,唯獨你成績很一般,顯得很突兀。

應該說,交通位置的不利是江西落後最重要因素。廣東、福建、浙江,緊鄰大海,交通便利自不用說。京廣鐵路串聯湖南湖北,對當地經濟的發展起了很大作用。與京廣鐵路相比,途經江西的京九鐵路,無論從客運、貨運等方面都相對落後,對經濟的帶動作用更小,並且通車的時間晚得多,發揮作用的時間並不太長。

江西除了南昌之外,有兩個地方的地理位置相對優越,但卻沒有發揮出該有的經濟實力。

一是九江。九江自古繁華,很早就是中國的四大米市之一。九江本來應該充分利用緊鄰長江這條黃金水道的天然優勢,把經濟做大,搞外向型經濟。直到今天,九江市的經濟總量都並不是太大,才2000多億。

二是贛州。地處閩南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後院,有一定的地理優勢。在這一輪沿海地區產業轉移中,應該吸納大量的產業轉移,擴大經濟總量。而且贛州享受西部大開發的經濟政策,尤其是稅收優惠。可以利用該優勢,吸引更多的企業入駐。2017年,贛州市的經濟總量和九江差不多也是2000億多點。

一個是江西的北大門,一個江西的南大門都沒有做大做強,這一點很可惜。

下一步怎麼走?有人說應該多多利用江西山清水秀的環境,多發展旅遊業。這個提法沒有錯,但是旅遊業畢竟總量就這麼大,吸收的就業人口就這麼多,對經濟的拉動作用並不是特別明顯。江西可以把旅遊業作為一個特色產業來發展,但不能把它當作未來的經濟發展戰略。經濟戰略必須建立在工業發展上。工業才是一個地區,尤其是面積廣人口眾多的地區強大、富裕的必經之路。



因此,江西依然,必須戰略放在工業化之上。江西除了發展具有本土特色的工業,比如,製藥業、採礦業,更大的方向是承接沿海地區的產業轉移。福建廣東的沿海地區,已經在向產業鏈上端轉移,因此其會把利潤相對微薄的下游產業轉移到,勞動力充足,價格低廉的省份。比如,著名的富士康,就已經開始從沿海地區逐步往中西部搬遷。僅僅依靠本土的企業很難做強做大,應該充分利用原海產業轉移,以帶動當地產業鏈發展。

比如,一個富士康轉移到鄭州,帶過去一大批的手機配套產業,給當地貢獻了很多的就業和稅收。江西可以充分利用這個機會,如果錯過了,下一個機會也不知道是多久以後。

或許有人會反駁說,承接這些低端的產業,會汙染當地生態,並且提升不了江西的經濟影響力。要知道,提升經濟影響力的前提是把經濟總量做大。今天的深圳擁有華為、大疆創新、中興、騰訊等一大批世界級企業。他是一步到位做到的嗎?深圳也經歷了低端產業發展時期。香港的製衣廠製鞋廠,在改革開放初期搬到深圳。之後深圳抓住機遇,一步一步產業升級換代,才有今天的智能製造、互聯網科技等尖端製造業。珠江三角洲的佛山、中山等製造基地都是這麼走過來的。

承接產業轉移,既省時又省力,對缺乏資金的江西來說,是一條捷徑。


紅谷新視界


很多網友衡量地方經濟發展,只是簡單對比gdp總量,不看其他數據,這即不合理也不科學,雖然gdp總量是一個重要的衡量指標,但並不是唯一指標,除了這個,該省的財政收入、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進出口量等指標。



江西作為一個人口並不多的內陸省份,要拿它和其他省份拼總量,拿它和沿海經濟大省比經濟發展,顯然不科學,如提問者所言,江西在中部地區很落後嗎?

下面,我們按總量為1,人均為2的佔比加權計算,下面來簡單對比一下江西等中部六省經濟發展排名情況。



2016年中部六省常住人口數據(單位:萬人)

河南9532,湖北5885,湖南6822,安徽6195,江西4592,山西3681

1、2016年中部六省地方財政收入對比,單位億元,後面不一一說明

河南3153,湖北3102,湖南2698,安徽2673,江西2151,山西1557

加權計算後結果是:

湖北>江西>安徽>河南=湖南>山西



2、2016年中部六省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對比(億元,%)

河南17618,湖北15649,湖南13436,安徽10000,江西6634,山西6480

加權計算後結果是:

湖北>河南=湖南>安徽>山西>江西



3、2016年中部六省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對比

湖南31284,湖北29386,安徽29156,河南27233,山西27352,江西28673

統計結果是:

湖南>湖北>安徽>江西>山西>河南



4、2016年中部六省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對比

統計結果是:

湖北>江西>湖南,河南>安徽>山西



5、2016年中部六省進出口總額對比

江西400,湖北393,河南711,安徽443,湖南262,山西166

加權計算後結果是:

河南=江西>安徽>湖北>山西>湖南




6、2016年全年各省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對比

河南11697,湖北12725,湖南11930,安徽11720,江西12138,山西10082

統計結果是:

湖北>江西>湖南>安徽>河南>山西

7、2017年中部六省gdp數據

統計結果是:

湖北>河南=湖南>江西>安徽>山西

綜上排名,我們可以看出湖北省在中部地區的發展相對領先,山西省掉隊比較多,其他四省差距不大,江西也沒有想象的那麼差。

從以上數據,可以得出我國中部六省發達指數排名,即湖北>湖南=江西>河南>安徽>山西。當然,這個結論也不定科學,只能說可能相對更客觀一點。


2018年上半年,中部各省GDP數據相繼發佈,江西省以12.98%的名義增速,位居中部六省第二(河南數據已發佈,名義增速為10%多),江西還算是很快的省份了。



我為江西老表正名!江西加油💪


可汗說事


我首先聲明一句,我不是來黑江西的。我前後在江西南昌呆了兩年時間,我應該還是有點發言權的,說錯了,大家原諒,特別是想請江西老表原諒!

江西地理位置其實很好,與廣東、浙江、福建等沿海發達省份相連,與湖南、湖北、安徽等內陸腹地接壤,自古就是江南勝地、物華天寶、人傑地靈,要山有山,要水有水,要地有地,要人有人,要資源有資源,要歷史有歷史,要市場有市場,從來都是中國最富庶的地域之一,那麼,為什麼現在的GDP只有18364.4億元,位居全國十幾二十的位次呢?就是跟中部六省的相比,也是僅僅高於資源枯竭的山西,位列第五名呢?江西的經濟基礎不好嗎?其實也不是,老話就說過,湖廣熟、天下足,江南好,天下飽,江西既是湖廣的連接點又是江南的始發地,江西的糧食作物特別是水稻曾經是皇城的貢米,現在都還在萬年保存著當年的始於南北朝皇城一直到萬隆博覽會和廬山會議首選的食米生產基地;然後,廬山雲霧茶、寧紅紅茶、婺源綠茶都是聞名中外的好茶葉;樟樹的四特酒是中國最好的特香型白酒,是歷史上最出色的的酒牌子之一了。可以說,江西的農業基礎好得是不要不要的了。然後,江西的工業其實也是基礎非常雄厚的,當年的三線工程,除了西南,國家安排得最多的區域,就是在江西了,承接沿海產業轉移最近的區域,也只有江西了,江西的江銅是全國最大的有色工業基地;新餘鋼鐵也是內地最大的鋼鐵聯合企業之一;還有洪都飛機,是一五時期國家156項重大項目之一;景德鎮的瓷器、萍鄉的煤礦、鷹潭的交通幾乎就是中國近代工業的代名詞;江鈴汽車也是中國中低端商務車最好的車企。

那麼,江西經濟為什麼起不來?

第一、江西人的思想還沒有開放,沒有直至死地而後生的勇氣和敢闖、敢拼的市場經濟的精神。前面說的那些企業,其實絕大部分都是大型的國企,國企是樑柱、脊樑,但是活力不足是有目共睹的事實,江西的民營經濟成分太低,南昌的幾家做得比較好的民企,大都也是集體企業改制而來,整個江西省,產值超過100億元的民企只有5家,還不及沿海的一個地級市,萍鋼、豪泰、正邦、鴨鴨、煌上煌都是走出江西就不能跟沿海大的民企相抗衡或者抗衡能力稍弱的民企,擔當不起振興江西經濟的大梁,總的感覺,體制機制的問題,才是江西經濟振作不起來的主要的因素;

第二、一些江西人的思想裡面,依然有我是紅色故都的人,為共和國是做出了巨大犧牲的,國家應該向江西進行政策傾斜甚至補助、扶貧,很多老少邊區的人依然還存在著等靠要的思維。像吉安那一帶,很多人感覺國家給他們電信免費、給他們的山區發救濟、給他們的企業輸血買單,是天經地義的,還有,江西出去的將軍多、江西是紅色故里、江西是軍旗升起的地方、江西是革命老區,那麼江西的政治資源就是最值得驕傲的東西了,打天下者就理所應當的應該坐天下,國家發展了,發達地區就應該來支援我們江西這樣的欠發達地區,很多人都認為,這是理所應當的,是毫無疑義的,由此,缺少了起碼的發展的動力;

第三、江西的政治生態出了一些問題,比如蘇榮在江西主政時期,開展了四大一小的瘋狂運動,就是在所有國道、省道邊都要種植樹木,原來的一顆大樹後面,要種上四棵小樹,通過權力的影響,讓江西的人造風景的絕大多數的樹苗都要從自己家裡進貨,用所謂的政治資本來大肆斂財,用黨和人民給予的權力來為一己私利服務。然後,江西這些年的經濟發展模式過度依賴於土地財政,過度希望大興土木來給民眾帶來都市的幻像,過度把招商引資和行政干預來作為市場經濟的突破點,在營造商業環境上,打破不了行政干預的舊思維、舊思想;

第四、適齡勞動人口大量流失,江西省人口4500萬,其中近千萬人外出務工,在贛鄱大地的農村裡面,幾乎沒有了年輕人生活的痕跡,十村九空,外出務工的人數可能遠遠超過了官方的統計人數。在這種情況下,雖然採取了人才回鄉創業就業和引進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措施,但並沒有化解人力市場缺乏的困境,本地的收入難以支撐大市場,更別說引進大型企業落戶江西的人才需求。在已經吸引了回鄉創業或者招商引資過來的企業的另一端,卻將面臨著辦事難、辦證難的困局。

各種政治與經濟糾結不僅流失了人才,更讓在本地的人才的能力得不到發揮,在客觀與主觀的困境交織下,江西省不僅沒有實現中部崛起,而且還一直在中部淪陷了。


坐看雲起於此時


不是江西發沒發展,而是江西與周圍的省份比發展的慢,才給人以江西發展不起來的感覺。

江西曆代不重商,才造成江西經濟不如廣東,浙江,湖北,福建,就因缺少潮商,浙商,閩商,鄂商。

廣東,福建做為近代中國革命的先行者,為攤翻滿清政權做出了巨大貢獻,湖北為推翻滿清政權做出絕定性的貢獻,浙江對北伐做出了巨大的財務貢獻,都因為幫助推翻滿清政權而受到獎賞,投資向他們傾斜。

紅色江西對資本主義是排斥的,養成了地方政府,人民都對外來投資說“不”,都懷疑外來投資者目的不純。

而沿海城市才不管資本主義好和壞,能促進經濟發展就行,不受思想的束縛,才能發展的快。

江西不缺人才,只缺政策和開放的思維,只要放下包袱,肯定會發展的更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