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故事」老人雙目失明 倆孩子求學奮鬥 這家人和貧困的抗爭讓人動容

「扶贫故事」老人双目失明 俩孩子求学奋斗 这家人和贫困的抗争让人动容

提起漾濞縣蒼山西鎮白羊村的羅有水老人,當地人紛紛為她翹起大拇指。她和整個家都經歷了諸多坎坷,丈夫去世早,30多年前,她又雙目失明,一家人坦然面對苦難,齊心協力苦戰貧困。目前,他們雖然很難馬上脫貧,但相比較過去,一家人生活有了很大改觀,正一步步走出貧困的陰影。

羅有水今年71歲,是白羊村的深度貧困戶,與兒子趙合榮及兩個孫女一起生活,大孫女今年高中畢業,高考分數超過了二本線,剛剛填報完志願,小孫女小學畢業,即將升學初中。2015年初,兒媳婦因意外身亡,家中的勞動力只剩趙合榮,幾畝田地主要種稻谷和玉米,趙合榮閒時多數都在村中幫忙。

「扶贫故事」老人双目失明 俩孩子求学奋斗 这家人和贫困的抗争让人动容

忠厚老實的趙合榮

“母親眼睛看不見,做活去不了遠處,別的技術也沒有,只能賣苦力。”忠厚老實的趙合榮表示,每年有近兩個多月的時間做工,能掙到四、五千元,每把工錢拿回來,他都遞給母親裝起來,家中有什麼買賣也由母親做主,大多數生活都是母親在操持。

「扶贫故事」老人双目失明 俩孩子求学奋斗 这家人和贫困的抗争让人动容「扶贫故事」老人双目失明 俩孩子求学奋斗 这家人和贫困的抗争让人动容
「扶贫故事」老人双目失明 俩孩子求学奋斗 这家人和贫困的抗争让人动容「扶贫故事」老人双目失明 俩孩子求学奋斗 这家人和贫困的抗争让人动容

羅有水老人生活點滴

羅有水雖然失明,內心卻如明鏡一般。趙合榮外出期間,她一個人能夠餵豬、餵雞、做飯,憑著一雙長滿了瘢痕的手以及跌撞得滿是傷痕的雙腳,多年的摸索,小小的院落裡,她清楚哪裡有溝,哪裡有坎,哪個口袋是玉米麵,哪裡堆著糠,甚至於煮飯要多少水,雞槽放多少食,全都瞭然於心。就連剛剛經過修繕,翻蓋一新的房子,她都能描述出個大概來,還說要攢點錢,把房後的溝再弄一弄。

「扶贫故事」老人双目失明 俩孩子求学奋斗 这家人和贫困的抗争让人动容

修繕後的新房

在走訪中,根據他們的發展願望,掛鉤幫扶的縣委統戰部幹部經過多次協調,幫忙建起了2層6間的大圈樓,建好了硬件。他們用產業扶持的4000元資金購買了12頭小豬,剛剛出欄了6頭,賣了6000多元,還有4頭即將出欄,並又買了一窩小豬,還養了一大群雞,形成了不間斷的養殖,這也成了他們最主要的收入來源。“大牛剛剛賣得1萬多元,準備買一頭小的來飼養,我一個人照管得過來。”羅有水說起這些變化,對黨和政府的關懷感激不已,時常對兒子和孫女們說,“要節約勤儉,懂得感恩,還要捨得苦,捨得掙,要對得起幫忙的人。”

「扶贫故事」老人双目失明 俩孩子求学奋斗 这家人和贫困的抗争让人动容
「扶贫故事」老人双目失明 俩孩子求学奋斗 这家人和贫困的抗争让人动容

姐姐教妹妹學習英語 羅有水老人一雙操勞的手

雖然家庭比較困難,但羅有水一家都十分積極樂觀,兩個孫女也很懂事,放學回家都積極幫忙做家務。得益於教育扶貧的相關政策,兩姐妹在學校裡不用交學雜費,每學期還有一部分生活補貼,這讓家中的負擔大為減輕。大孫女所報的志願基本都在省內,她這樣報主要是考慮到就讀的開支,如果錄取,她將通過助學貸款,儘量減輕家中負擔。

不管遇到怎樣的困難,都要支撐著把兩姐妹供學出去,以後找份好工作。這是羅有水和趙合榮最大的心願。

「扶贫故事」老人双目失明 俩孩子求学奋斗 这家人和贫困的抗争让人动容

工作隊到家中走訪

白羊村村委會主任李中美談到,一方面,對他們給予政策性的傾斜和幫扶,另一方面,即使再困難,在各項政策的扶持下,他們都是自強不息,始終都在努力著、奮鬥著,特別是寄託著全家發展希望的兩個孫女,都比較勤奮刻苦,脫貧有望,有志脫貧,他們今後的生活肯定是越來越好。

總編輯:楊欣 副總編輯:林曉梅 熊貴才

本期供稿: 江靜龍 袁建鋒 付桂平 趙偉民

「扶贫故事」老人双目失明 俩孩子求学奋斗 这家人和贫困的抗争让人动容

微信公眾號:掌心漾濞(ybxwxxzx)

新浪微博:@掌心漾濞

新媒體專用郵箱:[email protected]

聯繫電話:0872-7521055

歡迎掃描關注我們的二維碼,這裡會給你意想不到的驚喜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