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们都不相信房价会降了?

“韭菜”们都不相信房价会降了?

最近拼多多的IPO话题算是彻底引爆了舆论圈,带给了我们很多的思考。我觉得我们的读者需要意识到的是:中国的城镇化能给房地产带来的有效需求在拼多多的模式下,已经溃不成军了!消费已经在降维!

社会的主流群体已经没钱了!

换言之,楼市的韭菜已经不多了!

同样,最近一部新上映的《西虹市首富》更是值得关注,片中主角王多鱼买了一批烂尾楼,结果一转眼就变成了学区房,大赚了一笔。

对于房地产而言,钱来的太容易了。对于政府而言,将烂尾楼炒成学区房,更是容易。房子,不就是能够躺着赚钱的工具吗?

现在,很明显的一个现象是,我们老百姓,已经不再相信房价可以跌回到我们能买得上、住得上的程度。

“韭菜”们都不相信房价会降了?

如果我们把过去十年来所有的楼市调控政策,都理解成某种药物的话,那么显然,中国楼市已经对药物产生了太多的抗体。

于是,我们能看到的用药反应是:

1.单一药量越来越大;

2.药物种类越来越多;

3.副作用越来越明显;

对于这三种用药反应,在昨晚新鲜出炉的深圳楼市调控政策就可见一斑。关于深圳“731”楼市调控新政解读请看上一篇推文《罕见!最强调控!深圳新政房贷细则昨日正式出台!》

药量越来越大

对于首付比例,门槛越来越高,对于买房资格的认定,更是空前严厉。深圳“731”新政后,各大银行首付比例上调至7成,此外,首套房贷利率从上浮10%变为上浮15%,直接导致置业成本的增加,在行政调控上,深圳目前已经实施了“认房认贷”政策,抱歉,你想换房,先想想吧!

“韭菜”们都不相信房价会降了?

药物种类越来越多

楼市早期的调控更多是最低首付比例、增加住宅用地供给、限购限贷等,但现在要玩新花样,于是出现了限售时间的最低规定,并有在全国大行其道的趋势。如在最新的深圳新政中,个人、企业单位新购商务公寓的,5年限售,而各类新供应用地上建设的商务公寓一律只租不售;居民家庭新购买的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房3年内限售。

“韭菜”们都不相信房价会降了?

副作用越来越明显

按道理来说,对楼市调控是件好事,但如果高价卖地之后,为了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大多数一、二线城市新房价格都受到严重限制,这就造成了一二手房价严重倒挂,这种高溢价改变了购房者的心态,“买到即赚到”使得观望者都加入到抢房行列中。房子反而越调控越火热。而且限价带来的一个最致命的就是拿地等各种成本不降,开发商要盈利,那就要加快建设速度和降低产品质量,于是就有了最近某龙头项目坍塌致死的事件。

但这是开发商的错么?任何一个错误如果都能够简单地怪到开发商头上,这才是这个时代最为荒诞的地方。

正是因为房子只涨不跌,房子的价格远远超过了人民能够承受的范围,使得我们寄托于另一种药物,即期待房产泡沫破裂。在这样的一个抗体遍地的楼市里,你想做个好人,你想安安静静地卖房,你想心如所愿地买到房,你想善终,都需要双手合十进行祈祷。

“韭菜”们都不相信房价会降了?

人们期待川普打破房地产泡沫

“韭菜”们都不相信房价会降了?

正是因为这异形的房地产市场,使得大众的预期没有被扭转过来,反而在责怪是调控政策作妖,内化为反向操作的指标。

所以说,调控政策并没有错,错的是它的限价本身就在一个比较高的位置上。试想,如果北上广深都取消了限价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

首先,政府得有一个大心脏,能承受短期代价;

其次,限价消失后,开发商拿回定价权,市场价格博弈,由开发商与政府博弈,进入到开发商与开发商博弈的新阶段;

然后,市场整体的价格水温会短期提升,但是,一定有盲目乐观的开发商掉进高定价陷阱里,另一部分危机感爆棚的开发商,一旦市场价涨量滞,客户信心不足,很可能随时开溜,出货走人,同行之间的价格战会在一夜之间开启;

最后,市场整体水温下降,若再配以深圳“731新政”提到的限售政策等药方,市场会逐渐走出今日沸腾局面。

“韭菜”们都不相信房价会降了?

十年穗变 | 预告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