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會是應該坐著聽站著聽,還是躺著聽?

音乐会是应该坐着听站着听,还是躺着听?

在朋友圈獲悉,今天下午兩點,XXX在XX大劇院戲劇廳策劃了一場所謂“睡覺音樂會”,按照該場音樂會宣傳文案上的說法是,這是“一場躺著聽的音樂會,在音符裡,讓靈魂與貝多芬、德彪西、馬勒、勃拉姆斯、李斯特、拉威爾……親密擁抱”。

據說XXX還專門為前來欣賞音樂會的觀眾朋友們準備好了襪子、毯子、抱枕,以及吃的喝的。

音乐会是应该坐着听站着听,还是躺着听?
音乐会是应该坐着听站着听,还是躺着听?音乐会是应该坐着听站着听,还是躺着听?

咋看還蠻有創意的這麼一場“睡覺音樂會”,細緻推敲開來,卻實在沒有太大意義。

首先,嚴肅音樂會(高雅藝術演出)本身的藝術屬性,就先天要求參演者和觀演者都需要西裝革履、正襟危坐。所以,躺著聽音樂會?實在是太莫名其妙了一點。

西方古典音樂發展至今,儘管男士燕尾服女士晚禮服一類的嚴格觀演衣著要求,早已被大大淡化大大削弱了,更是出現了所謂號召大家“穿T恤聽古典音樂”、“穿褲衩兒聽歌劇”的主張及呼籲。

“一場躺著聽的音樂會”,或許可以理解成為當下國內外很多職業樂團,還有各大戶外音樂節(音樂會)所倡導的藝術普及類演出,這更多的是一種面向更大範圍的高雅藝術受眾,以及面向因年齡、身高等限制尚不能夠步入音樂廳(大劇院)接受古典音樂薰陶的孩童及家長們。

但所謂的“睡覺音樂會”卻並非這麼一回事兒,既不同於像英國BBC逍遙音樂會上那樣,讓能夠容納6000人的倫敦皇家阿爾伯特大廳內允許購買廉價站票的觀眾站著聽音樂會;又不同於柏林愛樂瓦爾德布林(森林劇場)戶外森林音樂會那樣,讓觀眾帶上吃的喝的在戶外草坪上席地而坐,享受戶外音樂會的樂趣。

而作為一場專門策劃,並且看似充滿了各種噱頭的所謂“睡覺音樂會”,就有點匪夷所思了。因為這是要在一個專業性的演出場館內,準確地說是讓觀眾們在專門改造和精心佈置過後的這樣一個專業性的演出場館內躺著聽音樂會?這個著實就讓人理解不了意義何在了,還準備好了襪子、毯子、抱枕,以及吃的喝的?這恐怕已經不是讓靈魂與貝多芬、德彪西、馬勒、勃拉姆斯、李斯特、拉威爾……親密擁抱了,愚以為這是對這些偉大名字的調侃,甚至褻瀆了吧。

古典音樂可以在自個兒家裡坐著聽、站著聽、蹲著聽、躺著聽,在戶外舉辦的很多音樂會上以致於也可以這樣,但假如說是在一個專業性的演出場館裡策劃的相關音樂會,無論如何,還是請策劃者,以及廣大的古典音樂受眾們,站起來聽,至少是坐起來聽吧,可別再躺著聽了,挺丟人現眼的老實說。(全文畢)

* 本文圖片來自朋友圈

- 點擊文字瞭解你想看的文章 -

音乐会是应该坐着听站着听,还是躺着听?

微博:@酌樂古典

音乐会是应该坐着听站着听,还是躺着听?音乐会是应该坐着听站着听,还是躺着听?
音乐会是应该坐着听站着听,还是躺着听?

長按二維碼讚賞我們

音乐会是应该坐着听站着听,还是躺着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