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任城启动工商登记业务银行网点全流程服务

济宁任城启动工商登记业务银行网点全流程服务

商报济宁消息(记者 孔祥梅 通讯员 郭怀清)“我们将切实发挥好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牵头抓总作用,加快推进工商登记全程的电子化普及推广,提高年报的公示率和企业的活跃度。真正把便民利企的新举措,落实到具体实践上,为全区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再立新功!”7月29日,济宁市任城区工商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晓亚在“任城区全面推进企业登记“零跑腿”、银行网点全流程工商登记服务暨全程电子化培训会议”上,接受采访时如是说。

近年来,任城区高度重视商事制度改革工作,在市工商局的大力支持下,相继实施了“多证合一、一照一码”、“只跑一次”“零跑腿”事项、“双随机、一公开”事中事后监管等一系列改革新模式新举措。特别是2017年,区工商系统大胆探索,创新推行了企业登记“同城通办”、“容缺受理”、“企业名称自主申报”等服务新模式,极大地简化了登记手续,压缩了办理时限,提高了便民化程度,有效激发了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力。截至目前,全区市场主体总量已达10.8万户,其中,各类企业总量达3.5万户,总量均居全市第1位。今年上半年,全区新增各类市场主体7806户,新增各类企业3386户,同比增长7.83%,保持了较好地发展势头。

为贯彻落实“放管服”改革“一次办好”目标要求,扎实推进商事制度改革,任城区统一思想,压实责任,明确任务。对银行网点全流程工商登记服务全程电子化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区工商局借助金融机构个人身份认证系统,率先推出了工商登记全程电子化,通过网上电子数据交换,实现了申请、受理、核准、发照、公示等各环节注册登记的新变革,真正达到了“无纸化”“零见面”“全天候”“零跑腿”的改革新要求。

工商部门和金融机构的强强联合,打造了“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升级版”,将金融服务产品嵌入政府行政审批链条,充分发挥金融机构网点、人员、设备等优势,将登记渠道从工商部门向金融网点延伸,从纸质审核向电子审核拓展,让创业主体不出家门就能申领营业执照并享受优质的金融服务,对于提高全区“双创”服务效率,更好地为市场主体登记、年报信息公示提供便民化服务,提升行政审批效率,助推企业更好发展更快发展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启动仪式后,区工商局企业注册局副局长李冬玲对与会人员,进行了全程电子化登记业务进行专门培训,为推行全程电子化登记、最限度便民利企打好坚实基础。

济宁市“放管服”改革指挥部商事登记改革推进组组长、市工商局副局长常寰斌,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胡钦,市工商局企业注册局企业科科长边贻国;区编办、区工商局、区政务服务中心、区法制办、区金融办主要负责人;工商银行任城支行、农业银行任城支行、建设银行城区支行、济宁农商银行等金融机构负责同志;区工商局负责同志、工商所所长、全体登记人员;部分企业登记代理机构负责同志参加了培训会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