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 崇州大数据产业创新联盟-汇聚优势资源 提升产业影响力

作为四川省第一个成立的大数据产业联盟,崇州大数据创新联盟

聚集成都勤智数码科技、成都崇信大数据、成都数之联科技、四川云润大数据等多家单位,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协作机制和运营模式,在招商引资、产业升级、城市管理转型方面起到促进作用, 从而打造一个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加快研发基于智慧城市建设的大数据产业技术和应用,服务城市建设发展。

近日,《产城》杂志专访创新联盟秘书长冯梅,就创新联盟发展近况及后期发展规划等进行访谈

特别策划 崇州大数据产业创新联盟-汇聚优势资源 提升产业影响力

崇州大数据创新联盟秘书长 冯梅


秉承初衷探索大数据细分领域

产城:请简要介绍一下创新联盟取得的成绩及近况?

冯梅:创新联盟是在2015 年11 月,作为四川省第一个大数据产业联盟而成立,以打造崇州产业生态、服务产业、扶持产业为使命。

☞在打造产业生态方面联盟一是引导外地企业到崇州发展,二是加强现有企业与崇州智慧城市建设相符合,与现有支柱产业相互支撑。

目前,崇州智慧城市建设的项目在基于崇州市智慧城市建设的顶层设计之下,每个具体项目需要做总体规划,该规划由联盟牵头推进,同时,联盟也与北上广深相关企业有数据互通等方面的合作。

☞在服务产业方面,因崇州产业较传统,转型升级不易,则由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在联盟下面成立大数据产业服务中心。

企业的工商注册、项目申报,税收及一系列政策申报,人员招聘等事项均由服务中心统一服务和管理;

同时中心负责将企业发展互动与产业生态结合,助推龙头企业、上市公司与微小相关企业进行项目对接。

崇州大数据与高新区等腹地区域大数据产业相比,有自己的产业基础和生命力,联盟的大数据企业可以帮助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的同时,传统支柱企业亦给予大数据企业生存发展的活力,另外,智慧城市大数据建设的同时,可以助力政府部门更加有效的服务民生,更快速的往服务型政府转型。

☞扶持企业主要是助力双创企业孵化,崇州大数据孵化项目有龙头带动、鼓励本地传统企业做“体外孵化”和期望孵化出某个领域的独角兽三个方向。


产城:就目前的发展现况而言,是否达到联盟设立的初衷及目标?

冯梅:对于联盟来说,我们一直在路上。从历程来讲,不同的阶段有不同使命,在大数据产业园载体建成之前,从服务大数据企业落地发展、活跃崇州大数据产业发展氛围、从流程上加速推进智慧城市项目建设几个方面来评判,我们应该是合格的。

在大数据科技产业园载体建成以后,联盟下一步的使命应该会更加艰巨,IPC目前作为联盟孵化的“大本营”,产业园交付后,大型的大数据公司将迁至产业园,届时联盟所服务的范围、对象、类别、活动等将更偏向于国家化和国际化,我们的服务将变得更广、更高、更包容。

对于大数据在细分领域的应用挖掘,数据撮合, 崇州大数据产业生态圈中的关键点衔接,将是联盟接下来要开展的工作。

特别策划 崇州大数据产业创新联盟-汇聚优势资源 提升产业影响力

崇州市大数据产业创新联盟成立大会暨大数据共享创新产业发展论坛


打破数据孤岛重在转变观念

产城:您认为在制定大数据升级管理业务标准规范,逐步消除数据孤岛的难点及关键是什么?

冯梅:我觉得最难的主要是观念和理念的转变问题,因为有些行政管理者觉得拿出数据就等于交出权力,这实为一个误区。

对于大数据业内人员而言,获取数据过程中所存在的数据安全等问题都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解决,因而关键就在于能否立在服务民生、解决民生的角度, 规避信息壁垒,在新的信息应用产生后再借用高精尖技术,通过某些应用对接相应接口,让信息实现互融互通。

在我看来,打破数据壁垒不是“要”数据,而是如何真正的去撮合数据,催生服务民生、服务产业为主旨的应用,同时配以相应的技术逐步解决数据壁垒的难题。

我们亦不以拿走数据为目的,而是“运营数据”, 创造更多价值。至于说管道技术联通部门之间数据的时长,要根据数据量的多少来定夺。数据量不同,获得数据及后期数据清洗、处理等所需时间周期也会不同。

特别策划 崇州大数据产业创新联盟-汇聚优势资源 提升产业影响力

崇州市大数据创投基金暨产业项目会


大数据企业发展需把握核心关键

产城:目前崇州的大数据企业主要归类于哪几类?分别有怎样的特质?

冯梅:首先从崇州的大数据产业地图来看,大数据企业分为核心企业、关联企业产业融合企业

☞核心企业是发展大数据的基础,主要是我们的具有IDC 运营、数据挖掘、清洗数据、算法模型等能力的企业,是真正致力于大数据工具开发的企业。

☞关联企业是基于前段数据根据客户需求衍生出更多的应用,找到应用的场景。

☞产业融合的企业,就如全友、明珠等大型传统企业。

以全友为例,企业自身就是旗下大数据公司的客户,除了做传统信息化业务的延伸外,也在着手研究智能家居,相对家具行业的外行而言,这类型的企业就更容易成功。


产城:在创新联盟扶持下,崇州各类型各层次大数据企业发展

际遇如何?您觉得普遍情况下什么样的大数据企业能发展的更好?

冯梅:有发展很好的也有不好的。

相对来说,已参与智慧城市建设且本身已具规模, 又有核心技术的企业,发展的更好, 因为有政策支撑及政府扶持结合自身的运营能力,都不会走的太差;与产业深度融合的、有应用场景的企业路会走的更长。

现在有太多大数据企业就是做信息化建设,盯紧政务市场,因为其市场化程度不够及现金流的问题,很多企业目前生存困难。

所以在我看来,首先要符合市场规律, 要以市场为主导,这样的企业或许又更多机会走的更远更好。

怎样才算发展的好?我觉得最核心的还是看其技术实力企业运营能力。另外企业产品,企业领导层的决策和能力

,以及在政府购买服务支持等也很重要。

我相信大数据科技产业园建成后,在省、市各级力量的汇力支撑下,崇州大数据企业应该会走的更好更快。

特别策划 崇州大数据产业创新联盟-汇聚优势资源 提升产业影响力

崇州大数据创新联盟部分团队成员


引入优质资源托举崇州走出去

产城:崇州发展大数据的模式区别于其他地域的关键点何在?

冯梅:崇州的信息化基础比较薄弱,因而更新迭代的成本较低。其次我们采取整体谋划, 分批分级分重点的进行投入,在此过程中,政府购买服务,既能保证质量,也能降低政府投入。

崇州将自身作为大数据试验田, 以智慧城市建设为契机为抓手,发展大数据产业,吸引企业落地,再以总部经济为基点,往外拓展市场,实现多方共赢。


产城:建设综合执法平台相对原有执法模式在哪些方面有所节省?

冯梅:综合执法平台推动的不仅是大数据产业的发展,执法队员服务的是全产业,节省的是整个崇州产业的时间,提高的是整个产业的效率,建设综合执法平台最主要的是解决了目前民生老百姓在求发展过程中最苦恼的问题,推动了整个产业发展进程,这才是最大的价值。


产城:创新联盟后期会有什么重大的计划吗?

冯梅:

☆第一步我们会注重产业多渠道的搭建;

☆第二步要为崇州多发声,提高曝光率;

☆其次是多活动,以高频次的各类优质活动引进优秀人才和优秀企业,深入挖掘大数据产业、企业诉求,通过各种类型的活动,长线提升崇州的影响力。

喜欢就关注产城杂志

分享城市经济发展建设中的方略与细节

来源丨《产城》杂志五月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