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城智库|关于推动我国企业融通发展的研究(干货必收)

随着信息技术、制造技术、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和演变,企业发展组织模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大中小企业通过多维度、深层次、嵌合式融通发展实现跨界融合、优势互补正成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

近年来,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全面深化改革”“中国制2025”等国家战略的推动下,提升企业整体水平、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点工作,而企业融通发展作为提升企业发展水平的有效手段,也越来越受到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重视。

产城智库|关于推动我国企业融通发展的研究(干货必收)

信息技术、制造技术、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和演变使得企业发展组织模式发生深刻变革


企业融通发展的概念与内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的规模结构、所有制结构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涌现出海尔、阿里巴巴、华为等为代表的行业龙头企业,摩拜、大疆、商汤科技等独角兽企业, 以及一大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中小微企业,企业间的配套协作、产业关联越来越紧密,交流合作模式也越来越多样化。

2017 年5 月,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谈到“中国大中小企业正在走一条融通发展之路,中小企业为大企业注入活力,大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发展。”同时,要求“‘中国制造2025’绝对不是光指大企业,制定相关方案和支持措施时千万不要只瞄准大企业,对中小企业要予以充分支持, 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一年以来,“企业融通发展”这一概念得到政府、学术界和业界的广泛关注,对这方面的研究也不断深入,但研究发现这一概念目前尚未有明确的定义。

“融通”有融合通达之意,企业融通发展就是指存在供需关系、配套协作的企业之间围绕资本、技术、产品、信息等要素通过一定的组织关系形成的高效互动、互通、融合发展状态。

随着信息技术、制造技术、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和演变,企业发展组织模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大中小企业通过多维度、深层次、嵌合式融通发展实现跨界融合、优势互补正成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

产城智库|关于推动我国企业融通发展的研究(干货必收)

协同研发创新模式已成功应用到技术链融合中


企业融通发展的表现形式

☆基于产业链的融通

产业链涉及企业价值创造、供需关系、信息交流等多个维度,对整条产业链而言,表现在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实现产业链各环节企业之间的有效互动,使要素资源得到更优的配置,企业间得到更高效的合作,实现一体化运行。

对某个产业链节点而言,节点上的企业能够有效获取发展所需要素、信息,与关联环节上的企业能够无障碍地进行对接。

例如,中国商飞C919 大型客机的研发和生产过程中有200 多家国内企业参与大飞机研制配套工作,9 家供应商打造机体结构,来自全球6 个国家17 家海外供应商提供

14 个系统、38 个工作包。

商飞C919 通过对供应链的开放和管控实现数百万零部件融通生产和机载系统融通研制,极大地提升了研发和生产效率。

☆基于技术链的融通

一项技术从研究到产业化需要经过技术原理构思、实验室研究、中试放大、商品化以及产业化发展五个环节,这五个环节需要不同机构、企业的参与才能完成。

基于技术链的融通主要表现为,技术链上的不同机构、企业通过交流技术需求、共同研发、共享设备等形式进行技术成果的转化。

例如,长安汽车构建了“五国七地、各有侧重”的协同开发模式,打造了以逸动为代表的经典车型,其中逸动的造型设计来自都灵、内饰设计来自横滨、底盘调教来自底特律、动力匹配来自诺丁汉。

目前,协同研发创新模式已成功应用到公司内部的设计、仿真、验证、工艺、制造、营销等环节。

☆基于资金的融通

无论企业的生产经营对象是什么,实质上都是运用各种经营资本并使其价值不断增值,但企业在运营过程中难免遇到资金周转困难的问题,需要企业间通过借贷、担保、抵押等形式进行融资,信誉良好的大企业可以在资金周转困难时期延期向中小企业付款,中小企业可以在贷款期间通过大企业担保等形式获得银行授信。

例如,民生银行伊利集团合作采取“核心企业1+N”的方式,伊利集团承担筛选合格经销商的职责,民生银行小微贷款为二、三级经销商贷款授信,为上游的奶牛养殖和下游的经销商提供批量贷款服务, 有效解决了乳业两端企业资金周转快、抵押物不足的问题。

☆基于人才的融通

人才是企业创新和发展的根本保障,人才融通具体表现为企业间、校企间围绕技术、项目、市场等开展的人才交流、培养等活动,企业间可以互派员工到对方企业学习技术和管理经验,校企间可以通过委托培养、职业教育进企业等形式进行人才培养和交流。

例如,南京信息技术学院西门子(中国)公司合作开创了人才培养模式,南京信息技术学院选派教师到西门子(中国)公司进行企业实践(加入到公司工程师团队),西门子(中国)公司则按照“基础训练、仿真训练和实战训练”“三段式”实践教学体系,帮助南京信息技术学院建立了西门子机电一体化技术实训室,培养出的学生可输送到西门子(中国)公司的在华分公司。

产城智库|关于推动我国企业融通发展的研究(干货必收)

企业通过多维度、深层次、嵌合式融通发展实现跨界融合、优势互补,城市发展亦然


各地在推进企业融通发展中的探索

在国家的大力推动下,地方政府高度重视推进企业融通发展,纷纷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举办各种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形成了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

▷北京市

开展“十百千万”双创能力培育工程构建企业融通发展新格局。

北京市国资委借助“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平台,发布了十家大企业带动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工作计划,围绕电子信息、航空工业、人工智能等领域,通过园区载体建设、平台产业链和市场资源开放、金融支持、全链条创业服务等多种方式,支持大企业开放供应链资源和市场渠道,共同发布带动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工作计划, 完善“以大带小”的创新创业环境,助力小微企业成果转化、市场开拓和商业模式创新。

▷广东省

以大型骨干企业与中小企业合作对接峰会形式促进企业融通发展。

2017 年以来,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组织了多场大型骨干企业与中小企业合作对接峰会, 涉及产业链、创新链等方面的多场专门对接活动。

对接峰会不仅向社会和企业传递了推进企业融通发展的决心,更有助于解决大型骨干企业与中小企业供给、需求不匹配的问题, 有利于发挥大型骨干企业通过整合各类要素资源在产业链中的主导作用,加强对产业链各环节的集成创新,带领中小企业建立优势互补、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发展机制。

▷河北省

依托互联网平台公司促进企业融通发展。

在政府部门的推动下,河北省的制造业企业与阿里巴巴有效链接,方便了企业间的供需对接。

阿里巴巴1688 平台上有近10 万家河北企业,这些企业都是1688 的核心会员,其中大型企业采购额每年近百亿元,河北本地的中小企业覆盖率达30% 以上。

2018 年3 月,由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与阿里巴巴联合主办的“首届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大会”在邯郸举行,大会以“促融通·冀未来”为主题,旨在汇聚千亿级大型企业采购商及上游产业链上的中小企业供应商,搭建大中小企业对话和链接平台。

▷成都市

以“携手行动”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围绕大中小企业在产品配套、人才交流、技术合作等方面的需求,成都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发起“携手行动”活动,定期组织中小企业到大企业参观学习,举办座谈会鼓励大企业向中小企业分享在市场开拓、管理内控等方面的成功经验, 供中小企业学习借鉴;

组织大企业技术人员深入中小企业车间现场指导,为中小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开展产品检测等提供技术支撑;

鼓励大企业面向本地中小企业开放产业链,积极跟进促成企业间磋商洽谈,实现供需合作对接。

产城智库|关于推动我国企业融通发展的研究(干货必收)

基于技术链的融通被不少企业所采用


推动我国企业融通发展的建议

在国家、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共同推动下,我国企业融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来看,仍存在深度不够、渠道不畅、能力不足等问题或约束,对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搭建企业融通发展支撑平台

加快建立互联网交易平台、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等融通平台, 明确共建、共享机制,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市场、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的交流共享, 提升资源利用效率,降低信息搜寻成本和潜在风险,实现大中小企业跨区域、无边界融通发展。

☆探索开展企业融通发展试点

选择产业链、技术链环节清晰的产业,以核心企业为试点对象,推动企业探索协同研发、协同制造新模式,带动提升全产业链整体效率。选择创新资源丰富、产业集中度高的地区为试点,建立以龙头企业为主导的产业联盟、研发联盟、知识产权联盟等新型合作模式,提升产业协同和集成创新能力。

☆提升产业集群内部融通能力

引导产业集群内部企业强化配套协作意识,重构创新和生产组织模式,推动龙头企业品牌与区域品牌的协同、龙头企业技术创新与集群技术创新的协同,扶持中心企业提升技术水平、生产能力、产品质量, 增强融入大企业配套体系的能力,推动产业集群内部上下游企业实现纵向的协同和横向的联动。

☆构建有助于要素流通的市场环境

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以包容审慎的态度推进市场监管模式改革,清理制约人才、资本、技术等要素流动的制度性障碍。加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市场主体交易行为,增强企业契约精神,切实保障企业合法权益,为企业融通发展创造良好外部环境。

喜欢就关注产城杂志

分享城市经济发展建设方略与细节

来源丨《产城》杂志六月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