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 年来,祖孙三代军嫂的家,先后坐落于8 个省份11 座城市

从东北沈阳到首都北京,从贵州遵义到新疆马兰,从陕西宝鸡到江西瑞金……65 年来,祖孙三代军嫂韩丰凤、刘玉莹、蔡潇雨的家,先后坐落于8 个省份11 座城市,她们用拥军爱军的实际行动践行着“部队在哪,家就在哪;你在哪,心就在哪”的誓言—

三代好军嫂情系强军梦

65 年来,祖孙三代军嫂的家,先后坐落于8 个省份11 座城市

听到部队移防的消息,刚刚下班的某防空旅七连指导员杨兴旺的妻子蔡潇雨心里“咯噔”一下,“自己的命运竟和母亲、外婆如此相似,同样嫁给军人,同样遇上改革,同样面临搬家。”

回家的路不知是怎么走的,蔡潇雨脑子里满是“问号”。女儿未满周岁,该如何照顾?驻地买的房子刚装修完毕,入不入住?报考教师资格证的计划,要不要继续?

她独自一人坐下来,盯着天花板,思绪万千。恍惚间,外婆和母亲的故事涌上心头:上世纪60年代,国家作出支援三线建设的决策,在东北沈阳某军工厂工作的外公积极响应号召,交流到贵州遵义的大山深处。在那个只靠书信联系的年代,外公和外婆几个月才能知道彼此“过时”的消息。其实,外公希望外婆随军,但担心城市长大的娇娇女适应不了大山深处的清苦。外婆嘴上说拒绝随军,但每封信里却都是满满的相思和关心。

一次外婆的单位调查员工家庭状况,得知外公远赴山区支援国家建设,单位同事对外婆格外照顾,有送家乡特产的,有帮助买菜的,还有帮忙照看孩子的……大伙都说,要让外公在外地安心工作。

“是啊,军人都到大山深处去奉献了,做妻子的又怎能只图自己安逸留在城市,让他牵挂。”看着大伙的热心帮助,外婆心里满是愧疚。几天后,她便带着刚满月的女儿,辞掉轻松的会计工作,选择了随军。

火车、汽车、牛车……外婆走进大山深处。在那里,原本柔弱的外婆学会了用扁担挑水、学会了用风箱做饭……在外婆的无私支持下,外公先后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外公逢人就说,“家里有个贤内助,轻松自在无忧愁!”

65 年来,祖孙三代军嫂的家,先后坐落于8 个省份11 座城市

部队长大的母亲,从小对军人有天然的好感。1987年,母亲刘玉莹遇到了当飞行员的父亲,很快也成了军嫂,在驻陕西咸阳空军某部安了家。然而,结婚第3年,突然一纸命令,部队转场新疆马兰。

军令如山,父亲打起背包,转身就走。看着1岁多病的蔡潇雨,和年迈的爷爷奶奶,母亲宽慰自己:“军人服从命令是天职,军嫂也是半个兵,就该比普通女子更坚强。”

于是,蔡潇雨被送进了幼儿园,因为年龄太小,三天两头生病,为了不影响父亲工作,母亲带着蔡潇雨离开宝鸡,回河南乡下,投奔爷爷、奶奶。

3年后,母亲再次带着蔡潇雨奔赴新疆,在马兰安了家……

从嫁给军人那天起,军嫂的命运就注定和军人紧紧拴在一起,一起漂泊。从外婆韩丰凤到母亲刘玉莹再到自己,蔡潇雨细数这些年搬过的家,陕西宝鸡、新疆马兰、河南商丘……慢慢地,她觉着这漂泊的日子里包含着军人的担当,军嫂就应该支持丈夫。

65 年来,祖孙三代军嫂的家,先后坐落于8 个省份11 座城市

晚上,杨兴旺回到家属楼,张了几次嘴话都没能说出口,他甚至开始采取“迂回”战略,绕着弯子鼓励蔡潇雨要坚强、要独立,要支持军队改革。

看着杨兴旺“想说又不忍说,想劝又不直劝”的为难表情,蔡潇雨心里“暖暖的”,当即捅破了那层窗户纸:“不就是要换个地方嘛,没事,我时刻有思想准备!”

前不久,蔡潇雨得知旅家属委员会要在旅电视台制作一期“情系改革好军嫂”电视访谈节目,为了打消军人的思想顾虑,鼓励军嫂们支持丈夫,拥护改革,蔡潇雨主动联系电视台,报名参加了访谈。

65 年来,祖孙三代军嫂的家,先后坐落于8 个省份11 座城市

“没有过不去的坎,支持改革不仅是军人的责任,更是我们军嫂的光荣。”30分钟的访谈,蔡潇雨以外婆和母亲支持改革、拥护改革的故事,赢得了台下阵阵掌声。蔡潇雨握着杨兴旺的手,“不管改革怎么改,不管驻地在哪,我都会像母亲和外婆一样支持和鼓励我的老公。我想说,这一生,部队在哪里,我们的家就在哪里;这一生,他在哪里,我的心就在哪里!”

访谈过后,杨兴旺忽然轻松了许多。这些年,杨兴旺先后两次被评选为“神箭标兵”,两次荣立三等功,所带连队连续3年被上级评为“标兵连队”。如今,有了妻子深明大义的担当和无怨无悔的支持,杨兴旺可以心无羁绊、全力以赴奔向新的战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