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這位「中國百校之父」在浙大留下的不止一棟樓!

致敬!這位“中國百校之父”在浙大留下的不止一棟樓!

在浙大,有一個名字

每一位浙大學子都不會陌生

他就是被譽為

“百校之父”的田家炳。

2018年7月10日

這位備受尊敬的老人,

永遠地離開了我們,享年99歲。

在浙大,有一棟樓

承載著一代代浙大學子的青春印記

這棟樓便是由田先生出資建造的

“田家炳書院”

很多時候,同學們相約自習、上課

總會說:“去田家炳吧!”

這個名字、這棟樓,

與浙大校園,早已融為一體。

致敬!這位“中國百校之父”在浙大留下的不止一棟樓!

人物介紹:田家炳(1919年-2018年7月10日)大慈善家、大企業家、教育家、田家炳基金會創辦人、董事會主席。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捐助教育事業以來,田家炳在全國範圍內累計捐助了93所大學、166所中學、44所小學、20所專業學校及幼兒園、大約1800間鄉村學校圖書室。以“田家炳”命名的學校或學院遍及所有省級行政區,他因此被譽為“中國百校之父”

一幢樓,讓浙大學子記住了他的名字

走進浙大西溪校區校園後不遠,能看見一幢端莊古樸的黃色建築,這就是由田家炳先生捐資800萬元建造而成的“田家炳書院”。

致敬!這位“中國百校之父”在浙大留下的不止一棟樓!

位於浙江大學西溪校區的田家炳書院

在浙江大學西溪校區,田家炳書院是學生們上課、自習最常去的地方,知悉田家炳先生辭世,浙大人們紛紛緬懷。“田家炳書院是我大學時代的主教學樓,上大課、夜自習幾乎都在那裡……他不是香港最大的富豪,但浙大學子通過一幢教學樓的名字記住了他。”在得知田家炳先生去世的消息後,校友“一方”發朋友圈說。

在田家炳書院內部,有一則建築背景介紹:“……承蒙香港愛國人士田家炳先生慨然捐資八百萬元人民幣,襄建書院。一九九七年百年校慶之日奠基,一九九九年落成。書院位於本校西溪校區,主樓高八層,一萬二千平方米,畫棟飛雲,層簷聳翠,端莊古樸,典雅明麗,融民族風格與現代氣派於一體。”

介紹上同時寫著:“書院之興建,將以兼容幷包為方針,以化育人才為指歸,切磋學術,砥礪德行,敬愛師友,激揚精神,誠為莘莘學子進德修業之宇也。田家炳先生籍廣東大埔,家學淵源,書香世第,赤子丹心,志存高遠……”

致敬!這位“中國百校之父”在浙大留下的不止一棟樓!

位於浙江大學西溪校區的田家炳書院

其實,很多浙大新生,起初都很奇怪這幢教學樓的名字。“在這幢樓裡上課和自修了一段時間,才知道這是一個人的名字。”浙大新聞系的畢業生小陳說,“感謝先生,在西溪校區四年,學習生活談戀愛,每天都在這座樓前走過。”

“看到田家炳先生去世的消息,我們非常悲痛,田先生為中國教育捐助了很多的學校和建築。我以前在浙大西溪校區的田家炳書院上課,每當看到田家炳書院這幾個大字,內心充滿了對田先生的敬仰,我們要銘記田先生對中國教育事業的愛,積極投入到教育事業中去,為中國的教育事業

作出自己的一點貢獻,不辜負他老人家對中國教育的熱忱和希望!”蘇德礦教授說。

為了教育賣掉“花園式豪宅” 冠名是為了激勵自己

幾十年捐助教育事業,讓田家炳被譽為“中國百校之父”。為了教育事業,他“賣屋助學”“貸款捐校”,堪稱中國教育史上的慈善奇蹟。

1997亞洲金融風暴後,田家炳的企業和田家炳基金會的收入受到影響,以至於出現捐款承諾難以兌現的問題。為讓捐款計劃順利實施,83歲高齡的田家炳,竟然將自己居住了38年,金融風暴前價值過億港元的別墅,以5600萬港元的價格低價賣掉,然後把全部的款項投向了內地的幾十所學校。而自己帶著太太,租用了面積很小,但打開窗戶可以看到別墅的一個公寓樓作為新家。

“那時經濟比較糟糕,但我已答應要給一些機構捐款,人家做了計劃,所以決定賣掉房屋。一方面,覺得自己住這麼大房子是浪費,另外賣掉的錢,可以資助20多間中學,覺得這樣更有價值和意義。”田家炳在接受華商名人堂訪問時回憶說。

被問到,後來有沒有心疼過,田家炳則回答:“看到一幢幢教學大樓的興建,聽到萬千學子朗朗悅耳的讀書聲,不但經濟效益更大,而且精神上的安慰也好得多。”

致敬!這位“中國百校之父”在浙大留下的不止一棟樓!

相比於在慈善事業上的慷慨,田家炳對自己卻十分“吝嗇”,他深居簡出,在生意場上從不搞鋪張的儀式;兒女婚嫁一切從簡;一雙鞋穿了10年,襪子補了又補;曾戴的電子錶,因款式已舊得不便示人,只好裝在口袋裡……對此,他坦然表示,錢“夠用”就好,希望省下的這點“小錢”能用在對的地方,比如為孩子、為國家、為民族。

田家炳堅持用自己的名字給捐贈學校命名。“如果你的教育做不好,學校做不好,把田家炳三個字寫上去,不但不會榮耀田家炳,反而會醜化田家炳,家長就會講,兒女千萬不要送到田家炳學校讀書,那田家炳,就會是個恥辱。”他一直用這個激勵自己,也要求基金會的同仁,要求所有接受捐贈的對象,一定要實實在在把學校辦好,不要辜負大家的期待

致力於教育慈善事業源於童年經歷

田家炳18歲遠赴越南推銷瓷土,1939年轉往印尼從事橡膠業,1958年舉家遷居香港,在屯門填海造地建起田氏化工城,逐步奠定了香港“皮革大王”的地位,曾任香港田氏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長、田家炳基金會董事會主席。

1994年,南京紫金山天文臺將2886號小行星命名為“田家炳星”;1996年英國女皇在白金漢宮授予其M.B.E勳章;數十所大學院校授予其榮譽博士、院士、教授等榮銜;國內70餘市授予其榮譽公民、榮譽市民稱號。

致敬!這位“中國百校之父”在浙大留下的不止一棟樓!

據統計,中國大陸共有300餘所大中小學,都受過田家炳先生的捐贈。論數量,田家炳不是捐錢最多的,但是論比例,把自己總資產的80%都用於慈善事業的,在中國只有一個人,就是田家炳。

為什麼對捐助教育情有獨鍾?田家炳先生此前在接受採訪時曾說:我16歲時父親就去世,作為家裡唯一的兒子,我剛剛讀到初二,就只能忍痛輟學,接手父親的磚瓦窯生意。小時候沒讀多少書,是我此生最大的遺憾。後來在印尼生活了20多年,也走過歐洲一些國家,發現經濟發達的地方,人們的素質都很高,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教育的發達

雖然在全國各地捐了那麼多學校,但在媒體上卻找不到一篇關於田家炳的專訪,為什麼會如此低調?“我只是做我自己該做的事,用不著大張旗鼓吧。我不是想用錢來換取任何名譽,只想自己開心、社會有益。”田家炳曾在2006年接受媒體採訪時這樣說,而這,也是目前能找到的唯一專訪。

他獲得了無數個頭銜或稱號,最讓他開心和看重的,是用他的名字命名的“田家炳星”。“那是天文學家們艱苦探索的成果,卻用上了我的名字。據說這是中國第5個以個人名字命名的小行星,這應該是我人生中最大的榮耀了。”

深切緬懷田家炳先生!

向一生為善的“中國百校之父”

致敬!


內容來源:錢江晚報《慈善家田家炳先生昨辭世浙江大學發文悼念》作者:王湛 馬雯欣;微信公眾號“國學精粹與生活藝術”《田家炳 —“中國百校之父”, 為了教育連房子都賣掉!斯人已逝,精神永存!》;華商報《“中國百校之父”田家炳辭世》作者:趙瑞利;田家炳基金會官方網站

內容整合:謝冰玉 李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