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黑集资的那些事

青灯楼下住着一户邻居,大家都不大称呼他的真名,都喜欢叫他小黑。小黑文化不高,但有一门手艺:美容美发。因此早年他在小区门口开了一家理发店,以此来谋生。

因为小黑的手艺确实不错,而且价格公道,为人又和气,所以周边小区的住户都来他的店里光顾,有时候不全是为了理发,老邻居们感觉有个类似家的地方,坐在一起唠唠嗑,只是为了一种氛围。

渐渐地,因为店面小,顾客多,店里的顾客需要排队的时间越来越长,于是小黑打算在附件再盘下附近一家更大的店,扩大经营规模。但是因为平日里收费不高,除去水电暖和生活费,积攒下来的钱真的不多。

关于小黑集资的那些事

于是小黑想了一个办法,在店里施行了会员卡制度。比如你要是单次理发是十五元,但是办理了会员卡并一次性充值1000元,就能享受单次理发十元钱。小黑口碑、信用都非常好,大家也很信任他,于是周边小区的人纷纷来此办理会员卡,并进行了大额充值。这样小黑就有了启动资金,用来盘下了那家他早就看好的新店。

忽然有一天,大家再去小黑的店,发现大门紧闭,上面贴有公安分局的封条,门外的墙壁上还有一张告示,内容是小黑涉嫌非法吸收公共存款罪,已经到分局自首了,请广大受害人积极报案,方可最大限度的挽回损失。

黑子白字加上官方大印,不由得使人不信,于是很多人纷纷前去分局报案,报案完毕,很多人问及多久能讨回损失,工作人员极不耐烦的说,这是涉密案件,不要乱打听。

大家一听就不明白了,不就是一个简单的非吸案件吗?如果小黑把大家的钱挥霍了,自首了让他交代罪行就是了,还保密啥?更为奇怪的是,后面片区民警挨家挨户的上门服务,询问大家充值的金额,并登记身份信息,简简单单的一个案子,竟然拖了数月之久,以至于大家越来越糊涂。

关于小黑集资的那些事

后来,邻居王大妈给大家说明了真相,数月前有一次,分局的赵局长来店里理发,小黑不认识他。他要求小黑先给他理发,可是前面还有十个人在排队,小黑当然拒绝了,赵局长亮明了身份,可是小黑仍然拒绝了。于是赵局长恼羞成怒,愤而离去,才有了下面的故事。

大家现在明白了,极有可能是冤枉了小黑,都为自己当时去报了案,并且后来为上门的民警提供了报案信息,坐实了他的罪证而后悔。

消息终于传来了,小黑的案件被移交到区检察院,周边小区的邻居们相互商量,既然当时做的不对,那就想办法为这件事弥补一下,做些工作吧。不如一起去检察院递交个声明,就说当时充值办会员卡是自愿的,和小黑没关系。

有稍微懂法的邻居大哥赶紧劝阻大家,如果你没报过案,那就别写这样的声明,因为这样会坐实并加重小黑集资的事实。你们可以去检察院递交一下小黑的店铺信息、工商证明、以及他将所用资金用于盘下新店的事实。如果有上门民警诱导不懂法的老人家,并将反馈信息作为报案依据的,请将这些情况也汇总成材料,递交检察院。

关于小黑集资的那些事

这位邻居还告知大家,只要吸收的资金用于实业生产,当事人有意愿和能力愿意偿还的,按国家新规不会入刑。但是需要大家齐心协力去办理这件事情,民意是非常重要的,在事实清楚的情形下,民意代表着一种方向。

大家听了这位邻居大哥的建议,纷纷表示赞同,认为法律不会放过一个坏人,但是也绝不会冤枉一个好人,大家一同前去,把这件事的来龙去脉以及相关证据表达清楚,相信司法机关会考虑民意及相关事实,做出公正的判定。

我们都等着小黑归来,因为除了他,别人理的发型都不太令人满意,另外充值卡还没用完,还得继续使用呢,您说是吗?

以上故事纯属虚构,生活中如有雷同,实属巧合,特此声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