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来,国足踢联赛的提议数次夭折,为何还屡败屡战?

世界杯后,一条"国足踢中超"的新闻一直阴魂不散。

据说,这样的想法遭到了俱乐部层面的阻力。

可以想见的是,中国足协也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二十年来,国足踢联赛的提议数次夭折,为何还屡败屡战?

中国足协不是不懂足球。

但中国足协也懂别的。

所以难办。

虽然中国足球水平不高,但中国球迷一直恨铁不成钢。

热热闹闹的中超,大家也一直拿欧洲五大联赛的标准来衡量和鞭策。

尽管知道,差距还很大,很多个很大。

但至少,中国联赛在进步,不管快慢。

二十年来,国足踢联赛的提议数次夭折,为何还屡败屡战?

要是安排国字号打联赛,大家认为是违背职业联赛规律的行为,不伦不类。

中国足球自从1994年职业化之后,除了2002年韩日世界杯,多年来国家队成绩不见起色。

中国足协的每一位掌门人,几乎都遇到过让国字号踢联赛的动议。

二十年来,国足踢联赛的提议数次夭折,为何还屡败屡战?

早在1998年,王俊生时代,健力宝队回国,有人提出,为了保住健力宝青训的成果,让这支队伍去踢甲B。

俱乐部当然反对,毕竟他们拥有对球员的所有权。

于是,此事不了了之。

阎世铎时代,就比较热闹了。为了豪赌世界杯和奥运会,阎先生下令取消了联赛升降级。

不折不扣的昏招,对联赛的伤害多年未平。

二十年来,国足踢联赛的提议数次夭折,为何还屡败屡战?

在那期间,阎先生还曾提出,联赛南北分区、国字号参加联赛。

不过,取消升降级大家还能忍,分区和国字号踢联赛的事,骂声一片。

阎世铎只得作罢。

阎世铎走人,谢亚龙来了。

那三年的热闹,不亚于阎世铎的四年。

毕竟,谢主席赶上了北京奥运这个大爬梯。

尽管男足在奥运拿牌无望,但成绩也不能太惨淡。

所以,谢亚龙明确提出,让国奥队参加中超联赛。

仍然阻力很大,未遂。

那几年,一系列的乱象让人们对谢亚龙非常不满,不然也不会在奥运赛场上,人阿根廷踢比赛的时候,喊谢亚龙下课吧?这得有多愤怒。

二十年来,国足踢联赛的提议数次夭折,为何还屡败屡战?

到了韦迪在任时,国家队面临冲击南非世界杯,国奥冲击伦敦奥运会的任务。

也许是都知道国家队踢联赛实在太不现实,所以,有人把更多的算盘打到了国奥身上。

反正国奥队员在各俱乐部也未必是主力,对吧?

那是2010年5月,国奥队1:6惨败给勒沃库森旅行团之后。

韦迪说:"国奥就这水平,他们就是缺训练和比赛,中超球队陪国奥打比赛决不能再等了。"

国奥踢联赛的想法,早在2010年3月份,韦迪就已经提出。"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发挥举国体制的优势,为什么非要照搬西方的五大联赛的模式?"

韦迪还说,不怕别人叫自己"韦举国"。

二十年来,国足踢联赛的提议数次夭折,为何还屡败屡战?

足协还特意制定了方案,国奥踢中超,赢球奖30万,国青踢中甲,赢球奖20万,国少踢中乙,赢球奖10万。

有人说,韦迪的脑子让驴踢了。

面对阻力,韦迪不断退缩,从国奥到国奥替补,从参加联赛到不计分……但,都不行。

十年过去了,国字号踢联赛的消息再次冒出来。

如果从1998年健力宝开始,这个想法已经坚持了20年。

可谓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如果不是太荒唐,恐怕俱乐部早就妥协了吧。

其实在专业体制时代,国家队踢联赛不是没有先例。

二十年来,国足踢联赛的提议数次夭折,为何还屡败屡战?

1986年,徐根宝率领的国家二队参加了甲级联赛。地方队每向国家队输送一人加1分,4人以上,每人加2分。

想起头球进球算2个的事儿,呵呵呵呵。

1990年,全新出炉的国奥队参加了甲A联赛。1991年,国奥队要参加奥运会预选赛,所以他们参加的联赛要提前打。

根据往年经验,14分就可以保级。国奥队也顺利地拿到了14分。

谁知道,其他球队最后互相放水,除了辽宁20分夺冠,亚军上海才16分,居然把14分的国奥队算计降级了。

可见,国字号踢联赛有多不招人待见。

但是,那毕竟还是专业体制的年代啊。现在呢?职业联赛第25年了,百年联赛走过1/4了,球员收入达到欧洲水平了,巴西队主力在咱这儿踢球了,欧洲豪门开始从咱这儿往回买球员了,让国家队踢联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