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散思维:是谁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

发散思维:是谁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

昨天同事给我分享了一个发生在他身边的故事:一位妈妈带着 3 岁的乐乐到动物园玩,乐乐特别兴奋,跟各种动物打招呼:

“你好,长颈鹿,你是怎么吃东西的呀?”

“你好大象,你是怎么喝水的呀?”

“你好孔雀,你的羽毛为什么这么漂亮?”

乐乐走了一圈,问了半天,发现没有任何一个动物回答自己的问题。

于是转头问妈妈:妈妈,妈妈,它们为什么都不理我呀?

妈妈问:你觉得是为什么呢?

乐乐:妈妈,我觉得它们是不是不会说话呀?

发散思维:是谁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

妈妈听到乐乐的问题灵机一动,为什么不能通过这件事好好开发一下孩子的想象力呢?于是她蹲下来告诉乐乐:宝贝,它们是会说话的,只是不懂我们的语言而已,你可不可以试着猜一下它们想说什么,帮妈妈写一个故事好不好?

乐乐特别开心,满脸骄傲的就答应了。

回到家后乐乐一边口述,妈妈一边记录,没多久一个完整的故事便成型了。

乐乐在赋予动物情感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认知水平。

发散思维:是谁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

这是孩子自己通过想象力完成的故事,在孩子的心目中,自己从一位小读者的角色转换为一位小作者,这种形式带来的成就感是任何阅读都没有办法替代的。

孩子从看书,到读书,再到“写书”,这不但能激发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激发孩子的创造积极性。

发散思维:是谁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

在亲子阅读的过程中,家长的角色一定不是督促或逼迫的执法者,而是通过孩子的兴趣点,慢慢的引到阅读上,再通过阅读去发散思维,用恰到好处的方法去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阅读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引导孩子通过阅读创造自己的故事。伴随着这个过程,孩子的阅读兴趣也会越来越大,知识面更是越来越宽,对世界的认知会更加丰富多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