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才是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虽然很多人被误解,甚至默默无闻


马占山将军,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任命他出任黑龙江省政府代理主席兼军事总指挥。当日本关东军无理要求中国军队撤离江桥时;   1931年10月16日,伪军张海鹏部向嫩江江桥发起进攻,马占山率部将其击溃。他明确表示“吾奉命为一省主席,守土有责”,“一息尚存,决不敢使尺寸土地沦于异族”。在日军进犯江桥时,守军将桥破坏三孔。

1931年11月4日,日军向江桥守军阵地发起猛攻。他下令抵抗。由于敌众我寡,没有后援,加上装备简陋,伤亡很大,鏖战了半个月,不得不撤离江桥。马占山亲临前线指挥抗击,挫败日军多次进攻。

哈尔滨沦陷后,吉林自卫军、救国军等抗日义勇军转战于白山黑水间,给予了日伪军有力的打击。

东北抗日联军转战在白山黑水之间。图为抗联第一路军警卫部队之一部。

前排中间者为赵尚志

杨靖宇将军。1940年2月23日农历正月十四,杨靖宇孤身一人,在蒙江县城保安村的三道崴子与日伪军交战20分钟后,身中数弹英勇牺牲。敌人将杨靖宇的遗体运到县城,经叛徒张秀峰确认杨靖宇无误后,残忍地将杨靖宇的头颅用铡刀铡下。

对于杨靖宇将军的英勇和顽强,日军颇感惶惑:杨靖宇自2月15日以来已陷入重重包围之中,被切断食物来源。这些天他究竟怎么生存?为解疑惑,他们命令蒙江县城民众医院的医生解剖检查,看他的胃肠里究竟有什么。经解剖,他的胃肠里一粒粮食也没有,见到的只是未能消化的草根、树皮和棉絮。参加解剖的主刀医生、民众医院院长金源大为感慨,在场的日军也都觉得不可思议:中国竟有如此威武不屈的人。


赵尚志将军,1908年出生,汉族,辽宁朝阳人,抗日将领;1925年入黄埔军校学习,1932年初,负责中国共产党满洲省委军委工作,曾与杨靖宇同事;1934年2月起,历任东北抗日联军司令、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军长等职;1942年2月12日,在率部袭击梧桐警察分驻所的战斗中被内奸打伤,受伤昏迷后被被日军逮捕杀害。

东北密林中的抗日联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