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高温期水草腐烂、亚盐高、勤换水如何更好地解决?

八月高温期水草腐烂、亚盐高、勤换水如何更好地解决?

Q:我池塘里的氨氮、亚硝酸盐为何一直很高、怎么降都降不下来?

A:这种情况一般以老塘口居多,多年养殖很少清塘晒塘,不注重改底,导致水中含氮有机物大量积累,高温季节底质败坏,水中溶氧低,藻相菌相不平衡等均易导致有机物转化不彻底,产生大量氨氮、亚硝酸盐,而且是源源不断地产生,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现象必须从源头抓起。

老塘口建议每年清塘晒塘,促进塘底氧化,提高通透性,减少底部有机污染物的积累。高温季节氨氮、亚硝酸盐会从塘底不断产生,这时候要及时处理,防止河蟹慢性中毒。

硝克--降解 亚硝酸盐 有特效降解,亚硝酸盐的特效产品

注:水体中水草和藻类对氨氮、亚硝酸盐有较好的吸收作用,能有效防止水体富营养化,吸收过多的氮,因此加强水草和水中有益藻类的生长繁殖,能减少水中过多营养物,维持水质清爽,是预防氨氮、亚硝酸盐超标最有效和持久的方法,建议每隔10-15天左右使用一次肥水产品,能有效促进水草和有益藻类的生长,防止水质老化。

Q:我塘里的水草开始腐烂了,该怎么办?

A:7月份进入高温季节,塘中水草特别是伊乐藻很容易枯萎腐烂,一定要注意平时管理和预防,因为一旦水草开始大面积腐烂,水质会急剧恶化,首先会发浓,呈浓绿色(蓝藻等有害藻类过量繁殖)墨绿色,然后开始发暗,呈灰黑色、暗红色、酱油色(主要是藻类死亡、有机质过多),随之而来的就是大面积缺氧,河蟹上岸吊网,同时产生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是造成高温期河蟹伤亡的重要原因。

八月高温期水草腐烂、亚盐高、勤换水如何更好地解决?

一旦发现水草开始腐烂,建议及时采取以下措施来缓解症状:

1.立刻捞去池水表面的腐烂、枯萎、衰败的水草,防止在水中继续腐烂坏水。

2.换水10-15公分,加注新水(不可用鱼塘水等较肥水质)提高水位,然后泼洒解毒。

如果水草开始大面积腐烂,这时候要注意千万不可轻易用药,因为此时水体已经处于“三低三高”的状态(即低溶氧、低光照、低缓冲,毒素高、肥度高、病菌高),一旦用药不对路或者用量过大,就会增加水体负担,产生大量发副用作(耗氧、中毒等),增加河蟹伤亡。

这时候建议以缓解症状为主,因为一次性全部解决问题难度很高,以保住螃蟹为首要任务,具体措施如下:

1.换水20-30公分(少量多次地换,避免河蟹应激),水源必须较清,氨氮、亚硝酸盐正常。

2.全池泼洒,降解毒素产品,提高水体通透性,缓解应激反应。

3.移栽部分水花生和青萍,暂时代替腐烂的水草,稳定水环境,面积在30%左右,不可过多。

4.停喂小鱼,减少投喂量,以青粗饲料为主,防止水质更加恶化。

5.投放螺蛳,净化水质,防止水色过浓,减少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产生。

注:水草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河蟹养殖的成败,因此从放苗到成蟹期间都不可大意马虎,要加强日常管理,因为水草的衰败对水环境的破坏很大,而且具有不可逆性,后期调控起来难度较大,必须提前预防好,中后期控制水体富营养化和改善底质是防止草烂的关键。

菌多多 五百亿芽孢调水王 菌量大 活力好 复合芽孢杆菌,每克菌粉含有五百亿个芽孢菌;

Q:为何越到后期越要注重换水?

A:换水是在短时间内改变水质的有效方法之一,尤其是到了养殖中后期,池塘有机污染物不断蓄积,水体自净能力有限,很容易造成水质浓浊、水草腐烂、倒藻等不良现象的产生,同时伴随着高温、闷热阴雨天气,往往许多药物使用后效果不明显,特别是在“三高”池塘(高氨氮、亚盐、pH),更是影响药物的药效发挥。

养殖中后期勤换水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底质恶化严重,池塘易缺氧,经常换水能够补充水中溶氧,缓解耗氧压力。

2.水质恶化易倒藻,高温季节大部分藻类老化速度加快,经常换水有助于池塘藻类更新,防止藻类大规模死亡。

3.减少水中有机污染物,缓解水体自净压力,减少有害菌滋生。

4.短时间内最大程度降低毒素浓度,如氨氮、亚盐、药残等,缓解中毒症状,同时有助于药物药效的发挥。

5.促进水体对流,刺激打洞伏草螃蟹,防止懒蟹形成。

6.保持水体流动性,在一定程度上能抑制蓝藻滋生,同时又助于水草营养吸收,促进生长。

小贴士:

养殖中后期勤换水并不代表要天天换水,一般建议每隔3-5天左右换一次水,换水量不宜过大,少量多次地换,避免应激反应,蜕壳集中期不宜大量换水,换完水后适当添加些生物制剂能稳定水质,尤其是对高温蓝藻有很好的预防作用。(文章来源:水产养殖网 )


分享到:


相關文章: